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简称“西大”,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1-2] 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首任校长是有着教育界“北蔡南马”之称的“一代宗师”,我国著名教育家马君武博士。1939年在桂林更名于国立广西大学,竺可桢、李四光、陈望道、陈寅恪、王力等一批名家曾在这里任教,1952年,毛泽东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了校名,同年,广西大学农学院独立建制,成立广西农学院。1953年,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师生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1958年,国务院批准广西大学在南宁恢复重建,1997年,原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

截至2017年10月,广西大学占地面积47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7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6.23亿元,图书馆实体馆藏总量377万余册(件);下设27个学院, 开办98个本科专业,52个学科硕士点,17个博士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行列;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662人、在校学生8万余人。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文化传统

校徽

广西大学校徽为齿状圆形,由学校中英文名称、稻穗、桂花、凤凰、星星和代表学校成立于1928年的数字组成。

释义:

1.主体造型:齿状圆形(表示理工科)、稻穗(表示农科)、桂花(花中心是打开的书本,表示文法类),表示广西大学是一所多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大学;凤凰、星等表示学校是一个“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集体;八朵桂花代表来到广西大学求学的八方学子;

2.图案中心造型是由“GuangXi”开头字母“GX”缩写变形而成一只在飞舞的“凤凰”,也是“211”工程的变形字,代表广西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凰冠“x”的变形(“星”形),表示学校是一颗耀眼的星,即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 ”;

3.“广西大学”的行书体为毛泽东主席1952年为广西大学题写的校名;

4.“1928”为学校创办时间。

广西大学(Guangxi University)

校训:“勤恳朴诚、厚学致新”

释义:

“勤恳朴诚”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马君武先生亲撰的校训。按照字面的理解,“勤”是勤奋、认真,“恳”是真挚、恳切。“勤恳”合在一起就是殷勤恳切,唐代柳宗元在《柳浑行状》中说:“词旨切直,意气勤恳”,就是指做事认真不懈。“朴”是朴直朴素、敦厚老实,“诚”是诚信诚实,真心真意。“朴诚”合在一起就是敦厚老实,艰苦朴素,诚信诚实。“勤恳朴诚”就是要求勤勤恳恳做事,实实在在做人,艰苦创业,俭朴生活。其中“诚”是核心,是根本。“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诚就是真,其对立面是“欺”,“真”的对立面是“假”。为人朴诚,就是朴实无华,诚心真意,以诚相待。

“厚学致新”:“厚学”既指有广博的知识和学问,又指崇尚知识,博采众长,且还有兼容并蓄,融贯古今与中西的要求。常说要厚积薄发,无论是做学问、搞研究,还是干事业,都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基础,才能达致目标。“致新”就是努力创新,与时俱进,要求通过学习研究,获得新知识,进行新创造新发明;要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厚学致新”还是为学的两个层次,或者说是两个阶段。要达到“厚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学习志趣,这是人生强大的求知动力。“厚学”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的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10月,广西大学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博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博士点);有36个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6个硕士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含一级学科硕士点已覆盖的二级学科硕士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群、6个“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个省级优势重点特色学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此外,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学科全球前1%行列。

学位点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

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作物学、兽医学。

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制糖工程、植物病理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硕士学术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兽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商管理、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工程、农业推广、公共管理、汉语国际教育、法律、金融、国际商务、保险、新闻与传播、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翻译、会计、风景园林。

重点学科

“双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结构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微生物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10月,广西大学共获得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共61项;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27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新闻学、矿物资源工程、农学、英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轻化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工商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林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木材学、家畜寄生虫学、化工热力学。

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病毒学。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木材学、化工热力学、兽医寄生虫学。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动物寄生虫学与公共健康卫生、碳减排与低碳生活、科技建材构筑美好生活。

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建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林业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矿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轻工与食品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文科(公管、教育、外语)综合实验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实验教学中心、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林业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筑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生产与调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培育)中心:轻工与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力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基地、面向北部湾经济区“创新创业型”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地方院校矿业学科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科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东盟经济与管理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