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二十載 綠滿新鹽邊

鹽邊林業局始建於1965年,建局之初,職工人數4700多人,主營業務為木材生產,系四川省28戶重點森工企業之一。1998年9月,在黨中央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戰略部署下,鹽邊林業局全面轉向森林管護和公益建設,實現了由“砍樹人”向“栽樹人”和“護林人”的歷史性轉變。

“天保”二十載 綠滿新鹽邊

崢嶸歲月 艱苦創業

“搞三線要搞快些。建設要快,但不要潦草。三線建設不起來,我睡不著覺。”——1964年5月毛澤東主席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這樣說。1964年10月為了支援三線建設,國家林業部成立了金沙江林區會戰指揮部,來自全國各地的勞動者匯聚金沙江畔。鹽邊林業局作為攀枝花工業基地建設的先頭部隊之一,為了支援國家建設、早出鋼鐵、早通火車,只見青山上刀斧揮舞、油鋸轟鳴,一件件木材奔向祖國各地。

1965年~1997年,鹽邊林業局在雅礱江、金沙江畔對天然林進行了指令性採伐,全局累計生產商品木材178萬立方米,為國家上交稅利3097萬元。為了更多更好的木材出山,鹽邊林業局累計投資3021萬元,修建林區公路737公里,據《四川省林業志》記載“鹽邊林業局是全省林區公路最多的林業局,是全省用自有資金築路最多的林業局”。在創業初期,“三塊石頭支口鍋、帳篷搭在山窩窩”是職工們真實的寫照,他們把青春、熱血與智慧奉獻給了這片熱土,甚至有的把生命定格在這片青山,鹽邊林業局為國家的三線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天保”二十載 綠滿新鹽邊

巡山途中

天保建設 綠滿荒山

1998年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毅然決然做出了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重大決策。

同年8月28日,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頒佈了《關於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的決定》、《關於停止天然林採伐保護森林資源佈告》,要求各縣(區)、森工企業全部停止天然林採伐。收回採伐許可證,封存採伐、集材工具,關閉木材加工廠,關閉林區公路,炸燬運材道路,在封山育林區域豎立界碑和公告牌等措施。攀枝花在全國率先停止了天然林採伐,開展天然林資源保護,成為天保工程的發源地,圍繞建設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總體目標,實現了從木材生產向生態建設的根本性轉變。

天保工程實施後,鹽邊林業局成立了天保工程領導小組,分管副局長兼任天保辦主任。根據國家、省、市的相關管理辦法,制定並不斷完善了《鹽邊林業局森林管護組織管理及考核辦法》和《鹽邊林業局工程造林管理辦法》,對轄區69.34萬畝的森林資源實施“分級管護模式”和“企地共管模式”常年管護。

20年天保工程建設,鹽邊林業局不斷加大森林培育和保護力度,出色完成了天保工程的各項任務,20年間累計完成人工造林9.65萬畝,封山育林54.16萬畝,飛播造林17.21萬畝,森林撫育27.89萬畝,有效管護林地69.34萬畝,為林業可持續發展、為建設綠色鹽邊奠定了堅實基礎。

“天保”二十載 綠滿新鹽邊

強化管理 改善民生

鹽邊林業局在工程資金管理方面嚴格按照《財政部關於印發〈基本建設財務管理規定〉的通知》、《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林業廳關於〈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等相關規定執行,對天保工程資金實行專戶儲存、統一集中管理、封閉運行,單獨核算,嚴格實行報帳制;按工程核算管理要求,對工程資金進行單獨建帳,獨立核算,會計基礎工作基本規範,財務規章制度健全。

紮實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2009~2017年累計開工、完成棚戶區改造372套,完成投資2012.37萬元,分配入住率達100%,職工住房結構從板夾泥平房轉為磚混樓房,住房面積由工程實施前的戶均40平方米提高到70平方米,1000多職工、家屬住房條件得到改善,實現了職工“住有所居”。

“天保”二十載 綠滿新鹽邊

棚改工程新縣城安置點

持續提高職工收入。連續20年為職工增加工資,在崗職工年均工資由1997年的7012元提高到2017年的64418元,收入增長了近10倍,工資年增長率達11.73%。職工住房公積金比例由工資總額的8%提高到12%。按時足額繳納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實現了職工“收有所增,老有所養”。

社會職能剝離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政企分開、事企分開的原則,企業林業公安於2004年11月移交鹽邊縣管理;職工醫院17名職工於2010年1月剝離移交給鹽邊縣人民政府仁和區人民政府。

“天保”二十載 綠滿新鹽邊

踏勘森林步道

立足資源 轉型發展

積極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結合攀枝花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打造“陽光花城、康養勝地”的戰略定位,按照鹽邊縣“北部跨越南部提升、打造綠色崛起樣板縣”的要求,鹽邊林業局申報的“歐方營地森林康養基地”被四川省林業廳確定為四川首批“森林康養國際合作示範基地”稱號,作為省級基地、全國試點。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為充分發揮我局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和光熱條件優勢,推動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國有森工企業轉型發展創造新的模式和方向。

“天保”二十載 綠滿新鹽邊

情繫天保 心繫未來

國家改革開放40年,企業實施天保工程20年來,鹽邊林業局通過森林管護、公益林建設從而保護了經營區範圍的森林資源,促進了生態恢復,提升了森林資源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生態效益。據初步統計,工程實施以來,累計減少森林資源消耗約80萬立方米,摺合木材經濟價值6.4億元,林地面積、蓄積同步增長。1997年全局林地面積74.48萬畝,活立木蓄積424.89萬立方米,森林蓄積424.88萬立方米。20年來,通過人工造林、森林管護、封山育林等措施使全局林地面積達76.51萬畝,活立木蓄積517.65萬立方米,森林蓄積517.64萬立方米,鹽邊縣森林覆蓋率從47%躍升到62.16%,居全市第一。全局經營區森林資源得以休養生息,森林生態功能逐步增強,森林植被逐步恢復,水源涵養功能增強,水土流失面積逐年減少,雅礱江、安寧河等境內主要河流泥沙含量減少,空氣質量得到改善提高,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減少,一些地方過去幹涸的水源和泉眼開始出現水流,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擴大,數量增加,在一些地方已消失多年的熊、野豬、金錢豹、老鷹、竹雞、鸚鵡等走獸飛禽重新出現。

“天保”二十載 綠滿新鹽邊

管護職工巡山

經濟效益。天保工程的實施有效的緩解了森林資源的壓力和森工企業的生存危機,企業職工全部參加社會保險,做到應保盡保。工程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對林業重要性的認識,提升了人民的生態保護意識,促進了生態文明發展。天保工程的實施,1998~2017年森林蓄積量淨增10萬立方米,摺合經濟價值0.8億元。

社會效益。天保工程的實施增強了全社會保護森林的意識。人們的生態意識、保護森林、環境意識進一步提高,認識到了實施天保工程是關係到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功在當代、利在子孫的一件大事。天保工程的實施,有利於林業生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於發展森林旅遊、林下經濟、森林康養、森林碳匯等特色產業;有利於開展林木種植和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有利於加強森林資源監測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國有林保護的長效機制。

“天保”二十載 綠滿新鹽邊

管護職工做宣傳

天保工程實施以來,鹽邊林業局在縣委、縣政府、市林業局的正確領導下,完成了工程規劃的建設任務,工程管理不斷加強,階段性目標基本實現。天保工程為緩解森林資源危機和企業經濟危困注入了“強心劑”,為林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凸顯,企業發展活力增強,為繼續保護好長江上游生態屏障、長江流域生態安全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系鹽邊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 李加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