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2018」 所爲何來

在圓滿完成出境參加"東方-2018"戰略演習任務後,中國參演指揮機構和參演部隊於15日凌晨開始陸續撤出俄羅斯楚戈爾訓練場回國。這次行動是中國軍隊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出境參演。在此之前,全球目光聚焦俄羅斯楚戈爾訓練場。30萬兵力、3.6萬輛主戰裝備、1000架各型飛行器以及80艘各型艦艇,"東方-2018"是俄羅斯37年來規模最大、並且最大限度接近實戰的戰略演習。

“東方-2018” 所為何來

戰略演習,規模宏大。不單是參演人員多,演習指向的來頭也不小。它不以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為主,而是應對來自於一個國家甚至是乃至幾個國家組成的國家集團的威脅。也就是說,對於這次演習而已,反恐都是"小打小鬧"。

“東方-2018” 所為何來

從2012年到2017年,俄軍恢復了七個諸兵種合成師,同時也保留了諸兵種合成旅的建制。中國軍改也在走合成化的道路,所以中方的合成旅和俄羅斯的合成師和合成旅在一起進行實戰化的演習,是一次契機。整個演習從8月中旬展開,中方參與的是9月11日到13日在楚戈爾這一地區的課目,內容包括坦克陸軍和空中突擊力量的結合等。若只算核心課目,"東方-2018"的俄方主要參演部隊大概有一兩萬,可見3200人的中國軍隊編成,佔據了相當重要的"戲份"。解放軍全面介入了戰略磋商、戰役籌劃、實兵演練等階段。而俄軍經過了"俄格戰爭"、敘利亞軍事行動的洗禮,已經脫胎換骨,這對於中方全面瞭解和借鑑俄軍作戰、訓練有益經驗是十分有利的。例如,99式坦克在發起反攻時所採用的戰術,就是從俄軍"坦克迴旋"戰術上學習借鑑來的。

“東方-2018” 所為何來

所謂的坦克迴旋,它是在比較開闊的地帶,三五輛坦克編組。第一輛坦克進行火力打擊,若第二輛坦克的彈藥用盡,可隨即回撤併進行彈藥裝填,第三輛坦克在監視戰場環境的同時接替第二輛坦克。這種迂迴替補的方式,不僅形成了一個有效火力殺傷面,也形成了一個火力防禦圈,一旦出現突發敵情的時候,很快地可以接續上。

“東方-2018” 所為何來

除去戰法,俄羅斯的主戰裝備轉型也從實戰中獲益頗豐。這裡不得不提的是格羅茲尼巷戰。格羅茲尼巷戰是越戰以後最殘酷最血腥的巷戰。俄羅斯軍隊與車臣非法武裝從1994年開始,先後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爆發兩次較大規模的巷戰。在狹小的巷戰環境當中,俄羅斯的T-80、T-72坦克本來是與北約的主戰坦克性能相當,但是在格羅茲尼卻完全沒有用武之地。當時俄羅斯一百多輛坦克,排著整齊的隊伍開進巷子,對方用RPG-7火箭筒把縱隊中的前鋒和殿後坦克摧毀後,中間的所有坦克就都癱在那,成了對方的活靶子。慘烈的格羅茲尼巷戰推動了俄羅斯的裝備轉型,俄軍自此知道,什麼樣的坦克才適合於狹小的巷戰戰場。

“東方-2018” 所為何來

俄"東方-2018"戰略演習的消息公佈後,西方國家提出強烈質疑和批評,認為俄羅斯向全世界發出了強烈信號,是對北約和歐盟的威脅和侵略。烏克蘭政府更是誇張的聲稱,俄羅斯打算以軍演為契機集結兵力,發起一場"洲際侵略"。對此,克里姆林宮網站13日發佈聲明,普京當天在檢閱"東方-2018"軍事演習參演部隊時表示,"俄羅斯是熱愛和平的國家,願同其他國家開展建設性合作。"

“東方-2018” 所為何來

“東方-2018” 所為何來

其實對於西方的妄自揣測和雙重標準,我們一點也不奇怪,也不會因為一些消極或敵對的聲音止步不前。中俄兩國有著維護和平的共同目標,演習旨在鞏固發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深化兩軍務實友好合作,進一步增強兩軍共同應對各種安全威脅的能力,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全。只有具備打贏戰爭的能力,才有守護和平的力量。(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