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到底是什麼?它又能做什麼?

人工智能今天已經過熱,而且呈現出非理性的熱,那麼我們就來談一談人工智能。

首先,人工智能的字面理解是人工設計的智能設備。這裡並不是說單純的賦予機器設備予以智能,而應該理解為智能的放大,也就是說人工智能所做的很多事情,從智能化水平來講還極為初級,但是卻使得人的智力得到了擴展。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麼?它又能做什麼?

比如搜索引擎一下子將我們的知識量,特別是知識面提升了很多倍。自然語言處理的應用,比如語音識別和機器翻譯,使得一些不能講外語的人一下子增加了很強的語言能力。對於大數據的處理,讓很多年輕的職業人士能夠把握行業的大方向,而這在過去常常需要幾十年經驗的積累。

這樣理解可以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家庭、智能城市、為大眾健康服務的可穿戴式設備等等,也就是說,機器智能讓我們能夠解決過去人類憑藉自身智能做不到的事情。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麼?它又能做什麼?

其次,機器智能和人的智能有什麼區別。

第一,人的行為方式是相互獨立的,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但人工智能是基於大規模計算以及海量互聯的數據,它們相互之間是彼此瞭解的。這樣可以預見未來的交通應該比現在更加暢通無阻。但是這也有問題,比如在金融上雪崩式的股價下跌,由於機器智能採用的方法都差不多,其中一家拋售股票後,其它各家也會出於保護而拋售股票。

第二,人工智能不存在什麼社會公正和多樣性。對於“公平”機器人不會有這個概念,相反它會完全聽命於設計者的程序,一定程度上會使社會變得不穩定。其次,不要指望機器人會有多樣性,所有的機器人都是一樣的,他們的意識不會像人類一想,不同人的看到“蒙娜麗莎的微笑”會有不同的感覺,機器人看到該畫作時,如果一個機器人能理解,那麼所有的機器人都能理解,而且理解的概念是一樣。

第三,機器人不會創造出新的概念。

他們理解問題的方式都是依靠已知的程序輸入的概念。綜合以上可以判斷,人工智能可以在以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無人駕駛,對話系統,醫療健康。那麼另外幾件事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創造性,發明新語言,創造新知識。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麼?它又能做什麼?

最後,我們應該追求更長期的目標,而不是像現在只是找到一些已知的事實。人類在笛卡爾提出科學方法之後,有了一整套有效地進行科學探索的方法,近代知識大爆炸和採用這種科學方法有關。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麼?它又能做什麼?

但是以人類的智力,今天很難做出重大的發明了。因此需要人工智能幫助人類在科學研究上有所突破,而人工智能很可能需要有新的方法論。一旦成型必將是掀起新一輪的知識大爆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