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简称中央财大、中财大、中财、央财,英文简称CUFE,位于中国首都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同时入选“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加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虚拟学院联盟”。

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现有学院南路校区、沙河校区、清河校区、西山分部共四个校区。

截至2017年12月,全校教职工17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89人。教授3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2%,副教授4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9%;具有博士学位者8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5235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054人,硕士研究生4286人,博士研究生631人,留学生264人。

中央财经大学

学校文化

校名

学校创建于1949年,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1997年中国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为更名后的中央财经大学题写校名。

校训

中央财经大学校训为“忠诚、团结、求实、创新”。

校徽

中央财经大学的标志是以中央财经大学的标志雕塑——“龙马担乾坤”为核心主体。“龙马”在一个圆的包围下,又不拘泥于限制,腾空而跃,活力张扬,在时代的发展中充满活力与朝气。图形上“圆”既有传统的圆满之意,又有时代的和谐之意,寓意中央财经大学既有中国第一所财经院校之历史,又具面向未来之时代精神。

对雕塑底座的应用,采用了向后而去的动感线条,与向前的龙马形成一种反向的拉动,增强了画面的张力,使其更具空间感,而且弧形的线条与校徽的外圆形成一种非连贯的呼应,构成类似印刻的古代钱币的外圆形象,暗含财经之意。同时,线条和龙马,以及标志的外圆,构成类似“太极”的形象,与龙马的乾坤相得益彰,极富传统气息,使其带有强烈的中国特色。

中央财经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财经类院校中唯一拥有此项殊荣)和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的共十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校有本科专业50个,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3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

教育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

应用经济学 A+

工商管理 A-

理论经济学 B+

统计学 B+

法学 B

公共管理 B

社会学 B-

管理科学与工程 C+

关于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中央财经大学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用经济学为“双一流”建设学科。

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并列全国第一,是财 经类院校中唯一获得A+学科的学校。

应用经济学为中央财经大学传统优势学科,2007年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财经类院校中唯 一)。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涵盖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等二级学科及政府经济与管理、投资学、传媒经济学、保险学、精算学、证券投资、国际金融学、金融工程、税收学等自设学科。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拥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

学校拥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教育部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国家特色专业(8个):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保险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 税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7个):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保险、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国家精品课程(3门):管理会计学(孟焰)、营销风险管理(张云起)、货币银行学(李健)。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4门):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中国税制、国际企业管理、国民经济核算、国际市场营销学、寿险精算、管理会计学、政府采购管理、中级财务会计、微积分、证券法、保险学、统计学。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4门):外国财政(李俊生和李贞)、国际金融(张礼卿)。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中央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基地(邱东)、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实验区(李俊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等。

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应用实验教学中心等。

北京市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4个)

北京市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