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隋唐那麼多大將,成爲門神的卻是秦瓊和尉遲恭?

中國民間逢年過節貼門神的習俗由來已久,最早的門神是神話人物神荼和鬱壘,

後來人們最廣泛貼的門神則是唐朝大將秦瓊和尉遲恭

為什麼隋唐那麼多大將,成為門神的卻是秦瓊和尉遲恭?


關於秦瓊、尉遲恭演化為門神的傳說。影響較大的有兩種。一種是《西遊記》所載:涇河龍王命犯天條,該由唐相魏徵處斬。涇河龍王託夢求救於李世民,李世民留魏徵下棋,卻不料魏徵下棋時打了一個盹,就已夢斬龍王。

涇河龍王由此見怪於李世民,夜夜糾纏不休。李世民只好召秦瓊、敬德於床前守衛,自此得以安寢。後來唐太宗體念他們夜晚守門辛苦,就叫畫家畫了兩人之像貼在宮門口,結果照樣管用。於是,此舉也開始在民間流傳,秦瓊與尉遲恭便成了門神。

不過此傳說卻解釋不了為什麼門神是秦瓊和尉遲恭,卻不是他人的緣故。看隋唐的人都知道,秦瓊的知名度是比較高的,在李世民還是秦王的時候,他就是軍中眾將領之首,玄武門之變力佐李世民,後被封為胡國公,是我國古代獨一能與三國關羽並列的義士、良將,忠臣的模範;

又對李世民一家有恩,於公與私,李世民對他的厚待都是很正常的。所以他成為守護門神沒什麼爭議。

為什麼隋唐那麼多大將,成為門神的卻是秦瓊和尉遲恭?


只是另一個門神為什麼是尉遲恭,而不是與秦瓊一直相伴的程咬金或者是其他的將領?這個問題在另一個傳說裡得到了解答。

公元619年冬,李世民奉父命領兵回擊山西。李世民在收復了河東、平陽之後,兵至霍邑。劉武周命元帥宋金剛死守霍邑,宋金剛命偏將尉遲恭把守白壁關,阻止李世民北進。

李世民手下大將秦瓊與劉武周手下大將尉遲恭展開激戰,兩人屢次交鋒,難分高低。李世民起愛才之心,想收服尉遲恭。尉遲恭稱,只要劉武周不死,本人便不會反叛。

李世民遂想出一方法——殺了個長相酷似劉武周的人,並將首級送到尉遲恭處。尉遲恭誤以為真,歸順了李世民。

後來李世民夜宿霍邑衙門,屢次在夢中被兩個無頭人驚醒。李世民認真揣摩,這兩人一個像公元617年在霍邑被斬的隋將宋老生,另一個卻像那個被充作劉武周割了頭的人。

這兩個無頭鬼時時騷擾,使得李世民坐臥不寧。李世民召見徐茂公求計,徐茂公允:“主公屈殺這似劉武周之人,是由於急於收降敬德將軍,主公可派敬德將軍夜守衙門,或許得以安寧。”

為什麼隋唐那麼多大將,成為門神的卻是秦瓊和尉遲恭?


李世民依言,使尉遲恭守門,果真那個似劉武周的冤魂不再來擾,而那個像宋老生的冤魂仍至。李世民再次求計于徐茂功。徐茂功道:“臣聞宋老生雖為隋將,但其忠勇可嘉。聽說宋老生極敬仰秦二哥為人,試增派秦二哥夜守衙門,或許得安。”

李世民依言增派秦瓊夜守衙門,果真宋老生冤魂也不再來。此事後來傳到民間,人們紛繁在門上張貼敬德和秦瓊的畫像,以求妖魔鬼祟不敢入門。從此他們兩位便成了門神,並相沿成習。

貼門神一開始是人們為了求得心安的做法,畫像本身沒有什麼實質意義。但是貼門神這個風俗的存在,使得中國人能有一種節慶儀式感,能有一種民族認同感,這便是傳統風俗存在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