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村「文化管家」不一樣的服務

萬壽村“文化管家”不一樣的服務

四川崇州市聘請專業文化服務組織擔任“文化管家”。多才多藝的唐紅通過招標,託管了羊馬鎮綜合文化站。既當文化站負責人又當老師的唐紅,因精湛的舞蹈技藝吸引眾多村民前來學習舞蹈。

日前,四川省巴中市恩陽區觀音井鎮萬壽村的王學於被前來採訪的媒體記者圍住問這問那,他們對王學於這個基層“文化管家”的工作很感興趣。農家書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廣播“村村響”……在萬壽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得起,也能有效管理。

“文化管家”是服務群眾的多面手

今年年初,萬壽村文書、衛生站站長王學於又多了個新“頭銜”:文化管家。“文化管家”,主要負責村級文化室、農家書屋、廣播“村村響”的管理,組織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

基層工作,事無鉅細。王學於帶著筆者感受他“多面手”的工作日常。在村委會大樓一樓右側,是一間寬敞的會議室,肩負起農民夜校和電影放映的功能。王學于格外留意每月一次的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在電影放映前,他通過廣播和微信群向村民發佈電影信息,同時還要監督放映員保質保量完成放映工作。往裡走,是廣播室,除了向村民們宣傳政策信息,村裡還有“自辦節目”,“比如哪位鄉親慶生、喬遷,我們還可以給他們點歌、送祝賀詞。”王學於說道。

在一樓左側的辦公室裡,牆上掛著萬壽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信息一覽表,村裡每戶人家廣播電視覆蓋情況一覽無遺。王學於介紹,“村裡留守老人比較多,遙控器故障、衛星接收器變位等小問題,他都能幫著處理,遇上設備損壞,他把村裡備用的設備先拿給村民使用,等修好後再來更換。”順著樓梯上二樓,文化活動室裡有3600餘冊圖書,王學於負責日常的圖書整理、歸類。

“原來沒有文化管家,農家書屋沒人管,怕書丟了,大門天天鎖起,現在每天開放;以前看電影沒人通知,看電影的人很少,現在積極性更高。”王學於說。

把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管好用活

去年起,巴中選用具有一定文化知識、文藝技能的熱心人擔任村文化管家,目前已有439名基層文化管家。同時,整合鄉村五項文化經費,保障文化管家的勞務報酬,有效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最遠一家人”的問題。通過績效考核,文化管家每月能得到二三百元的勞務費獎勵。目前,成都、宜賓等地均通過文化管家,保證公共服務在基層能落地落實。

巴中恩陽區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徐輝介紹,目前“文化管家”主要由村社幹部、退休教師、文化愛好者擔任,讓多元力量進入文化管理,能有效解決公共服務“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通過考核、勞務報酬激發文化管家積極性。

據瞭解,個別地方出現農家書屋“空殼化”“書屋變書庫”的情況,一些地方村村通、村村響、戶戶通、農村公益電影設備已經老化,運維服務不到位。筆者從四川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獲悉,四川省將以“標準化”推動公共服務均衡發展,統一地方服務標準,全面提升均等化水平以“制度化”提高公共服務保障水平,完善市縣有機構、鄉鎮有網點、村有專人負責的運行維護機制。目前,廣播村村響已實現“戶戶響”,只要在家中安裝戶戶響調頻音響,老百姓坐在家中,就能聽到政策宣講、安全知識、有聲讀書等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