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我國近半省份已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

2018-10-01 22:56 | 新華社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日前表示,生態保護紅線主要保護的是生態功能重要和生態環境敏感脆弱的區域。目前15個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已經結束。剩下的16個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待國務院批准後由省級人民政府對外發布。初步估計全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將達到或超過佔國土面積25%左右的目標。

崔書紅說,有地方擔心劃紅線影響發展的想法是片面的。生態保護紅線不是“無人區”,也不是發展的“真空區”。另一方面,必須保持警醒,生態保護紅線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生態安全屏障消失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力”也隨之消失,那是不可持續的。

他表示,生態保護紅線主要保護的是生態功能重要和生態環境敏感脆弱的區域。這些區域在紅線劃定過程中要做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劃定過程中,通過嚴格的技術規範,充分考慮到歷史和現狀,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規劃充分銜接,給地方預留適當發展空間。

“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區域划進生態保護紅線,實際上也難以實現保護目的,還會為生態保護紅線未來的管理遺留很多問題。”他說,生態保護紅線要儘量做到與地方的生產生活區域不交叉、不重疊,讓紅線能夠起到真正嚴格保護的作用。除法律法規有明確禁止規定以外的其他區域,鼓勵各地合理利用生態保護紅線的優質生態資源,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機制,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化。

(原標題《我國近半省份已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原作者高敬 王榕。編輯李欣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