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国内油价只涨不降?究其原因到底是因为什么?

123小王九


不是国内油价只涨不降,而是这些年来是涨多跌少,就是涨上去容易跌下来比较困难。因为国内成品的定价机制是由发改委掌控的。如果发改委不让国内油价下跌,油价也跌不下来。更何况今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上扬势头,发改委也是根据10天国际油价波动来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比过去调价机制反应较迟缓,要好得多了。

其实,发改委也有难处,在过去油价大涨之时,国际油价一度涨至140美元/桶,当时,发改委要考虑到社会物价和影响,于是强按着三大石油巨头不要涨价。所以当年,国际油价涨过100美元/桶时,国内的三大油企后面没有跟着大幅涨价,他们做出了牺牲。

而现在国际油价在90美元以下时,发改委也要照顾一下油企的利益,国内油价能不下降,最好不要降,即使非要跟着国际油价一起调整的,就尽量不要降太多。

实际上,今年国内油价不是没有跌过,而是下跌次数比上涨次数少很多。而一旦国内油价涨上去了,要跌下来比较难,主要因素有二个:一是,国内油企在油价高位时,没有跟着国际油价大涨,为国内经济做出了贡献,所以,在油价波动时,发改委适当的考虑了他们的利益。

二是,今年国际油价的确是在上涨过程中,今年油价涨多跌少也在情理之中,新的定价机制对国际油价波动反映还是比较及时的。三是,石化双雄都反映其在炼油环节出现亏损,需要国家财政补贴才能扭亏,在这种情况下,要照顾到国内油企的利益,可能在国际油价下跌时,国内油价跌幅相对较小了。


不执著财经


不抖机灵,不写段子,油价上涨是综合考虑的问题,回顾10年来国内的油价改革发展变化,你就会发现为什么油价长期看涨,说桶贵了的多了解方面为什么调价。

2003年国际油价23美元时,国内油价不含税价格3元。

2008年国家油价飙升到147美元达到历史新高,国内油价不含税价格是6元而不是18元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拿出了大量的补贴。这个补贴有多大呢?大概覆盖了当年全国医疗保险收入的总和。这么巨大的数字由全国老百姓为有车一族买的单,典型的“劫贫济富”。(08年买车的也算有几个钱)


国内肯定不能这么玩下去啊,2009年国家出台新的油价政策,国家不会再补贴国内成品油价格,国家之前的补贴和税费统一计算入油价中,这体现了2个方面的改革:一是有车人请给国家按时上税,而不是国家拿全国纳税人的钱给有车一族补贴;第二是体现开车多的多交税,开车少的少交税,而不是吃大锅饭一刀切。

2018年上半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2亿辆,出去公共交通、行政机构等等大约每5人有一辆汽车。但有点请记住,我们国家还在进行脱贫工作,没有车的人大有人在。从另外的角度来说有车家庭依然只是这个国家的较少部分富裕人群,生活安逸吃穿不愁。而让没车的、每天还在走公交、地铁甚至走路的人交税去补贴有车一族实在是说不过去。


有时候转念一想,桶贵了?呵呵,不就是占不到便宜了吗。


深蓝月华


先说一个网络上的笑话:两桶油实行的原则就是: 原油涨,我就涨,原油对我有影响。 原油降,我不降,我跟原油不一样。

当然玩笑毕竟只是玩笑,而你的提问也有点问题,因为油价并不是只涨不跌,而是有涨有跌,只是涨的多,跌的少(如下图所示),这有一种理论叫做螺旋式上升,也就是在跌跌涨涨中逐步上升。大家有意见的地方,是为何一直保持在整体上涨趋势,而不是下降,不过这就涉及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

我国现行石油价格管理架构形成于2008年颁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针对油价“天花板价”,该办法第七条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其实在2008年,国际油价飙升到147美元时,设置天花板这个价格,对于我们是普通民众是有好处的,毕竟少提高一点是一点,但是2008年从至高点跌落之后,国际原油再也没有没有高于130美元的时候,所以这个天花板基本是摆设。当然设置天花板,保护民众利益,我认为这也是国企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油价上涨之际,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这些油企也是按照刚刚的那个成品油定价机制,来给油价定价的,然而,在油价下跌之际,按理来说,与国际接轨,也应该下调才对,而不该在去设置下限。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2015年到2016年初,当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时候,发改委却连续两次暂停成品油价格调整,并于2016年1月13日,对外宣布新的定价机制,设定了成品油价调整的上下限。上限为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际市场油价低于4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再降低。


发改委称,将下限定在40美元,是因为油价过低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削弱中国石油自给能力,使中国已达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并大幅上升,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另外,过低的油价也不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和治理空气污染,也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

所以,目前我国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是: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时。国际油价只要在40美元/桶的“地板价”与130美元/桶的“天花板价”之间,变化率对应汽柴油调整幅度超过50元就进行调整。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现实

然而现实中,有加过油的就知道,根本没有严格执行这个制度,我国的成品油每次涨价的金额基本都高于下跌的金额,与国际油价的变化情况根本不一样,具体大家可以看看上图2018年以来的油价趋势,至于个中原因,就无法深入说明了。

总结

网络上有个段子:2008年3月20日,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国内油价6.3元; 十年后的2018年5月26日,国际原油每桶75.56美元,国内油价7.4元,可能是桶贵了。无风不起浪,任何的段子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或许两桶油要深思深思自己了。


鲤行者


之所以很多人对油价的印象是只涨不跌,表面原因是最近几年的油价波动确实是涨的多跌的少,远的不说,2017年一共23轮调价,其中10次上调,6次下调,7次搁浅;2018年截至目前是11次上调,6次下调,1次搁浅。

那么是什么本质上的原因造成的涨多跌少呢?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有两方面因素影响,第一是国内的定价体制;第二是挂钩国际原油所产生的弊端

定价体制的弊端而产生的长久的历史积累

1.上个版本的定价体制中4%的调价幅度限制,很多人都了解,这个体系导致了长时间的油价跟涨不跟跌。

2.定价体制中调控的影响。之前油价调价体系,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国际油价上涨,我们虽然也跟随上涨,但上涨幅度并没有国际油价上涨幅度那么高,国际油涨10%,国内成品油可能涨6%或7%,政策调控强行压降了3%或者4%,那么,由于国内油价上调幅度不到位,出现的结果就是,当国际油价下降的时候,为了弥补前期未调整到位的差额,下降的幅度就会相对小一点,这样长此以往,就出现一个怪象:国际油价涨的时候,我们也涨了,但是国际油价跌的时候,好像我们油价的下跌幅度没有那么大。

挂钩国际原油产生的弊端

这个主要是国内供求关系和国际上供求关系不同的原因,简单说,因为我们要挂钩国际原油价格,而我们国内的油品使用的季节性和美国又大不相同,比如说美国的冬季,取暖用油特别多的时候,他们就会推高油价,但是此时国内并不是用油的高峰,但因为和国际原油挂钩,依然要跟涨。到了我们需求旺盛的时候,可能国际原油价格会下调一些,但是我们国内却到了用油高峰期,所以依然还是要涨价的,这种现象是我们挂靠国外油价的一些弊端。

其实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毕竟还有调控手段在,只涨不跌是不可能的,油价的定价体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修订,但是一个半市场化的体系一定会有一些弊端,将来完全实行市场化以后,也许会好一些。


不立而立


原因是我们的油含税多,有统计,成品油含税大约46个百分点,就是说将近一半的钱是税收,包括消费税,增值税,教育税,部分还包含养路等税收,如果没有这么多税,中国的油就很便宜了。

那为什么美国没有收这么多税,中国收这么多呢,因为要建设,中国拿这么多税,修路,搞建设,美国大规模建设时期早就过了,我们还在发展当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