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创新服务模式突破传统“二八”原则

面对潜力巨大的中端理财市场需求,外资银行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首先,与私人银行的高利润率相比,中端理财市场对其吸引力明显不够。其次,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内中端理财客户都是由中资银行先前的大众理财客户成长起来的,国内银行通过储蓄、信贷等业务早已将他们揽入怀中。因此,与先入为主的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中端理财市场上的客户资源极度匮乏。另一方面,与私人银行这一高端理财业务相比,中端理财业务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中资银行在短期内可通过学习、借鉴迅速开展业务,通过本土化与创新迅速实现超越。

{!-- PGC_COLUMN --}

外资银行缺席的中端理财市场成为国内银行同台竞技的大舞台。然而值得关注的是,高净资产人群一直是欧美传统私人银行的目标,核心在于“二八”原则下这些客户为其带来的丰厚回报。一般来说,私人银行的年均利润率可达35%,远高于其他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业务的高利润是基于较高频度的“一对一”专业服务基础上的。很显然,如果中资银行仍然基于这种模式服务于数量庞大的中端客户群,则服务收益可能都难以覆盖人力成本的投入,更不要说盈利。

因此,如何分羹中端财富管理市场,摆在中资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创新服务模式。可以预计,国内银行的白热化竞争,将推动中端理财市场不断朝个性化、综合化、品牌化与专家化方向发展。

顾问式的财富管理服务将逐步成为国内中端理财服务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在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未来中国的财富管理将逐步朝综合性服务方向迈进。目前,由于中国金融业仍是分业经营,而各类第三方理财机构尚未能支撑起市场的一角,在渠道、资本实力上也远远不能与国有金融机构相提并论,这使得目前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在提供综合性服务方面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提供国际化理财服务也将是未来中端理财市场的必然趋势。随着资本项目的日趋开放,国内对外投资的渠道将不断增加,届时,中端理财客户的境外资产配置将逐步上升,理财服务的国际化将成必然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