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版的Keep,究竟是怎样?


线下版的Keep,究竟是怎样?


如果你认为Keep只是健身app,那你真的低估Ta了!

新型健身机构形势大好,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运动科技公司Keep更是乘胜追击,今年三月完成1.27亿美元的D轮融资后,从线上扩张到线下后,推出线下实体店Keepland。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不断被普及,这也让运动健身类app迅速崛起。而身为行业资深“老干部”的Keep成为很多健身爱好者的优先选择。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移动运动健身市场矩阵排名中,keep以较大优势名列前茅,其月活跃度达到健身应用的88%


线下版的Keep,究竟是怎样?


但是,经过了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不仅仅是keep,所有的健身app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商业化。大多数健身app的商业化探索多为电商、广告等,在这种“常规”的商业变现模式之外,Keep却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实体店Keepland进军线下

主打智能化小团课

今年3月21日,Keep迈出了线下开店的大跨步。其线下实体店Keepland正式对外营业,落地在北京华贸购物中心

Keepland采用轻运营模式,智能化小团课是其主打产品。小团课24个人一节,课程设置有原创“混合强度训练MIXT”等具竞争力的训练课程。每个课程容量在20人、24人,每天排四节或者六节课,辅助智能臂环、视频、电子屏等;用户单次付费,价格分为59元、79元、139元等。


线下版的Keep,究竟是怎样?


除自研课程之外,Keep后续也会引入第三方内容,比如较受欢迎的莱美、Zumba等操课类、舞蹈类内容。

在锻炼的规范性方面,除了大屏幕上提示的标准化动作指导,教练也在Keepland线下课程体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Keep配备了13名全职或兼职教练,每次课程都会配备一名教练带领大家完成训练。


线下版的Keep,究竟是怎样?


Keep创始人兼CEO王宁称:“公司希望跳脱出对传统健身房的认知和限制,构建一个全新、更酷的运动交互的空间。以致当你在商场等女朋友逛街的时候,不是去星巴克喝杯咖啡,而是去Keepland训练一个小时。”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Keepland的智能化小团课相当于线下互动加强版的Keep app教学,这都与摆满器械的传统健身房有所区别。

用产品解决线下流量变现

流量变现是Keep商业化的核心命题。

在线上领域,Keep在2018年推出健身硬件产品系列KeepKit。而在线下的呈现,则是Keepland。若按照线下健身场景来划分,KeepKit瞄准了健身用户的“家用场景”,而Keepland则表明了Keep试图进入健身用户“商用场景”的野心


线下版的Keep,究竟是怎样?


Keepland线下导流,主要体现在上文提及的智能化小团课,Ta从产品上尽可能衔接用户“线上训练”需求。其社交性、标准化、屏幕指导属性,在目前来说算是较为贴合导流需求。

此外,从本质上,Keep的智能化小团课避免了和传统健身俱乐部在同一个产品上竞争。线上约课和屏幕指导的做法,甚至还扩大了Keep线上的竞争力。在中国相对同质化的健身行业竞争中,Keep的智能化小团课体现了健身内容的差异化。


线下版的Keep,究竟是怎样?


除了智能化小团课训练需求之外,用户的个人训练方向以及私教需求,都可以在keepland内继续进行。这种做法一方面缓解了健身房获客的问题,也贡献了Keep小团课训练的部分现金流。

重视商业模型的打造

关于具体的运营情况,keep方面也没有过多透露。Keepland业务负责人范筱表示,今年Keepland的主要任务是打通Keepland模式,探索商业模型,而非短期盈利。所以收入、盈利等指标并不被其看重,更看重的是满课率和复购率。


线下版的Keep,究竟是怎样?


截至今年4月底,Keepland日常运营已到95%的满课率及80%的复购率,这是线下运动健身团课中不可多得的好成绩。

“我们开了多店之后成本一定是边际降低的,所以在单店的时候尽量把时间和空间利用效率提到最高,在这种模式下尽快复制。” 范筱认为,对于Keepland来说,需要等到门店规模化之后再谈盈利问题。


线下版的Keep,究竟是怎样?


今年,Keepland会继续在北京开设新的线下门店,并以及不同的模式呈现,比如升级店、旗舰店等。而对于传统“重器械”的健身房,Keep也跃跃欲试。王宁说,北京将成为Keepland的“试验田”,不断尝试包括传统健身房和各种创新形态健身在内的形式。

与此同时,Keepland也可能开放储值卡功能,也会有一些产品包开放给用户,包括训练营、减脂营等,甚至进一步的想象空间还包括纳入服装、健身设备等。

“不懂健身”痛点仍难以解决?

据统计,从2015年2月上线到至今,Keep已拥有超过1亿用户。坐拥这么大的流量,不在线下将其变现,未免有些可惜。 不过进军线下,也意味着有更多的竞争者。

除了传统的连锁健身品牌之外,在互联网健身这一领域,超级猩猩、乐刻等品牌,Ta们门店分布广,企业融资规模也不错。对于Keepland而言,属于自己的课程体系,再加上其余品牌艳羡的流量,就是品牌的闪光点。

王宁表示,线上和线下用户的差别其实比他们想象中小,场景化业务其实满足了用户在不同场景的运动需求。


线下版的Keep,究竟是怎样?


此外,在线健身领域前景虽好,但仍需不断努力和完善。面对这些发展难题,Keep即使处于行业上游,领先地位也并不稳固,忧患之下,也遭受到不少质疑。

由于过于针对健身小白用户,keep在吸引大量用户的同时,也被扣上了“不懂健身”的帽子。

目前,有58%的Keep用户都是女性。在年龄层面上,有51.5%的用户集中在18至30岁这一年龄段。从用户构成上也能看出,Keep面对的用户主要追求“轻量化”的健身。从侧面也说明了,产品在专业健身领域的存在不足之处。


线下版的Keep,究竟是怎样?


不过,Keep似乎也并不为此着急。 Keeplend瞄准的仍旧是和App同样的用户。可能是因为健身小白用户的用户基数比专业健身的人士大得多。

虽然注重优质的健身内容,但Keep能否通过Keeplend解决痛点,还需时间去作答。


作者 | Panda Chan 图片 | 互联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