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的風度

也是在這一年的八月之後,司馬氏集團另一個牛人也浮出歷史的檯面。這個牛人就是王敦。陶侃把杜弢徹底打垮之後,聯合南平太守應詹收復長沙,平定了湘州境內的流民之亂。司馬睿很高興,任命王敦為鎮東大將軍、都督江揚荊湘交廣諸軍事,兼江州刺史。這個江揚荊湘交廣幾乎涵蓋了司馬睿控制的全部地盤。這就等於把他全部轄區內的武裝力量都交給了王敦。

陶侃的風度

王敦還有個特權,就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直接任命刺史以下的官員。王敦這時開始不把別人放在眼裡,甚至對不服從自己的人進行無情的打擊。還記得那個王如吧?這傢伙原來也是個流民老大,前兩年投降過來。王敦有個老弟叫王稜,覺得王如是個戰場上的猛人,是個可用的人才,就請堂哥把這個人才分配給自己。王敦說:“這種人又陰險又兇狠,最不好對付。你的性格又急躁,只怕到時候惹出麻煩來你處理不了啊。”

陶侃的風度

可王稜硬是堅持要這個王如,說連一個投降過來的土匪都擺不平,還當什麼你的堂弟。王敦沒有辦法,就把王如分配給王稜。王稜得到王如這個人才後,對他很好。可這個王如就是不爭氣,憑著自己身體素質過硬,有幾次在跟王敦手下的人做射擊比賽時,硬是把賽事變成了鬥毆事件。如果跟其他人的手下鬧點事那也就算了。可跟王敦的部下鬧,這還得了?王稜只得把這個王如處分一下,叫人用軍棍打了他的屁股幾下。

陶侃的風度

王如受了這個處分,心裡超不爽,對王稜就懷恨在心。王稜的脾氣雖然火暴,但對司馬氏倒是一顆紅心。他就不斷地對他的這個堂哥開展“忠君報國”的政治思想工作。可王敦能聽得進這些話嗎?如果王稜偶然來幾句,王敦看在自家兄弟的面子上,估計生一下氣就過去了。可王稜卻把這個工作堅持不懈地做下去,只要一有機會,就對王敦背誦那幾句假大空的口號,弄得王敦越來越不爽。王敦一不爽,就覺得有這樣的堂弟不如沒有好。王敦雖然不怕殺人,但要是對自己的堂弟直接動手,這面子上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因此只得通過其他渠道把這個堂弟搞定。

陶侃的風度

他很快就知道王如對王稜早就懷恨在心,天天對著王稜咬牙切齒,馬上就把王如找來,把王稜該死的話說了一大堆,要求王如想辦法讓王稜從這個世界消失。王稜根本不知道他的堂哥已下決心要他的命,更不知道他重用的人就是他堂哥派出的殺手,還在高興地吃喝玩樂,一點防備之心也沒有。在一次大吃大喝的宴會上,王如對他說:“老大,大家吃得這麼高興,讓我舞舞劍來助助興吧。”王稜想也不想,當場就答應了。

陶侃的風度

王如拔劍就舞了起來,他一邊舞一邊向王稜逼近。王稜到了這時,居然還沒有意識到王如的意圖,只是覺得這傢伙舞劍怎麼舞到自己跟前來,寒光閃閃的劍都把他的視線搞亂了,就大聲罵王如:“你到底會不會舞劍?”王如大叫:“我當然會舞劍!”順手一揮,把王稜的腦袋砍了下來。王敦在第一時間知道這個事件,假裝大吃一驚,派人過去把王如抓獲歸案,說對這種惡棍不用問什麼話,當場殺掉。王如做夢都想殺掉王稜,但他做夢也想不到王敦會向他下手。

陶侃的風度

杜弢的勢力被端掉之後,另一個民變首領杜曾就成為這荊襄一帶最大的動亂勢力。這個杜曾跟別的民變老大不同,除了自己單幹當老大之外,還很注意做政府方面的統戰工作。晉國中央任命安南將軍第五猗兼監荊梁益寧四州諸軍事以及荊州刺史。這時,第五猗已經從武關出發,趕往新單位上班。杜曾知道後,馬上趕到襄陽,舉行隆重儀式,歡迎第五猗的到來,而且還給自己的侄兒娶了第五猗的寶貝女兒當老婆,表示堅決聽從第五老大的召喚,集結一萬多兵力,協助第五猗駐防漢水、沔水。這個第五猗本來只是一個人單單薄薄地來到這個地方,是典型的光桿司令,心裡正發愁,突然得到杜曾的擁戴,高興得嘴巴合不上,就當了杜曾的保護傘。

陶侃的風度

可司馬睿卻不放過杜曾。他要求陶侃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把杜曾也搞定。

陶侃這時也跟很多指揮官一樣,犯了輕敵的毛病,覺得這個杜曾沒什麼了不起。陶侃的司馬魯恬看到陶侃這個態度,就提醒他說:“每次跟別人對決,都應該先弄清楚對方的底細。依我看,現在老大的部下,誰也比不過杜曾,所以,我建議老大要小心一點,先別忙著去跟他接觸。”可人的態度一到輕敵的狀態,就很難聽人家的勸告。陶侃對魯恬的提醒一點兒也不放在心上,派出部隊把杜曾包圍在石城。

陶侃的風度

陶侃信心滿滿地認為,只要包圍圈一成,杜曾就是給他安兩個翅膀也飛不出他的手心。哪知,杜曾手下的部隊大多是騎兵,動作很迅速,在陶侃的包圍圈還沒有形成,他就叫兄弟們跨上戰馬,秘密衝出城外,然後繞到陶侃軍的屁股後面大殺一通。陶侃部隊哪想到這一招?杜曾殺了幾百人之後,迅速撤退,往順陽方向狂奔。他在跑路時,居然還下馬向陶侃遙遙叩拜了一下,說一聲,我去也!

陶侃的風度

杜曾的部隊雖然對陶侃很客氣,但對那個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的荀嵩就不那麼講禮貌了。這個荀嵩雖然弄了個大官位,這時駐宛手下卻沒什麼力量。杜曾把部隊開過去把他圍了個水洩不通。荀嵩不但兵力不多,糧食也少,一天比一天危急,只得打算向他的老部下襄城太守石覽求救。這個決定很快做出來,而且這個決定也很正確。可誰能衝出包圍圈狂奔到襄城請救兵呢?荀嵩手下的一群男人,沒人敢站出來拍拍胸脯說要衝過去。最後是荀嵩那個小女兒站了出來,說自己不怕。荀嵩這個小女兒叫荀灌,這時才十三歲。一個十三歲的小孩子,而且還是個女孩子,能做出什麼事?但荀嵩已經沒有別的辦法。荀灌領了任務之後,夜裡打開城門,帶著幾十個敢死隊員就向外衝,還真的讓她衝了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