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要想满分,每学期男生跑满168公里,女生跑满120公里...你能做到吗?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晚上8点,月朗星稀,清风拂面,19岁的汪铭彦带着手机,往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操场跑去,一到操场,就看到了生气腾腾的“跑步大军”,两三千人围着田径场跑,这阵势浩大无比。

男生168公里!女生120公里!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听说了吗?浙江大学惊现“跑步大军”,

各类花式跑步打卡的照片已经刷屏!

画风是这样的↓↓↓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这样的↓↓↓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还有雨中撑伞(不撑伞)跑的!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悉,浙江大学对2018级起的本科生体育课程教学实行改革,强调加强课外体育锻炼。

浙大体艺部特推出APP“跑距”,并将此纳入体育课的评分标准。APP“跑距”要得满分。


要想在“跑距”上获得有效的锻炼记录,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备注:男生有效跑距≥3.5公里)

允许时段:

6:00-7:30

15:30-18:00

19:30-22:30

学生热议:开始觉得这规定很可拍,不过...↓↓↓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加强课外体育,其中APP“跑距”要满分

每学期男生要跑满168公里

女生也须120公里

改革后,学生的体育成绩,除了课内的专项技术占40%外,身体素质、体育理论、学习过程分占25%、10%、10%。此外,课外体育锻炼占到15%的比例。

浙江大学的课外体育包括,锻炼与活动、品牌与文化、竞赛与交流。锻炼与活动包括浙大体艺APP跑距锻炼,院系(学园)体育活动,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等。

其中,学校在评分标准中规定,想要拿到浙大体艺APP跑距锻炼满分的同学,必须在有效锻炼时间段内,完成有效跑步距离和有效时间。从公里数上直观看,每次有效距离,男生大于等于3.5公里,女生大于等于2.5公里;每学期男生要跑满168公里,女生也须跑到120公里,才能拿到此项目满分。


跑步打卡,浙大不是第一家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浙大这一新规被报道后,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自己的学校已有类似要求。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要求学生进行“跑步打卡”,比如南开大学。

2017年5月26日,南开大学教务处的网站公布了《关于我校公共必修体育课程改革的通知》。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该通知指出:

学校决定对校公共必修体育课程进行改革。自2017级本科生开始,专项课程成绩由课堂出勤、专项技术测试、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身体素质测试、理论考试五部分组成。其中,课外体育锻炼满分为10分,采用以跑步为主、其他锻炼类型(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为辅的考核方式。跑步有效距离为每次不少于1公里,每天最多累加至5公里;其他锻炼类型以刷卡进入运动场地次数计算,刷卡的有效时间间隔为每次不少于45分钟,每天只计1次(如学生当天有体育课则不重复计算),刷卡地点为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入口、游泳馆,学生进入和离开时各刷一次方为有效。学生每学期跑步30公里以上方可获得课外体育锻炼分数,否则课外体育锻炼不得分,具体的计分方式如下表: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人民日报评论:欲把西湖比西子,游览考勤总相宜

The Sports

去年,清华提出“学会游泳才能毕业”,让不少人开始调侃:还好是旱鸭子,否则就得上清华。今年,武大也在本科教育改革中突出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浙大给足锻炼时间的课时改革,则让“缺乏时间”没了托词。这些名校的改革,选择向运动场开刀,说明教育者已认识到:学业诚可贵,身体价更高。文明其精神,也要强健其体魄。

这股改革之风,有必要继续刮下去。对很多人而言,大学是运动资源空前富集的时期。走进大学,让不少人学会了太极24式,知道了游泳如何换气,懂得了羽毛球发球规则,甚至接触到了攀岩、击剑这样的小众运动。大学有能力也有必要让每一个学生培养一项终身不忘的运动爱好。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另一方面,“补课”的紧迫性也显而易见。据《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比起2010年,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滑趋势,尤其是19—22岁年龄组的男生,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均有下降。而与此同时,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呈现稳中向好趋势。

大学生身体素质出现明显断层,似乎能找到很多细微的生活注脚:快递多了、外卖多了、网游多了,也就瘫得多了。而从校园课程设置来说,这其实也是给了大学体育教育一个很大的进步空间。

也正因此,浙大的这项改革,值得高校改革者关注,也值得每一阶段的教育者用心体会。运动对于青少年气质的培养不可或缺。前些天,有关男性应有什么样的气质在全社会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讨论。偶像的公共影响值得探讨,但有一个维度更不可忽视,那就是:运动。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运动对于阳光健康的形象塑造是根本、内生的,无论男女。这远比几个年轻偶像的海报或电视脉冲来得有决定意义。青少年有权利也有必要充分享受运动的快乐,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因此呢,家长别整天将孩子关在家里,让他们成了“白斩鸡”,老师也别只盯着作业不放,让孩子疏远了公共活动。涵养坚毅品格,先从强化运动开始。

这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游览考勤总相宜。


少年强则国强

浙大这项新规吓坏大学生?!朋友圈刷屏,一到晚上,操场上全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