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隐形传递的意念操纵与GPS卫星定位

编者按:2018年9月15—16日,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在湖北武汉召开。来自全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传统文化与轴心时代”的主题,为化解人类各种危机,走出时代困境探寻新出路。本平台将陆续发布参会嘉宾的论文,以飨读者。

物体隐形传递的意念操纵与GPS卫星定位

——兼及脑屏、负值辐射、平行空间与量子纠缠

宫哲兵 田野

物体隐形传递的意念操纵与GPS卫星定位

宫哲兵教授在第三届生命与国学高峰论坛发表主题演讲


宫哲兵先生,武汉大学哲学院宗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中国女书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田野,国际华人超心理学会中国分会副会长。

物体隐形传递的意念操纵与GPS卫星定位

墨子号量子卫星

2016年8月,中国发射墨子号量子卫星,用于量子隐形传递等测试。许多人误解,以为量子隐形传递是利用量子纠缠的原理传递实物,从A地传递到B地。其实传递的不是实物而是量子信息,用于高保密的通信。

实物隐形传递完全可以在另外的科学实验中做到,我们利用特殊功能人的脑屏,可以将实验实物从A地传递到B地。2017年10月以来,我与助理田野进行了一系列实物隐形传递的实验。功能人在不接触实验物体的条件下,用脑屏将实验物体从密封的瓶或盒里飞出去。实验多次重复,多次成功。我们提出一个科学假说:万物都有量子纠缠的伴侣。现实世界的实验物体,它有量子纠缠的伴侣。这个伴侣在平行宇宙,显示在功能人的脑屏中。伴随脑屏出现特异辐射,在手心中可以测出,它不是人类已经认识的任何一种辐射。脑屏是一个类似于电脑的工作平台,通过对量子纠缠伴侣的控制,实现了现实世界实验物体的隐形传递,从A地到B地。重要的是,隐形传递的实验轨迹被GPS完整地记录下来,实验的成功有了科学的依据。

一、隐形传递实验的成功与重复

2017年10月19日在河北唐山迁安市,我们培训的功能儿童用脑屏将火柴从封闭的塑料瓶中飞出1米多远,重复两次。11月4日在迁安市,功能儿童将手机充电器从封闭的纸盒里飞出8米。同一天,功能儿童将GPS定位器从封闭的纸盒中飞出房间外最远约1300米远,盘旋飞行距离约4公里,与GPS定位器联机的手机记录了飞行的轨迹,包括时间,路线,起点与终点等。

非常奇怪的是,它在外飞行约1小时后,又回到了起点。它的飞行有规律吗?它回到起点是经过选择的吗?它隐形在平行空间吗?

隐形传递的实验,笔者2011年在昆明新空间1025实验室与朱念麟教授一起重复做了多次。功能儿童出现脑屏后,将火柴从塑料瓶子飞出去,进入隐形空间。其中有一次隐形传递实验被GPS记录与证实。

这次2017年的迁安实验做到了多次重复,保存了GPS记录。这是用科学的检测,证明了人类第六感的真实存在与神奇功能。

物体隐形传递的意念操纵与GPS卫星定位

2017年11月4日的隐形传递得到了GPS的完整记录,有了科学依据

二、脑屏在隐形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功能儿童是怎么做到的呢?依靠脑屏。几乎所有功能儿童,在潜能培训中都会出现额前的脑屏,有的称小屏幕,有的称天眼。有些科学家认为脑屏是松果体的功能之一。松果体被认为可以感受到光与辐射,还被认为是通往多维空间的窗口。

2017年11月4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这样的: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塑料瓶,内装火柴,瓶盖拧紧。功能儿童进入功态后额头上出现脑屏,脑屏里也出现一个同样的塑料瓶。脑屏里有实验房间的场景,包括功能儿童本人与桌上的塑料瓶。

功能儿童在脑屏中将一根火柴折断成两节。当她报告后,笔者打开了瓶盖,目视现实的火柴已经断成两节。拧紧瓶盖后,实验继续。在脑屏的场景中,功能儿童用手将塑料瓶盖拧开,倒出火柴在桌上。用手拿起火柴,扔到沙发上。操作结束后,脑屏消失。

笔者坐在功能儿童对面,观察功能儿童没有做任何动作,瓶子也没有任何变化。脑屏中的场景是真实的吗?功能儿童在场景中的行为是真实的吗?如果不真实,现实应该没有变化。但是现实的火柴折断了,飞出了,这证明脑屏中的场景与行为是真实的。

功能儿童对笔者说火柴已搬出瓶子,放到了沙发上,笔者拧开瓶盖,发现瓶子里的火柴确实没有了。笔者与功能儿童一起在沙发上找到了二截火柴。

重复性的实验是接着第一次结束后马上做的,当脑屏中的功能儿童拿到火柴后,现实中的功能儿童问笔者:“还放在沙发上吗?”笔者说“好”。成功后,我们在沙发下面的地上找到了二截火柴。

脑屏中的功能儿童是现实中的功能儿童的反映或影像吗?显然不是,如果是的话,影像不能让塑料瓶里的火柴发生变化。脑屏中应该是另一个空间的功能儿童的显现,另一个空间的功能儿童与现实中的功能儿童或许就是量子纠缠的伴侣。

脑屏中的瓶子、火柴与现实中的瓶子、火柴或许也是量子纠缠的伴侣。推广言之,整个现实世界都有一个量子纠缠的伴侣世界相对应,这个伴侣世界可能是平行宇宙。平行宇宙的理论认为,现实世界的所有存在物,在平行宇宙中都有一个对应物。这对伴侣相同相似,但可以有不同的发展。

物体隐形传递的意念操纵与GPS卫星定位

实验中使用的塑料瓶子,瓶内的两截火柴隐形传递到瓶外一米多远

三、与脑屏相伴出现的负值辐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武汉大学的李洪仪教授与云南大学罗新、朱念麟教授合作,改装了一台IL_700型光辐射计,用于测量功能人在脑屏出现时的特异辐射。这种辐射计的传感器探头,是光敏二极管,用于测量近红外到紫外。测量时探头被蒙上黑纸,正常光线不能进入。

当功能人用超感认字时,也就是脑屏出现时,如果手心握住探头,光辐射计的指针会动起来,表示有辐射出现。但是指针不向正值端滑动,而是向负值端滑动,有学者称之为负值辐射,反映了这种辐射的奇异特征。

1985年,复旦大学邵来圣等用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作类似实验,特异认字时,得到一个个脉冲,功能人认出字的瞬间,出现最大脉冲。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赵永界等用光电倍增管进行试验,功能人用特异功能认字时,仪器上也出现一个个脉冲。

这种辐射有着许多奇特的性质,它能驱动机械手表或钟的齿轮和指针转动,能使物体从一个空间位置转移到另一个空间位置,中间还可能出现“隐态”。负值辐射的另一奇特之处是光屏蔽、静电屏蔽、电磁屏蔽、放射线屏蔽都不能完全屏蔽它。在人类已知的各种辐射中,还无法找到能产生同样效果的辐射。因此,有理由假定它是一种人类尚不认识的辐射。

隐形传递依赖于脑屏,脑屏与负值辐射相伴相随,可见隐形传递可能与负值辐射存在关联。

物体隐形传递的意念操纵与GPS卫星定位

隐形传递的实验物体:途强GPS定位器

四、万物都有量子纠缠的伴侣

量子力学认为,微观粒子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有一个与之纠缠的伴侣。它们即使相距遥远也存在着关联。扰动其中一个,发生了任何改变,另外一个在瞬间也会发生同样的改变。科学家称这种现象为量子纠缠,爱因斯坦称这种现象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

有些科学家认为,量子态不仅发生在微观世界,也会发生在宏观世界,薜定锷的猫试验,猫就是宏观世界的动物。朱清时院士用“女儿”“恋爱男女”“鞋”举例,说明量子纠缠,这些例子都是现实世界的人类及其用品。

量子态必须有两个以上微粒相联相干,笔者生动地称它们两个为彼此的伴侣。它们并非形影不离,而是心心感应。

从脑屏现象出发,我们认为万物都有量子纠缠的伴侣,比如塑料瓶子,一个在我们实验桌上,另一个在平行宇宙,脑屏的功能之一是能显现与操纵平行宇宙里的量子态塑料瓶子。它们两个外形一样,大小一样,颜色一样,里面都装着火柴。它们几乎完全一样,可以说是一物两体,是量子态的伴侣。

物体隐形传递的意念操纵与GPS卫星定位

五、量子纠缠的伴侣在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的理论来源于量子力学,由于观测量子发现有不同状态,因此科学家认为宇宙也有不同的形态。平行宇宙是与现实世界平行或交织着的一个空间,它的概念最早由著名美国物理学家埃弗雷特提出。2007年,科学家在研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信号时,证明了平行宇宙的存在。2014年,澳大利亚与美国学者联合提出,平行宇宙的确存在,给不同版本的“我们”提供生存空间。也有科学家认为,平行宇宙是多重宇宙中的一种,地球上的某人某事,在平行宇宙中也同时存在,只是他们可以有不同的发展。

著名天文物理学家霍金2017年预言:“十年之内,在地球上就会出现平行宇宙。”他理解的平行宇宙,在遥远的宇宙深处。我们提出的假说认为,平行宇宙就在我们的身边,功能人脑屏中显现的场景与人类,与现实的场景与人类极其相似,它可能就是平行宇宙。

万物的量子纠缠的伴侣,不在现实的空间,很可能在平行宇宙中。它可以对现实世界的物体发生联动与改变,这是我们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比如在超感官认字的实验中,写有文字的纸片多层折迭,放在耳朵里或者手心里,功能儿童脑屏中的纸片,会自己展开,露出纸片上的文字

脑屏中显现的平行宇宙的确有我们现实空间没有的神奇作用,比如功能儿童在平行宇宙中将脑屏上的钢勺弯曲90度,现实世界中的钢勺就在瞬间弯曲了90度。功能儿童在脑屏上将瓶子里的火柴拿出来,扔到沙发上,现实中的瓶子未经打开,火柴就从瓶子里神奇地飞出来,出现在沙发上。

如果上面的假说成立,我们可以通过功能儿童的脑屏,研究平行宇宙的存在与规律,以及与现实世界的关联方式,它对现实世界的物体能够发生哪些纠缠,哪些改变?

脑屏现象不仅出现在功能儿童身上,也出现在当代一些超能力的成年人身上。比如孙储琳,在她的自述中提到,与植物沟通,让花生米快速发芽,操作平台也是额头前的脑屏,出现脑屏时好像进入另外一个空间。

————————————————————————————————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最近提出,量子力学证明人的第六感、特异功能是可能存在的。反过来,人的第六感与特异功能也能够证明最子纠缠的存在。我们隐形传递的实验,经过了GPS的验证。与隐形传递相关的脑屏、负值辐射、平行空间与量子纠缠,前辈科学家有大量的实验与论文。根据这些实验与论文,我们提出一个假说,万物都有量子纠缠的伴侣,希望能引起科学界与哲学界的兴趣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