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感性3分理性1分世故,是林徽因能從這段情感糾葛中抽離的主因

李敖說:在我身邊的女人,都是沒有智商的!這句話,雖有調侃的成分,卻也從側面論證了女人熱戀時的狀況:智商下線。戀愛中,女人智商下線的直接結果是:只動感性不動理性。但凡事皆有例外,民國時期的才女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特例。

1920年,16歲的林徽因陪同父親考察歐洲,在英國倫敦,她邂逅了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徐志摩。相比第一次遊歷歐洲的林徽因,此時24歲的徐志摩見多識廣,且風度翩翩、俊逸瀟灑。兩人在倫敦國際聯盟協會結識後不久,徐志摩就對林徽因展開的熱烈的追求。

《林徽因年表》中收有1920年12月1日林徽因父親林長民寫給徐志摩的一封短信,信中說:“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為答,並無絲毫 mockery(嘲弄),想足下誤解了。”信尾有“徽言附候”。

從這封信可以看出,在林長民眼裡,林徽因此時對徐志摩並未動情,只是“惶恐不知何以為答”。作為一個年僅16歲的女子,在面對優秀男子追求時“不知何以為答”,這並不奇怪,但“不知何以為答”時請教父親,就非常難得了。尋常姑娘,大凡遇到感情問題,多半會羞澀不已,唯恐旁人知曉,而林徽因卻落落大方地把這一切交給了父親處理。林徽因的這個舉動,一來是因為林長民與徐志摩相熟,另一方面則與她的早慧有關了。

6分感性3分理性1分世故,是林徽因能從這段情感糾葛中抽離的主因

林徽因雖年幼,但卻是一個絕頂聰明的女子,也恰是因為她的聰明,她才深得父親林長民的喜愛。但聰明從來只是智慧的前提,聰明要變成智慧,非得超乎尋常的學習和悟性不可。林徽因自幼喜歡看書,也經常一個人靜靜思考,加之父親林長民的言傳身教,這自然讓她小小年紀就得了“智慧”。

早慧的林徽因從古籍裡、從身邊的女人身上,早就知道:“情愛”二字,是女人最躲不開的弱點。如果說林徽因在遇見徐志摩後沒有動心,那大概沒人會相信。大凡是女子,尤其情竇初開者,遇到這樣一位才子的追求,能不動心嗎?!

徐志摩對於那個時代乃至今天的女人,都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他風趣幽默、俊朗不凡、溫柔多情、善解人意.....可以說,徐志摩幾乎滿足了大部分女人對男子的想象。每個女人,骨子裡都盼著白馬王子翩翩而至,真的來了,又怎有能拒絕得了的。

林徽因再才華橫溢,終究也只是一個16歲的丫頭。所以,當這個會寫詩的浪漫詩人騎著白馬熱切地追向她時,林徽因不可救藥地動了心。但一開始,林徽因就知道,自己太年輕。年輕總是容易犯錯,為了避免自己犯錯,聰慧的林徽因決定向長者求助,這個長者最好還是男性,而林長民恰是這個最好的長者。

6分感性3分理性1分世故,是林徽因能從這段情感糾葛中抽離的主因

林徽因與林長民

從那封小信不難看出,林徽因確實沒有求錯人,林長民作為過來人,尤其是一位有大智慧的長者,確實堪稱林徽因的情感導師。林長民在信中四兩撥千斤地將女兒的意見拋給了徐志摩:她還在猶豫,所以一直沒有答覆你,而她之所以如此全因為你的感情太熾烈了。

林長民的言外之意是,你們兩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我不反對也不贊同,但請你追求我女兒的時候不要太急切、熾烈了,需多一分克制。

不難想象,在林徽因向父親求助以後,林長民一定向林徽因表達了他對徐志摩的看法。人說,看男人最準的終究是男人。林長民看徐志摩,自然比林徽因看徐志摩更理性、客觀。於是乎,因著這些緣由,林徽因一開始便對徐志摩有了理性分析,這就保證了她在之後的戀愛中即使被徐志摩的“熾烈”衝昏頭腦,也還能保持一分清醒。

實際上,在林徽因與徐志摩的感情中,林徽因保持的理性絕對不止一分,恰是三分。在她和徐志摩的相愛過程中,她甚至還保持了一分世故。

6分感性3分理性1分世故,是林徽因能從這段情感糾葛中抽離的主因

人都說,太世故的女人太可怕。但如果一個女人完全不世故,那也是悲哀的。因為,人嘛,終究是凡人,終究得雙腳著地,終究得柴米油鹽,所以,適當保持一分世故絕不是壞事。林徽因在和徐志摩戀愛後始終保有的這一分世故和三分理性,使她在感情中一直分外“拎得清”。

林徽因得知徐志摩在老家已有老婆孩子時,她已經深陷其中了。至於林徽因是何時知曉徐志摩有妻子的,按照相關資料推算,應該是在張幼儀前往歐洲陪讀以後。但林徽因的三分理性和一分世故,讓她保持了清醒:她在知曉真相後,有了分手的打算。

這種關鍵信息,林徽因知道後,林長民自然也會迅速知曉。林長民在這件事情上態度很強硬:分手!這點,從最後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中可以看出來。林徽因回國前在給徐志摩的分手信上有這樣一句:

原諒我的怯弱.....我也還不能過早的失去父親的寵愛和那由學校和藝術帶給我的安寧生活。我降下了帆,拒絕大海的誘惑,逃避那浪濤的拍打。

這段話裡釋放的信息就是:如果林徽因執意和徐志摩在一起,她將失去林長民的寵愛和支持。明眼人看到這都明白:林徽因是想告訴徐志摩,父親以和她決裂相要挾,逼迫他們分手。而實際上林長民究竟有沒有如此,個人認為很難說。但作為父親,在知道自己女兒成為第三者時,多半是會反對的,何況林家還極重門風。所以,不管怎樣,此時的林長民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是:堅決反對。

在與徐志摩的這段戀情裡,林徽因雖有理性和世故,但終究只佔3+1分,多數時候,和大多數陷入熱戀的女子一樣,林徽因是感性的。因為這6分感性,林徽因也曾糾結、猶豫,甚至有“想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衝動。

張幼儀在回憶中講述她和徐志摩在劍橋時的生活時說,她和徐志摩住在波士頓鄉下時,徐志摩每天都會以理髮的名義外出,名義為理髮,實際上是去理髮鋪對街的雜貨鋪取信。根據張幼儀的回憶,因為當時倫敦和沙士頓之間的郵件送得很快,所以徐志摩和他的女朋友(林徽因)每天都可以魚雁往返,為了避免被她發現,他們信裡寫的都是英文。

而這些往來信件和當時的情形,則都被徐志摩以日記的形式,收錄在他的“八寶箱”內。可惜,徐志摩死後,林徽因費勁心思地從徐志摩寄存八寶箱的林淑華處,拿走了八寶箱。後來,已經結婚生子的林徽因,還以“日記、信件沒什麼參考價值”為由,將日記和書信付之一炬。

6分感性3分理性1分世故,是林徽因能從這段情感糾葛中抽離的主因

通過張幼儀的這段描述可以看出,林徽因在明知徐志摩已有妻子的情況下,依舊沒提起勇氣和徐志摩斷清楚。或許,真如傳聞所說,有幾個瞬間,她甚至願意擔負“第三者的罵名”,為愛情犧牲。愛,畢竟是盲目的啊!

一邊,徐志摩為了能和林徽因光明正大地在一起,開始籌備離婚。另一邊,林徽因在糾結、不捨中煎熬。林長民對於這一切,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林長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做些什麼了。林長民知道,能讓人忘掉一段感情的只有兩種:時間和新的戀人。就在林徽因陷在感情泥潭裡時,林長民就開始籌劃起了林徽因未來的“新可能”,這個“新可能”,正是梁啟超之子梁思成。林長民知道,當務之急是:儘快讓林徽因回國。

這之後的某個晚上,林長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地和女兒談了很多。至於具體的細節,現在已經不得而知了,只知道這次長談以後,林徽因下了回國的決心。

1922年,18歲的林徽因和父親林長民返回國內。回國前,林徽因給徐志摩寫了一封《分手信》。在信上,林徽因寫到:

我走了, 帶著 記 憶的錦盒, 裡面藏著我們的情, 我們的誼,以及說出和沒說出的話走了。我回國了,倫敦使我痛苦。 我知道您一從柏林回來就會打火車站直接我 家 的。 我 怕, 怕您那沸騰的熱情, 也怕我自己心頭絞痛的感情, 火, 會將我們兩人都燒死的。

在這段文字裡,林徽因接連用了三個“怕”字,而女人之所以會“怕”,恰是對自己不確定的表現。林徽因瞭解自己,也深知自己對徐志摩的感情,這個“怕”字裡,藏著林徽因對徐志摩的深深眷戀和不捨,她怕的正是自己在在這份感情面前的不忍心。她更怕這段不被世俗認同的感情,讓自己處於誹謗和非議中。她更怕的是,以第三者身份介入徐志摩婚姻的自己,終有一天會“被第三者“。畢竟,男人能怎樣對他的前一個女人,就同樣可以那樣對你。說到底,此時的林徽因有理性。正是理性,讓她對這段感情保持了清醒!

在分手信中,她還寫到:

原諒我的怯懦,我還是未個成熟的少女,我不敢將自己一下子投進那危險的漩渦,引起親友的誤解和指責, 社會的喧囂與誹難,我還不具有抗爭這一切的勇氣和力量。我也還不能過早的失去父親的寵愛和那由學校和藝術帶給我的安寧生活。我降下了帆,拒絕大海的誘惑,逃避那浪濤的拍打........

回國後,為了避免徐志摩找到自己,林徽因狠心地乾脆選擇了不住在家裡。不久後,當徐志摩簽下離婚協議放棄學業,信心滿滿地追回國內時,林徽因已同自己恩師梁啟超家的大公子梁思成,締結了婚約。

6分感性3分理性1分世故,是林徽因能從這段情感糾葛中抽離的主因

林徽因與梁思成

在與徐志摩的這段感情中,林徽因最終能抽離出來,離不開林徽因父親的英明決斷,但最主要還在於:她在感情中始終保持了“6分感性3分理性1分世故”的婚戀態度。

任何時候,人在感情面前,過分的理性和感性都不可取。前者容易讓人錯失,讓人知難而退,讓人注孤。而後者容易讓容易讓人做出錯誤決定,讓人不顧一切,讓人受傷。歷史告訴我們:只有在感性中始終保持幾分理性,才能最終得到幸福。

多年後,婚姻、事業均美滿的林徽因,在回憶起和徐志摩的過往時說:“曾有過一段不幸的曲折的舊歷史”,“沒有什麼可羞慚”,“這樁事人事方面看來真不幸”,言辭中,她的理性、智慧,一如多年前艱難抉擇時的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