致敬!幸存着的共和国功臣们!


在延安八一敬老院活动室,墙上挂着毛主席画像,两边写着的“跟共产党走,听毛主席话”恰是这一代人的真实写照。 延安市八一敬老院始建于1959年,是全国唯一以“八一”冠名的敬老院。与其他敬老院最大的不同是,免费入住在这里的老人都是曾经为了共和国而浴血奋战的老兵,虽然他们并不是战功赫赫的功勋元老,大多数都是战争年代的普通战士,但他们是千千万万共和国的创造者中的代表,他们也都是延安精神的亲历者。

住在这里的老人都是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但其中很多老兵都曾在战争年代落下残疾,88岁的何旺海就是其中之一。他延安市子长县人,生于1930年,1940年入伍,在延安兵工厂。1947年在安塞茶坊兵工厂因炸药失火烧伤致残,经后方医院治疗,1950年回乡务农,2015年10月到延安八一敬老院休养。

梁三治,男,汉族,吴起吴仓堡乡金涧村人。生于1929年,1944年入伍,在三边2团2营机枪连当战士,参加过三边战役,1951年退伍回乡务农,,2014年到延安八一敬老院休养。

谢有贵是院里参加革命最久的老兵。他是子长县李家岔乡东方红行政村人,生于1921年4月。1933年参加革命,在地方游击队从事侦查工作。胡宗南撤离延安后调至中央警备团,1949年退伍。2013年12月到八一敬老院休养。

99岁王布福是目前养老院年龄最大的老兵,他腰板笔直、行动自如,随身口袋里装着一枚纪念章。他是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永胜行政村人,生于1919年6月,1935年5月入伍,先后在延川第三支队、边区保卫营服役,1940年中央均为警卫大队和中央教导大队合并后,1942年调至中央局机关灶担任炊事员,1947年5月由东南支队转延安保卫营工作,1949年随部队下西安,1952年退伍。2015年10月到八一敬老院休养


王乃胜比较沉默寡语,但他的眼睛却矍铄有神。他延川县永坪镇段家疙瘩村,生于1927年,1947年入伍,同年入党,西北野战军二纵队炮兵团任班长,1950年退伍回乡务农,2016年到八一敬老院休养。

韩双锁老人走过时带着一阵小风,似乎随时都是一副笑容满面的样子。他是洛川县槐柏镇圪硓村人,生于1934年5月17日,1948年入伍,在宁夏平罗县兰州军区内卫71团服役,1957年复员回乡务农。2014年4月到延安八一敬老院休养。

随着时间推移,延安八一敬老院供养的老红军、老八路越来越少,解放初期入伍的在乡老复员军人等已成为重点优抚对象。 张德福,汉族,洛川县黄章头乡现头村人,生于1926年2月,1949年入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1956年3月回乡退伍,196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2月到延安八一敬老院休养。


雷皎明戴着陕西关中老汉特有的石头眼镜,留着一把花白的胡须。他是洛川县槐柏镇贝郊村人,出生于1934年11月8日,1951年参军,在3997部队从事后勤工作,1957年复原回乡务农,2013年12月20日到延安八一敬老院休养。

赵思忠,汉族,洛川县老庙镇桥子村人,生于1930年6月,1951年入伍,在宁夏平罗县兰州军区内卫71团服役,从事看守犯人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回乡务农,2014年4月到延安八一敬老院休养。

安育昌,汉族,洛川县土基镇西良故庄人,生于1935年4月17日,1951年入伍,在宁夏平罗县兰州军区内卫71团服役,1957年复员回乡务农。2014年4月到延安八一敬老院休养。

晚饭过后的老人们,在院中的凉亭下嬉戏。历经战火洗礼的老人们,如今在敬老院的生活的很安逸,下棋、打牌、看电视、唱歌等丰富的活动让他们整天都乐呵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