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津阁:从伊古荒略到地灵境胜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承德旅游

避暑山庄西北部南山积雪脚下,一处景观与众不同,门前松树林立,溪水潺潺;院内古松参天,假山层叠,与其它景观相比,更显宁静而幽远,古朴而典雅。这就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而建的文津阁,它不仅是清代的重要藏书之所,也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小园林。

文津阁:从伊古荒略到地灵境胜

阁因书而建

文津阁建在虎皮墙环绕的院落中心,坐北朝南。外观两层,实际三层,中间夹层,以藏书籍。阁前假山怪石堆叠,池水清澈见底,既可防火又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

乾隆年间,为了庋藏《四库全书》,在全国修建了7座皇家藏书楼,其中北京故宫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又称北方四阁或内廷四库,是清代皇家的藏书楼,概不对外。

乾隆为文津阁题诗中写道:“渊源如欲问,应自此寻津。”这两句诗最后的两个字分别是“问”与“津”,也同“文津”谐音。在诗注中又说:“山庄建阁,以文津名之,御园之文源,大内之文溯,皆由此津逮也。”大意为:追寻文化的源流,继承文化遗产,繁荣和发展现代文化,先要找到它的济渡处。文津即是在文化长河上由此岸达彼岸的济渡处。

文津阁:从伊古荒略到地灵境胜

书因阁而全

提起《四库全书》,文人墨客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故称“四库”,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也是世界罕见的巨著。

在文津阁内,原曾珍藏《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

文津阁:从伊古荒略到地灵境胜

文津阁《四库全书》原书原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库全书》是乾隆下令编纂,始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至乾隆四十七年(1783年)宣告竣工。历时十年,耗资巨大。全书共36304册,分装6144个书函,陈列摆放在128个书架上,该书共抄写七部。分别藏于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避暑山庄文津阁、扬州文澜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汇阁。文渊阁本现藏台湾;文源阁本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焚毁;文津阁本于1915年运至北京,现珍藏于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现藏于甘肃省图书馆;文宗阁、文汇阁本在清咸丰三年(1853年)春毁于战火;文渊阁在咸丰十年被毁,其书流散市上,后藏书家收购,经两次补抄,到1962年基本补齐,现藏于浙江图书馆。

文津阁:从伊古荒略到地灵境胜

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的文津阁《四库全书》

编辑《四库全书》分为三类,一类是刊刻本,一类是抄录本,另一类只保存书目。刊刻本便于流行于世,用武英殿活字版印刷。但边幅很小,于是依照《永乐大典》之例,正本一概实行抄录,以备宫中收藏。

文津阁《四库全书》近九十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是七部《四库全书》中保存最为完整,并且至今是原架、原函、原书一体存放保管的惟一一部。目前对它的保管和利用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它与《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并称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其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比《四库全书》更早进入文津阁的当属《古今图书集成》。它是康熙召集朝臣编纂的一部大型图书,耗时十年,清康熙年间陈梦雷等原辑,后陈梦雷得罪了皇上,于是特命蒋延锡等重编辑,全书共一万卷。

文津阁建成一年时,《四库全书》尚未校录完毕,因此,乾隆命先将《古今图书集成》按《四库全书》函式装帧,庋架排列,贮藏于文津阁内。《古今图书集成》早年已被军阀盗卖净尽。

文津阁:从伊古荒略到地灵境胜

乾隆帝对在此建阁贮书极为得意,他认为“山庄居塞外,伊古荒略之地,而今则闾阎日富,礼乐日兴,益兹文津之阁,贮以四库之书,地灵境胜,较之司马迁所云名山之藏,岂啻霄壤之分也哉?”加之每年帝王诸臣、各族首领和外国使节都云集山庄,将皇家藏书楼建在此地,更可以标榜天朝的文治武功。

文津阁:从伊古荒略到地灵境胜

与此同时,有山庄文化的研究人士认为,乾隆皇帝著书、立碑、修建遍布大江南北的藏书阁,是拥有深厚的文化情怀。

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往期回顾

征稿启事

承德旅游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无论你是承德土著还是外来游客,都可以把在承德生活、旅行的点滴记忆时刻分享给大家。可以是美景故事、游记心得、也可以是散文随笔,我们期待与您一起分享在承德的美好时光!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