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檢察官的扶貧情結——記貴州桐梓縣檢察院駐村幹部李倫

花甲檢察官的扶貧情結——記貴州桐梓縣檢察院駐村幹部李倫

前沿時報貴州訊(首席記者 李學強)李倫,男,漢族,大專文化,1960年6月出生,現年56歲,系桐梓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員,2013年1月至今下派到堯龍山鎮駐村,擔任堯龍山鎮同步小康工作副隊長。自2014年以來堅守在脫貧攻堅駐村工作第一線,李倫為堯龍山鎮的貧困村出列,為桐梓縣摘掉貧困帽盡了自己的一份力。回首4年多來的工作痕跡,李倫在貴州桐梓堯龍山大地上不知灑下了多少汗水和淚水。

花甲檢察官的扶貧情結——記貴州桐梓縣檢察院駐村幹部李倫

牢記宗旨 勇於擔當

李倫2013年奔赴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的崗位後,由於城市與鄉村的差距,機關部門與鄉鎮的差別的客觀存在,再加自己年齡較大,拋妻棄子,來到貧困村,遇到冬天寒冷,夏天蚊蟲叮咬,以及鄉村生活工作無規律這一嚴峻現實,思想上曾經有過退縮的波動。

作為駐村工作的副隊長的李倫,深知責任重大,始終與駐村幹部一起,堅持團結奮進,研究駐村工作動態,助推村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遇到了問題和困難,他總是首先攬下來,積極主動與堯龍山鎮黨委、政府溝通,向其彙報工作推進情況,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和意見,使得駐村工作不斷穩步推進。此外,他還協助堯龍山鎮黨委和工作分隊,每月召開駐村工作和第一書記例會,及時組織學習相關文件,按期填報各類報表和資料,在省、市、縣各級組織對駐村工作的檢查中,獲得了好評。

花甲檢察官的扶貧情結——記貴州桐梓縣檢察院駐村幹部李倫

放眼鄉村 心繫群眾

李倫所駐的堯龍山鎮沿巖村、安寧村和鳳凰村,村村組織都留下有他工作的印記。沿巖村下灣組張蘭英家在遭受火災的三天內,其愛人又被病魔奪走生命,災情就是命令,李倫同志獲悉災情後,第一時間親自登門慰問受災群眾並瞭解情況,及時向檢察院領導彙報,經過他的努力協調,檢察院向張蘭英家捐贈現金4000元、棉被4床、衣物數十件。群眾認可他並十分了解他在村內開展的駐村掛幫扶貧情況。

2015年,任職駐村工作的副隊長後,他更忙碌了,一方面要積極聯繫堯龍山鎮安寧村等4個貧困村的駐村工作組聯繫,一方面還要和該貧困村的第一書記聯絡,多方面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在他的精心組織下,在檢察院的幹警努力配合下,結對幫扶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群眾反映普遍良好,

2016年上半年,桐梓縣檢察院黨員幹警利用節假日,向結對幫扶群眾送法律、送政策,向困難群眾家庭慰問800餘人次。同時,在安寧村到組公路養護缺乏工具的情況下,他向院領導彙報後,資助價值7000元的手推斗車和鐵鏟。

花甲檢察官的扶貧情結——記貴州桐梓縣檢察院駐村幹部李倫

淚水汗水 換來殊榮

在2013年榮獲遵義市同步小康優秀駐村幹部的基礎上,2014年、2015年又嬋聯貴州省同步小康優秀駐村幹部,2016、2017年相繼榮獲桐梓縣優秀駐村幹部、十佳駐村幹部稱號。隨之而來的《婁山關新聞》、《鳳凰網新聞》、《法制生活報》、《貴州日報》和《遵義日報》及遵義電視臺、桐梓電視臺等媒體的《李倫駐村先進事蹟》、《桐梓縣檢察院駐村幹部嬋聯貴州省同步小康優秀駐村幹部稱號》、《“婆婆嘴”李倫》、《跑來引洪渠,受益數千人》、《用柔情和愛心演繹扶貧幫困“別樣風采”》、《脫貧攻堅微信武器來助戰》等鞭策勉勵也隨之而來。李倫對於上述的一切視為各級組織和廣大群眾對他工作的肯定,相反的是在工作中反而對自己要求更嚴。

花甲檢察官的扶貧情結——記貴州桐梓縣檢察院駐村幹部李倫

2018年2月7日白天按照村統一部署,到他包的黃鱔溝組對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幫扶牌、收支公示牌、一戶一袋、“三治”和水電等檢查,並對兩戶村民之間因土地相鄰關係發生的爭吵升級為抓扯進行調解處理。晚上11時過返回村辦公室後,剛上床鑽進被窩,接到鎮一線指揮部到鎮扶貧辦的命令,村戰區指揮長梁林考慮到他年紀大,而且扶貧辦白天又累,婉轉叫他留守村辦公室。但他還是堅持到了鎮扶貧辦。在次日凌晨兩時許,獲悉村獅子灣組一村民家發生火災,於是又跟隨梁林指揮長冒著嚴寒前去搶險滅火,直至凌晨6時才得以休息。對於上述類似的情況,他如果順便找一個藉口推諉,大家都可以理解的。

花甲檢察官的扶貧情結——記貴州桐梓縣檢察院駐村幹部李倫

他之所以對脫貧攻堅工作如此認真,如此付出,他是這樣認識的,作為脫貧攻堅大軍裡的一名成員,我們每一個人的脫貧攻堅工作成效來自於村、組和村民無數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辦理,我們每一個人的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評估,來之於各級組織和村民的認可。也就是說村脫貧出列,縣摘掉貧困帽子的喜悅來自於大家平凡的點點滴滴。

採訪完畢後,李倫感慨說:“群眾在幹部心中有多少分量,幹部在群眾心中才有多少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