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中心城区,为安徽省重点大学,直属于安徽省人民政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四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之一,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安徽农业大学始建于1928年,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与民国时期著名的国立安徽大学一脉相承,1979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是教育部和科技部批准的全国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十所高校之一,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副教授自主评审权,具有"本—硕—博—博士后"完善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截至2017年7月,学校具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50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占地面积3572亩,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5.8亿元,图书馆藏书350万册。 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 21477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3283人。在职教职工178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7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800多人;现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20名。

安徽农业大学

文化传统

校徽

学校校徽整体外形为双圆形,庄重典雅。颜色为橄榄绿色。

中间的圆形代表地球或太阳,寓意团结有朝气,下面由安徽农业大学英文(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缩略AAU并列构成一本打开的书籍,寓意用知识托起地球,用知识迎接未来。

校徽内有舒同先生所写的“安徽农业大学”校名,1928代表学校建校时间,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为英文校名。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团结:联合起来以完成共同目标;

勤奋:坚持不懈地(工作或学习);

求实:讲求实际。 客观地或冷静地观察以求得对客观实际的正确认识;

创新: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

安徽农业大学

学科建设

安徽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命学科为优势、农林学科为特色,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截至2017年10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现有ESI前1%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现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有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类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园艺学、林业工程、生物学、作物学、畜牧学。

博士点(二级):生态学、生理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 、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木材科学与技术、动物病原生物学、作物灾害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理生态、作物生物技术、作物安全生产、作物信息学、区域农业发展、茶学、果树学、蔬菜学、森林保护学、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森林经理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作物生产机械化工程、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

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化学、生态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大气科学、城乡规划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学、畜牧学、水产、兽医学、林学、农林经济管理、风景园林学、草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茶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教学建设

安徽农业大学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截至2014年学校有77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工、理、经、管、文、法、医、艺等九大学科门类。其中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茶学、植物保护、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动物医学,木材材料与科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魅力中国茶》—宛晓春、夏涛教授、《动物病理学》—祁克宗教授。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农业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重点专业: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园林、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等。

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茶学、应用生物科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农学、园艺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林经济管理(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安徽农业大学-银荃高科种业有限公司农科教基地。

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安徽农业大学·大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校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

农业园-农科类专业综合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苗木花卉实验实训中心;

农业院校工科专业工程图学实验实训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兽医临床实验实训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