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啓動汽車超限戰

當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走向普及化取得全球領先優勢的時候,美國在新能源、智能汽車等領域的前瞻性技術研究更勝一籌,中美汽車產業非對稱性的超限戰已然開啟。

中美啟動汽車超限戰

8月我國新能源產銷量大幅增長,業界為中國保持新能源第一大國地位感到自豪。然而,9月21日的2018第二屆全球未來出行大會上,美國專家Piero Scaruffi展示出美國在未來出行領域的技術成果令人瞠目。

當前,儘管新能源汽車成為拉動中國車市增速和增量核心動力,但產業分散的問題卻愈發突出。乘聯會數據顯示,8月傳統燃油車零售增速-7 %,新能源車實現60%的高增長。今年泰達論壇上,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續超前指出:“雖然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在世界領先,但是分散在了200多家汽車企業。”

與中國車企開足馬力生產新能源汽車,但部分企業研發投入嚴重不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發投入巨大。來自美國的全球科技創新趨勢觀察家Piero Scaruffi表示:“美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總體來說落後於中國,但是新能源研發投資非常大。今年前幾個月美國僅初創企業的新能源研發投資額已達到13億美元,與2017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倍。美國的新能源企業大部分集中在加州。不僅因為加州有硅谷,而且加州也是整個新能源汽車最大的應用和測試市場。在加州之外,只有特斯拉在銷售新能源汽車。”儘管在新能源汽車普及化方面美國與中國差距不小,但美國新能源產業高度集中且強化研發儲備,使得該項產業發展後勁十足。

中美啟動汽車超限戰

中國部分企業為增加電動汽車續航里程一味提升電池性能或多裝電池,導致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頻發,動力電池安全成隱患。相比之下,美國則力求通過多種方案提高續航里程。Piero Scaruffi表示:“研發新型電池,無線充電和採用輕質車身材料,是增加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三種主流技術方案。在電池研究方面,來自斯坦福大學的華裔科學家,用低溫電子顯微鏡技術進行新能源電池研究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贏得了斯坦福大學年度鋰離子電池大獎;在無線充電方面,波士頓的一家初創公司,兩年前開發出了能夠讓行駛中的車輛實現無線充電的系統;在車身輕量化方面,3D打印技術大規模應用,讓汽車零件製造和組裝流程更加簡便。”儘管美國新能源創新技術尚在試驗階段,但多元化的技術一旦實現商用化,或將對全球新能源產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

在發展智慧城市方面,中國的數據流動和數據治理尚在小範圍應用階段,而美國部分城市已經主動發動“黑客”入侵自身網絡安全系統。據瞭解,數據流動和數據治理被稱為未來出行的生命線。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執委徐愈指出:“在我國,未來出行跨領域的連通、協同還處於初期階段,數據流動和數據治理的真正挑戰還遠遠沒有開始。”

中美啟動汽車超限戰

Piero Scaruffi介紹說:“發展智慧城市最重要的是數據管理,在這方面美國舊金山已走在前列,當地政府開放了整個城市的數據群。從2016年開始,舊金山市政府就把數據開放給民眾,鼓勵建築師、城市規劃師、計算機科學家、普通家庭等等組成一個個小團隊,讓他們對城市數據庫發動攻擊,我們稱之為‘黑客城市’或者‘黑客馬拉松’。目前這種做法已經在紐約、麻省、聖地亞哥等地推廣開來。”很明顯,美國開放數據的做法將推動和促進智慧城市快速發展。

有機構指出,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超越美國取得全球領先地位,表現為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動力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但是,從新能源產業研發投入、前瞻性技術儲備,以及智慧城市數據管理等方面看,中國與美國的差距非但沒有縮小,反而有越拉越大的勢頭。

為爭奪未來出行領域的戰略制高點,中美雙方展開了非對稱性的汽車超限戰。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暫時領先,美國則著眼於前瞻性技術的研究儲備。可以預見,未來雙方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