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二十载 绿满新盐边

盐边林业局始建于1965年,建局之初,职工人数4700多人,主营业务为木材生产,系四川省28户重点森工企业之一。1998年9月,在党中央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战略部署下,盐边林业局全面转向森林管护和公益建设,实现了由“砍树人”向“栽树人”和“护林人”的历史性转变。

“天保”二十载 绿满新盐边

峥嵘岁月 艰苦创业

“搞三线要搞快些。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三线建设不起来,我睡不着觉。”——1964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这样说。1964年10月为了支援三线建设,国家林业部成立了金沙江林区会战指挥部,来自全国各地的劳动者汇聚金沙江畔。盐边林业局作为攀枝花工业基地建设的先头部队之一,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早出钢铁、早通火车,只见青山上刀斧挥舞、油锯轰鸣,一件件木材奔向祖国各地。

1965年~1997年,盐边林业局在雅砻江、金沙江畔对天然林进行了指令性采伐,全局累计生产商品木材178万立方米,为国家上交税利3097万元。为了更多更好的木材出山,盐边林业局累计投资3021万元,修建林区公路737公里,据《四川省林业志》记载“盐边林业局是全省林区公路最多的林业局,是全省用自有资金筑路最多的林业局”。在创业初期,“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是职工们真实的写照,他们把青春、热血与智慧奉献给了这片热土,甚至有的把生命定格在这片青山,盐边林业局为国家的三线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天保”二十载 绿满新盐边

巡山途中

天保建设 绿满荒山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毅然决然做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

同年8月28日,攀枝花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关于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决定》、《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保护森林资源布告》,要求各县(区)、森工企业全部停止天然林采伐。收回采伐许可证,封存采伐、集材工具,关闭木材加工厂,关闭林区公路,炸毁运材道路,在封山育林区域竖立界碑和公告牌等措施。攀枝花在全国率先停止了天然林采伐,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成为天保工程的发源地,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总体目标,实现了从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的根本性转变。

天保工程实施后,盐边林业局成立了天保工程领导小组,分管副局长兼任天保办主任。根据国家、省、市的相关管理办法,制定并不断完善了《盐边林业局森林管护组织管理及考核办法》和《盐边林业局工程造林管理办法》,对辖区69.34万亩的森林资源实施“分级管护模式”和“企地共管模式”常年管护。

20年天保工程建设,盐边林业局不断加大森林培育和保护力度,出色完成了天保工程的各项任务,20年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9.65万亩,封山育林54.16万亩,飞播造林17.21万亩,森林抚育27.89万亩,有效管护林地69.34万亩,为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绿色盐边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保”二十载 绿满新盐边

强化管理 改善民生

盐边林业局在工程资金管理方面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通知》、《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林业厅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等相关规定执行,对天保工程资金实行专户储存、统一集中管理、封闭运行,单独核算,严格实行报帐制;按工程核算管理要求,对工程资金进行单独建帐,独立核算,会计基础工作基本规范,财务规章制度健全。

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2009~2017年累计开工、完成棚户区改造372套,完成投资2012.37万元,分配入住率达100%,职工住房结构从板夹泥平房转为砖混楼房,住房面积由工程实施前的户均40平方米提高到70平方米,1000多职工、家属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实现了职工“住有所居”。

“天保”二十载 绿满新盐边

棚改工程新县城安置点

持续提高职工收入。连续20年为职工增加工资,在岗职工年均工资由1997年的7012元提高到2017年的64418元,收入增长了近10倍,工资年增长率达11.73%。职工住房公积金比例由工资总额的8%提高到12%。按时足额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实现了职工“收有所增,老有所养”。

社会职能剥离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的原则,企业林业公安于2004年11月移交盐边县管理;职工医院17名职工于2010年1月剥离移交给盐边县人民政府仁和区人民政府。

“天保”二十载 绿满新盐边

踏勘森林步道

立足资源 转型发展

积极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结合攀枝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的战略定位,按照盐边县“北部跨越南部提升、打造绿色崛起样板县”的要求,盐边林业局申报的“欧方营地森林康养基地”被四川省林业厅确定为四川首批“森林康养国际合作示范基地”称号,作为省级基地、全国试点。森林康养产业发展为充分发挥我局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光热条件优势,推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创造新的模式和方向。

“天保”二十载 绿满新盐边

情系天保 心系未来

国家改革开放40年,企业实施天保工程20年来,盐边林业局通过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从而保护了经营区范围的森林资源,促进了生态恢复,提升了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生态效益。据初步统计,工程实施以来,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约80万立方米,折合木材经济价值6.4亿元,林地面积、蓄积同步增长。1997年全局林地面积74.48万亩,活立木蓄积424.89万立方米,森林蓄积424.88万立方米。20年来,通过人工造林、森林管护、封山育林等措施使全局林地面积达76.51万亩,活立木蓄积517.65万立方米,森林蓄积517.64万立方米,盐边县森林覆盖率从47%跃升到62.16%,居全市第一。全局经营区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森林生态功能逐步增强,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水源涵养功能增强,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雅砻江、安宁河等境内主要河流泥沙含量减少,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提高,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减少,一些地方过去干涸的水源和泉眼开始出现水流,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扩大,数量增加,在一些地方已消失多年的熊、野猪、金钱豹、老鹰、竹鸡、鹦鹉等走兽飞禽重新出现。

“天保”二十载 绿满新盐边

管护职工巡山

经济效益。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的缓解了森林资源的压力和森工企业的生存危机,企业职工全部参加社会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对林业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了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了生态文明发展。天保工程的实施,1998~2017年森林蓄积量净增10万立方米,折合经济价值0.8亿元。

社会效益。天保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全社会保护森林的意识。人们的生态意识、保护森林、环境意识进一步提高,认识到了实施天保工程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的一件大事。天保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林业生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经济、森林康养、森林碳汇等特色产业;有利于开展林木种植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有利于加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国有林保护的长效机制。

“天保”二十载 绿满新盐边

管护职工做宣传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盐边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市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完成了工程规划的建设任务,工程管理不断加强,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天保工程为缓解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注入了“强心剂”,为林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凸显,企业发展活力增强,为继续保护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盐边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加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