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權神授,在中國古代,到底是王權大還是神權大

政權與教權分離,這種很容易出現教權大於政權。例如,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權)還排在剎帝利(王權)之上;313年古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宣佈基督教為國教,基督教在歐洲迅速傳播。在羅馬王權崩潰後,天主教甚至建立了教皇國。

君權神授,在中國古代,到底是王權大還是神權大

政權與教權合一。領袖既掌教權,又掌政權。政治領袖下會有一個祭司階層。如埃及古王國時期,中國殷商時期,猶太人的先知摩西時期。不過由於強大的祭司階層存在,在時機成熟時侯,祭司階層會逆襲成為主導。例如埃及到新王國時期,阿蒙神廟成為了重要政治力量,埃赫那吞想改革增強王權,卻以失敗告終。

君權神授,在中國古代,到底是王權大還是神權大

而在中國就大不相同了,夏朝尚神,商朝尚鬼,所以這兩個朝代的祭祀都很活躍,掌握祭祀的人也有很高的話語權,這個時候可以說神權和王權並立,甚至可以說神權大於王權。但到了文武周公這裡,文王作易,周公定禮,不僅如何預測(祭祀)有了理論和標準、客觀、可重複操作的方法,而且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了規則(周禮)。

由於儒家成為古代主流意識形態,在其影響下,無論是本土道教,外國傳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都不曾凌駕於政權之上。從此所謂的祭祀就是禮法中的一部分,都受王法的監管,都屬於社會中的一部分,別無二致。所以後來孔子見到“八佾舞於庭”的時候,才會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才會強調“相維闢公,天子穆穆”。這都是強調人文社會規則的作用。

君權神授,在中國古代,到底是王權大還是神權大

用現代的流行詞來解釋,那就是,周禮用禮法的形式賦予天子合法性。所以自古以來,統治者的合法性完全可以不鳥什麼宗教。相反,不聽話的宗教就拉出去砍頭。歷史上外來的人似乎看不起禮法權威,於是就有了三武一宗地法難,就是不服管教的結果。而本土的宗教,早在張角的時候就已經被教做人了。

看歷史上的一些神秘人物,實際上都是宗教界出來的,在歷史記載中上時隱時現,大有作為。諸如黃石公、張良、鬼谷子、諸葛亮、劉伯溫之類的人物,都是這樣。到最後,在歷史上留名的宗教人物,都必定是不謀一時一世的世俗利益之人。那些想利用宗教謀取世俗利益的人,在歷史上都留下罵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