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民航局公布首航迫降調查報告:著陸突遇順風,彈起又俯衝接地

事發一個月後,9月28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民航局在其官網發佈首都航空事故調查初步報告——涉事的首都航空JD5759航班於8月28日在澳門機場著陸期間,遭遇28節順風,重著陸後彈起,4秒後以俯衝姿態接地。之後,該航班復飛,備降深圳機場。

在此事故之前,8月26日,首都航空JD5158航班從昆明飛往杭州途中出現機械故障,被迫緊急返航;之後,9月5日,首都航空JD5716航班在南京機場滑行過程中,與停放在相鄰機位的東航客機發生剮蹭。目前,這兩起事故也還在調查中。

著陸時遇28節順風,業內人士:低空風切變嚴重

報告顯示,8月28日,首都航空JD5759航班由北京飛往澳門,飛行過程中一切正常,直到最後進近階段,飛行高度由50英尺(約15.24米)下降到30英尺(約9.14米)過程中,飛機指示空速由134節(約248.17公里/時)下降到122節(約225.94公里/時),下降率為每分鐘688英尺(209.7米)。空速在1-2秒內快速下降,在接地時受28節(即28海里/時,約51.86公里/時)順風影響。

澳門民航局公佈首航迫降調查報告:著陸突遇順風,彈起又俯衝接地

首都航空JD5759北京-澳門航班備降深圳機場。

據澳門機場34號跑道風傳感器採集的原始數據,北京時間當天11時15分到11時15分57秒期間,陣風突然從10節變為22節,風向為170至190,即變為順風。

報告稱,當天11時15分35秒,該航班在28節順風情況下,於34號跑道入口內約300米處,以主起落架接地隨即彈起,垂直過載峰值為2.359G;4秒後,該飛機在34號跑道入口內約600米處,以前起落架先接地,垂直過載峰值為3.406G。

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飛行技術分會會長、資深民航機長陳建國向南都記者表示,從上述數據可以初步確定,該航班著陸時突然遭遇低空風切變(高度600米以下),且落地姿態不正常。

“嚴重的低空風切變會對飛機性能造成一定影響。28節順風有點大,會使飛機升力突然減小,容易造成重著陸。”陳建國說,“該飛機二次著陸時是以前起落架先著地,即俯衝接地,很危險。導致這種非正常姿態落地的具體原因,還需要根據更多飛行參數來分析。”

澳門民航局公佈首航迫降調查報告:著陸突遇順風,彈起又俯衝接地

首都航空JD5759北京-澳門航班起落架輪胎缺失。

另一不願具名的資深試飛員、民航機長告訴南都記者,根據上述數據可初步判定為該航班遭遇低空風切變,且較為嚴重。“按照中國民航局公佈的標準,風向或風速的快速變化導致空速變化大於15節,或垂直速度變化大於每分鐘500英尺,就是嚴重風切變。”

兩臺發動機均受損,專家:備降成功是“命大”

報告稱,該飛機第二次接地後,前起落架受損,兩個發動機都吸入碎片,造成發動機損壞。隨後,機長執行復飛,復飛爬升率較小。

當天11時16分21秒,澳門空中管制通知機組,飛機左側發動機發生火情;11時20分許,工作人員在跑道發現一個輪胎,並通知機組。

該航班機長宣佈“Mayday”(緊急情況)並確定合適的著陸機場,導航系統在重著陸後失效,備用導航系統啟動。在評估情況後,機組決定備降深圳。

當天11時57分52秒,飛機降落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飛機嚴重受損,沒有起火,機組啟動緊急撤離。

報告稱,事發時該航班載有157名乘客、3名機組人員和6名客艙乘務員。有5名乘客在航機抵達深圳進行疏散時受了輕傷。

涉事航機屬空中巴士A320-214型號,事故致航機前起落架損壞並有多處斷裂,前機身多處變形,左右兩側發動機均有不同程度的多處損壞,其中左側發動機所有風扇葉片受損。

陳建國分析,造成飛機損壞嚴重主要因是第二次落地時垂直過載大,且以前起落架先著陸,“飛機設計中,前輪僅能承受10%的載荷量,3.406G早已超出正常載荷,前起落架折斷很正常,而其碎片造成兩側發動機受損,特別是左發完全被打壞。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備降深圳,真的是命大。”

上述不願具名的試飛員表示,機組在復飛後處置得當,“能在飛機受損、左發失效、性能下降的情況下,成功備降深圳機場,並完成緊急撤離,體現飛行員在應急情況下冷靜沉著保證航空安全的專業素質。”

澳門民航局表示,全面的調查工作仍在進行,後續工作將集中在起落架碎片分析、飛行記錄儀數據分析、飛行表現分析、機組人員培訓和資格、天氣和環境影響、航空器維修記錄、空中交通管制程序等多個方面進行詳細研究。

澳門民航局在報告中強調,航空事故調查的唯一目的是預防事故再度發生,而非為了分攤過失或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