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名人傳》|著名外交官——陳楓的傳說

陳楓(1916—1986) ,廣東陽山縣人。自幼勤奮好學。

《清遠名人傳》|著名外交官——陳楓的傳說

民國21年(1932)8月,到廣州讀書,他和進步同學投身革命運動,秘密學習中國共產黨和左翼文化運動的進步書刊。24年7月, 陳楓被學校當局開除,回陽山繼續進行抗日救亡活動。

1937年10月,由中共廣州組織調延安學習。 1938年2月, 加入中國共產黨。 6月,奉調回粵。9月,任中共連(縣)陽(山)工委宣傳委員兼陽山特支書記。12月,任連陽特支宣傳委員兼陽山支部書記,以教師的合法身份, 帶領抗日青年同志會寫作隊深入各鄉演講, 號召各階層民眾奮起抗日救國。

1939年12月,參加廣東省委在南雄舉辦的幹部訓練班,後擔任中共從化琶花工委書記,並以小學教師的身份掩護地下黨的秘密工作。1942年,中共南委事件發生後,他臨危不懼,堅決貫徹省委及地委指示,想方設法佈置所屬黨員分散隱蔽,尋求公開的社會職業來繼續進行抗日救亡鬥爭。

1944年6月,他奉調擔任中共從化琶花工委書記,領導恢復黨的基層組織。1945年3月,調任中共廣東北江路東臨時地委常委兼組織部長。 5月,擔任中共廣東北江地委委員兼從化琶花分委書記。

解放戰爭時期, 陳楓主持廣西城市地下鬥爭。

1946年8月,擔任中共桂柳區(桂林、柳州地區)特派員,重點進行對國民黨民主派陳劭先、李任仁和民盟的-工作。他不避艱險奔走傳達中共中央關於國統區鬥爭的指示精神,調查社會各階層情況,審查黨員,部署桂柳和桂東地區的反蔣愛國-,把城市的“反飢餓、反內戰、反破孩”鬥爭和農村的“反徵兵、 反徵糧、反徵稅”鬥爭結合起來,逐步發展桂柳地區的農村游擊戰。

《清遠名人傳》|著名外交官——陳楓的傳說

1947年7月,陳楓任中共桂柳區工委書記,實行城市工作以各種經濟鬥爭、反蔣愛國民主鬥爭為主,積極配合農村武裝鬥爭的方針。

1948年2月,陳楓部署城市黨組織加緊領導各階層群眾開展反對抽捐稅與反法西斯統治、爭取民主自由的鬥爭。 12月下旬, 撤銷中共桂柳區工委,陳楓任中共廣西省城工委書記。

1949年7月24日, 陳楓在柳州郊區社灣村主持召開省城工委會議,決定繼續放手發動工人、學生,建立公開合法的和秘密的組織,開展護廠、護路、護校的鬥爭,成立中共柳州、南寧城工委。 9月下旬,陳楓又在柳州郊區鷓鴣江主持召開省城工委會議,分析形勢,部署迎接解放軍入城和發動工人、學生、商人團結起來護廠、護路、護校的鬥爭任務和鬥爭策略。他被任命為兩廣縱隊廣西工作團副團長。

1949年11月25日,他隨部隊進入梧州,擔任梧州軍管會副主任兼中共梧州市委副書記。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陳楓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團結和帶領各級幹部、群眾努力工作。1950年3月,他調任中共柳州市委書記。1953年4月,擔任中共南寧市委第二書記。5月,兼市長。

1954年11月,任中共南寧市委-。1956年9月,被選為中共廣西省委委員,1965年,奉調任外交部亞非司副司長。先後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富汗、冰島、毛里求斯、布隆迪大使。他在外事活動中,正確執行黨的外交路線,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發展我國與上述國家的外交關係,增進兩國人民友好往來作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1986年8月26日,在北京病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