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喜歡的人的性取向?

水西散人


1. 性取向有哪幾種

通常來說,性取向分為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當然這是對人與人之間來說的。

如果不做限制在人與人之間的性取向,那麼恐怕還要加上戀獸癖(對動物有生理衝動或性行為)和戀物癖(對某些物品產生性衝動,比如有些男人對女人的內衣有性衝動)


2. 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

拋開戀獸癖和戀物癖不談,我們先說說同性戀、異性戀和雙性戀的問題。

異性戀戀是最為普遍存在的性取向,男的喜歡女的,女的喜歡男的,也就是我們通常認為最為正常的性取向。

而同性戀,則是男男或女女。同性戀的存在的比例大概為5%-10%,也就是說你周邊肯定有同性戀存在,只不過由於社會壓力等沒有被你發現而已。以前同性戀曾經被列為變態心理範疇,但是現在由於對同性戀的研究深入和社會文化變化,同性戀已經摘掉了變態心理的帽子。

現在很多國家或地區已經允許同性戀結婚了,社會對同性戀的開放度在逐步放開。很多名人公開出櫃也是社會風氣開放的標誌,比如現在蘋果公司CEO庫克,臺灣著名主持人蔡康永。

而在古代時期,同性戀是被排斥的。而中國的古代情況要好於西方。也就是說,如果你不幸是一個古代的同性戀,那麼你生活在中國的日子要過得好得多。

更為嚴重的是在歐洲中世紀時期,有同性戀的人會被認為是魔鬼附體,所以很多同性戀者被各種折磨,因為要把魔鬼從他們身體裡驅逐出去。

在中國古代某些時期,同性戀者的待遇相對較好,比如有些皇帝是同性戀的時候,那麼整個社會好男風的風氣就盛行。比如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的典故,就是描述同性戀的經典。

而雙性戀,就是男女通殺了,不必細說。


3.如何判斷性取向

在《The Unofficial Gay Mannual》 (DiLallo, 1994)書中,外國學者DiLallo認為:同性戀者擁有的一種在對方沒有表明身份的情況下也能準確斷定他人同性戀身份的本能,異性戀者也有判斷同性戀身份的本能,但準確度比同性戀者低,因為他們不像同性戀者那樣有交往和獲得歸屬感的需要。

也就是說DiLallo認為,同性戀本身有較高的能力識別其他同性戀者。而對異性戀者來說,判斷別人的性取向是很難的。因為如果一個人有意隱藏自己的真實性取向,是比較難以被發現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同性戀者在社會壓力下選擇和異性結婚,害得對象守活寡的原因。因為很難發現。


我們來看一下心理學家們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

儘管性取向不像種族、性別等社會類別那樣有明顯的外部生理特徵,大量研究證實人們能夠根
據少量的外貌特徵、聲音和動作行為等線索較準確地區分出同性戀者和異性戀,並且準確率高於隨機水平 僅給被試呈現時長 10s 和 1s 的短片視頻,讓被試進行性取向判斷,發現被試判斷的正確率高於隨機概率(Ambady, Hallahan, &Conner, 1999)

Rule 和Ambady 等研究發現,通過觀看靜態圖片面孔就能較準確地判斷出圖片中人物的
性取向,對男性圖片和女性圖片的性取向判斷正確率都高於隨機概率(Rule &Ambady, 2008; Rule, Ambady, Adams, & Macrae, 2008; Rule, Ambady, & Hallett,2009)

Johnson 等(2007)探索身體形態和走路姿勢對性取向判斷的影響。若個體身材和走路姿態與人們對其生理性別身材期望不一致,則容易被判斷為同性戀。即若個體生理性別為男性但扭臀,生理性別為女性但晃肩搖擺,則容易被判斷為同性戀者。


同性戀或者雙性戀的判斷標準是:看看他的夢裡或者意淫中的對象的性別。如果夢中意淫的對象為同性,那麼就是同性戀無疑了。如果夢到的意淫對象時男時女,那麼應該就是雙性戀了。

如果想判斷另外一個人的性取向,可以觀察他的交往對象,如果他(她)看同性的眼神充滿嬌羞,甚至有一些超出正常範圍的親密舉動,那麼可以懷疑有同性戀或者雙性戀取向的可能性。


4.同性戀無罪

對同性戀的歧視造成了很多悲劇,同性戀無罪,性取向無法被選擇。

  • 2017 年 1 月 18 日,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巴西一位 32 歲的母親因強烈排斥 17 歲兒子是同性戀的事實,僱兇殺子失敗後親自持刀刺死兒子;

  • 美國當地時間 2016 年 6 月 12 日,一名男子在一家同性戀酒吧開槍殺死 50 人,傷及 53 人;

  • 2016 年 3 月,安徽一名高三女生因其同性戀身份被三位同班男生下春藥;

  • 2015年 12 月,國內某地一 17 歲少年向另一位男同學告白遭拒後被暴力圍毆;2012年 6 月 15 日,得知丈夫是同性戀的四川某高校女教師跳樓自殺……雖然排斥同

    性戀導致極端的悲劇結果可能是罕見的,但同性戀者往往是口頭和人身攻擊的受害(D Augelli, Pilkington, & Hershberger, 2002; Rankin, 2003),常常遭受不公平待遇(Ahmed, 2013; Hebl, et al., 2002; Weichselbaumer, 2003; Drydakis, 2009;Drydakis, 2011),其生存狀況堪憂。

  • 在 2005 年一項關於 662 位自我認定為同性戀和雙性戀成人的一項調查發現,大約有一半的受訪者表示由於其性取向而受到了言語騷擾,大約 20%報告其人身或財產受到了侵害(Herek, 2007)。

  • 美國 2013 年的一項全國調查發現,LGBT(即性少數,主要包括女同性戀 Lesbian, 男同性戀Gay, 雙性戀 Bisexual, 和跨性別 Transgender)學生中,超過 74%曾遭受辱罵,36%曾被推搡或撞到,55%因自身性取向而感到不安。類似的暴力欺凌事件在國

    內也並不罕見。

  • 魏重政、劉文利(2015)對 751 名 LGBT 學生調查研究發現,40.7%的學生因為自身性取向和性別認同被叫難聽綽號,34.8%的學生曾受到言語傷害,22.4%受到孤立,6.0%受到身體傷害的威脅,且遭受欺凌者有更高比例的抑鬱情緒和更低的主觀幸福感。


最後,作為一個心理學從業者,我想說同性戀無罪,他們不邪惡,他們只是普通的人,跟你我一樣的普通人。只是由於基因或者其他原因決定的,他們生下來就是同性戀,沒得選擇。

社會輿論的開放對社會而言是好的,可以避免因為輿論壓力而造成的同性戀與異性戀結婚等等悲劇。


科普心理學


說實話,你想判斷的是他的性取向,還是想判斷他喜不喜歡你?

如果你想判斷性取向,平時注意觀察他在看到顏值高身材好的同性或異性時的下意識神情,純粹的欣賞和本能的喜歡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想判斷的是他是否喜歡你,很簡單,生病。看看他是很焦慮恨不得替你生病,還是隻是出於對普通朋友禮節性的照看。

不過,我還是覺得,你想判斷的是他是否喜歡你。


雪探花


不見1:侵略性強。不見2: 智力較低。不見3:生活放蕩敗 壞。不見4:傾向暴力領導。不 見5:可能輕易被同性吸引,有 潛在的同性戀傾向。不見6:可 能輕易會精神分裂,需要額外的 關注

我從高三蹲到了高二的文班,然後剛蹲班了之後換桌就換了一個男同性戀…突然他就憑著跟我說,其實我喜歡咱們班的某某男生…嚇死我了,這是我畢生第一次見到和我公開身份在現實當中的同性戀…以前只在網上見到過



低顏值大帥哥楊二林兒


如果懷疑的是男朋友,那麼很簡單,如果你男朋友很愛乾淨,很講究護膚,喜歡瀏覽一些帥哥圖片,視頻,喜歡健身,那就八九不離十是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