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的郭德纲:2018年跨年的罗振宇又来了

科技界的郭德纲:2018年跨年的罗振宇又来了

距离2018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还有不到100天的时间了。2018年9月27日,这档“知识跨年”节目的创始者、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在第25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正式发布了今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主题:“小趋势”,并进行了解读。

以下是罗振宇署名文章节选(略有调整,但不改变原意,腾讯科技独家首发)

科技界的郭德纲:2018年跨年的罗振宇又来了


今天,是《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这个产品诞生的第1000天。距离2018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已经不足100天。

2018年,有点不一样。

从年头到现在,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不管你怎么研判这些信息的深意,有一点是有共识的:2018,我们站在了一个时代的门槛上,陌生,崭新。就像一个少年长大了,有些艰困必须承当,有些道路只能独行。

用经济学家的话说,2018年,我们面对的是一次巨大的“不确定性”。

所谓“不确定性”,就是无法用过去的经验判断未来事情发生的概率。所以,此时轻言乐观、悲观,都没有什么意义。在如此大的历史转折面前,我们不能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更不可以假装自己是算命先生。

其实,过去这大半年,我自己最好奇的,不是未来会怎么样,而是: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比如,有一位金融学家就告诉我,过去半年,她利用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大数据发现,中国的真实城市化率其实已经超过了70%。这远远高于户籍统计的结果。这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未来,到底意味着什么?

再比如,有一家做人力资源咨询的企业告诉我,2018年,企业校园招聘的数量,实际上翻了一倍。不是有人说,经济正在迅速下滑吗?中国经济的底层动力,到底是在失速还是在加速?

这个时代,我们了解信息的渠道,实际上已经严重受限于各种社交媒体。刚开始,我们还自得其乐。但是久而久之,你会发现,那些刺激我们眼球、迎合我们情绪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已经深陷于“信息茧房”:像一只蚕宝宝那样,被紧紧地裹在了自己吐的丝里面。

如果你很频繁地在使用社交媒体,几乎每一两天就会遇到一次“刷屏”事件。我认识的一些有很高认知水平的人,已经开始非常谨慎地对待这些信息。他们会不断地反问:真相就是这样吗?会不会紧接着就会出现“反转”?我被激发起的情绪有道理吗?这个道理的反面是不是也有道理?更重要的是,就算这些信息都对,它真的是这个社会的全貌吗?

比如,今年我们经常通过小视频看到有人在高铁上占座,嘴脸非常难看。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么请问,中国人的道德水准是在下降还是在提升?我们看到的是普遍情况,还是个别事件?我们是该焦虑,还是只该就事论事?这些问题,只能交给每个人自己判断。

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信息处境:知道太多的事实,但还是看不清真相。

2018年的跨年演讲,我就想试试这么一件事:通过更多维度的事实,尽可能地还原一些我们生存环境的本来面目。

之所以敢去尝试这件事,是因为今年我听到了一个词——

“小趋势”。

这个词,是由未来学家马克 · 佩恩提出来的。但是,真正让我意识到它的价值的,是经济学家何帆老师。

科技界的郭德纲:2018年跨年的罗振宇又来了


过去,我们总是关心“大趋势”,就是我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发展走向。但是你不觉得吗?大趋势有的时候太宏观、太久远、太不贴近我们当下的行动。如果今天有人告诉你,人工智能会取代很多工作岗位、区块链会引领下一波的技术潮流、新零售会结合线上和线下、老龄化会是中国的一个严重问题,等等。即使说得都对,它也是对所有人都适应的,对个人行动的意义有限。更何况,这里面也有太多的人云亦云。所谓“矮人看戏何所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科技界的郭德纲:2018年跨年的罗振宇又来了


有一次,我和何帆老师聊天,他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话:“在今天世界的发展速度里,人口的大多数所反映的大趋势反而是确定的。因为他们是存量。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一小部分人新近涌现的共识,他们才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至关重要的变量。”

对。一小部分人,在我们大多数人视野之外,正在凝结成的共识、正在采取的行动方式、正在进入的生活处境,这就是“小趋势”。之所以要谈论它们,不仅仅因为它们重要,而且还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往往并不知道。

我们来进一步定义一下“小趋势”。

科技界的郭德纲:2018年跨年的罗振宇又来了


小趋势之所以小,是因为它不代表绝大多数的人口,也许只有总人口的1%。但是,中国人口14亿,那1%就是1400万。哪怕是千分之一,在中国也有140万人。不是个小数了。但在99%的人看来,这仍然只是很小很另类的一个群体,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小趋势的首要特点是:在趋势里面的人觉得这是一片海,在趋势外面的人觉得这只是一滴水。

比如,TFBOYS的粉丝有多少呢?虽然王俊凯的那条生日微博转发了4100万次,但他的微博粉丝数量还不到1000万。据推测,TFBOYS的忠实活跃粉丝应该有几十万,或是数百万。站在这个群里的里面看,他们觉得有些事已经是惊天动地。站在外面看,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甚至会对那种非同寻常的热情感到费解。

科技界的郭德纲:2018年跨年的罗振宇又来了


令人费解的事,往往也是认知资源的巨大宝藏。

对于陌生的“小趋势”,有好奇心的人不会满足于抽象的理解,也不会纵容自己情绪上的排斥。因为他们知道,补足自己认知“盲维”的机会来了。

中国芯片产业有机会反超吗,行业内的人怎么看?上千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到底怎样?癌症治疗技术突飞猛进,到底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代人的健康?抖音、快手、直播、拼多多、各种游戏,到底谁在用?人工智能技术近期有可能发生大突破吗?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到底是在升级还是在降级?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优势还会持续吗?中国人生孩子的意愿有所恢复吗?00后今年已经18岁了,他们和90后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所有类似问题,我们都深感好奇。一个擦肩而过的路人身上,也许就藏着答案。只不过需要有人把它叩问出来,在跨年之夜端到你的面前。新年到来之时,不仅应该有礼花绽放,还应该有提醒我们抖擞振作、再看世界的暮鼓晨钟。

2018年,何帆老师决定和我们联合做一件事:从现在开始,就开始写作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美国人曼彻斯特的名著,回顾了美国的崛起时代的故事,精彩纷呈。只不过它的写作方法是事后追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遇到了几乎一样的历史机遇。我们将有幸见证一个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自我展开。如果这个国家将来也有这么一部《光荣与梦想》,我们能不能尝试一次“伴随式写作”?能不能每年都观察、调研、记录、阐发那些少有人知的“小趋势”?能不能和历史进程同行,及时向公众汇报这一年的最新“变量”?

何帆老师说,那就从2018年开始吧。今年的报告就叫《变量2018》。

我问何帆老师:你打算干多少年?

他说:30年吧。从少年郎,干到白头翁。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反复看到:一个人如果真的发下大愿,用一生的经历去积累一部历史性著作,想不名垂青史,都难。

何帆老师的《变量2018》,将在今年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首发。

顺着这个思路,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我和策划团队一起,也会密集地向各界高人请教,力求把我内心里的那些疑问一一解开,并在跨年之夜呈现给你。在那四个小时里,你将看到的,是几十场策划会、数百人的智慧和知识的凝结,只不过经我之口转述而已。在此,先向今后三个月将被我反复叨扰的各界朋友致谢。

聚焦那些“成型之后、爆发之前、意料之中、视野之外”的“小趋势”——这是我们能想到的,一起抵近这个世界本来面目的最好方法。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已经是第四届了。

第一届,在北京水立方,4000人在场。我们面对的问题是:跨年,真的需要一场演讲吗?

第二届,在深圳春茧,8000人在场。我们面对的问题是:跨年演讲,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内容产品吗?

第三届,在上海梅奔中心,10000人在场。我们面对的问题是:跨年演讲能否服务于更多的人?

第四届,三个月后,还是在深圳春茧。这次,我们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跨年演讲能否成为一个“公共符号”?如果是一个符号,那它会不会就是“小趋势”?

如果这个符号被你认可,那此后的十六年,我们就将持续积累、不断迭代、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我们是知识服务者。我们服务那些有建设性的人。我们坚信:大时代,需要有人为你解说“小趋势”。

12月31日晚八点半,深圳春茧(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卫视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