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物是如何危害我們的生命健康的?丨權威解讀

空氣汙染物是如何危害我們的生命健康的?丨權威解讀

作者:張建銀 扶陽派中醫傳人、身心靈整合療愈師

空氣汙染物是如何危害我們的生命健康的?丨權威解讀

肥美的火腿讓雲南宣威成為了中國著名的“火腿之鄉”,但大多數人不知道,也正因為當地人愛吃熏製的火腿、常年用敞開的燃煤爐為家庭取暖、做飯,讓宣威成為了世界上不吸菸女性肺癌患者最多的地方。而在500公里外的雲南箇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錫產地,早在1975年,該地肺癌發病率就幾乎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00倍。兩地肺癌高發的情況不同,宣威是農民居多,箇舊以礦工為主;前者的致病元兇是煙煤,後者則是礦塵——但最後的禍首都是空氣汙染。人們吸入了含有大量懸浮顆粒物以及氡、錫、砷、甲苯等致癌物質的氣體。

空氣汙染物是如何危害我們的生命健康的?丨權威解讀

事實上,這也是近年來大城市肺部疾病與癌症高發的重要原因,雖然沒有礦塵和煙煤,但菸草對呼吸環境的汙染,燒飯時屋內常年繚繞的煙霧、汽車尾氣、煙囪裡的黑煙、環境汙染造成的霧霾天、不環保的房屋裝修材料……都讓人們吸進了太多的致癌物質,也讓肺癌成為目前中國第一大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躍居首位。

空氣汙染物是如何危害我們的生命健康的?丨權威解讀

從上面所引這一個地方性肺癌的案例,我們便能夠感受到生活環境對身體健康有著多麼重要的影響。然而,人們現在對生活環境、以及環境汙染的認識仍然停留在相當片面與滯後的階段,一方面,社會的快速發展與變革讓人們難以清醒地跟進,很多致病因素往往都是在其已經造成嚴重危害時,才進入公眾的認知;另一方面,現代企業受利益驅使的不負責任的生產行為與虛假宣傳,更讓普通百姓無知無覺地活在危機四伏的健康隱患之中。

空氣汙染物是如何危害我們的生命健康的?丨權威解讀

就以空氣汙染為例,重工業、化工廢氣,汽車尾氣等都是導致生存大環境汙染的因素,相對更早為公眾所警覺。而隨著液化氣、煤氣在中國城鄉逐漸普及,家庭飲食中炒菜等烹飪方式(烹飪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煙霧)的流行——所導致的居家小環境的空氣汙染,至今仍被絕大多數中國人忽視。

至於現代傢俱和裝修材料中釋放的有毒物質,儘管含有許多致病、致癌物質,諸如甲醛、二甲苯等已被人們所熟悉和警惕,但它們之於現代材料中繁雜的化學成分而言,仍然只佔很小的比例。也許很多化學物質的危害尚未被我們發現,或者對於人體的侵害更為隱蔽,使人們難以在它們與某些疾病之間建立明確的因果聯繫……即便是像甲醛這類明確的有毒物質,在我們從油漆、傢俱中發現它們之前,我們就已經在它們的“世界”裡生活了許多年,甚至是大半輩子。我們以及我們的親人如今身體存在的亞健康、隱患與疾病,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過它們的暗中使壞?

空氣汙染物是如何危害我們的生命健康的?丨權威解讀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環境中,空氣與水可謂是與每個人最為息息相關的,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家用電器、隨身電子產品和無線通信網絡已經全面覆蓋了人們生活空間的每一個角落,於是,看不見觸不著的電磁輻射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越來越成為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環境因子——諸多研究和案例表明,電磁輻射汙染乃是許多疾病、癌症的誘因。下面,我們就對人們日常的生活環境中,最為普遍和緊要的空氣汙染、水汙染以及電磁汙染三者予以“檢討”:

一. 空氣汙染

當一個人走出家門,他可能就身處致病汙染物的包圍中。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對外宣佈,確定空氣汙染為新的致癌物,致癌級別與吸菸、吃發黴的食物、遭受紫外線輻射、呼吸甲醛等歸為一類。

“我們所呼吸的空氣已經被致癌的混合物汙染,它不僅對環境衛生產生威脅,也是主要的癌症致死原因之一。”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一位負責人這樣告訴媒體。

空氣汙染物是如何危害我們的生命健康的?丨權威解讀


室外空氣主要汙染物及其誘發的疾病

PM2.5(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 致病/毒性指數:★★★★★

2010年,室外空氣中顆粒物汙染成為全球第7大死因,中國第4大死因,全球超過300萬人死於該汙染引發的各種疾病,其中中國有123萬多人因此死亡,2400多萬人減壽。每年有近200萬過早死亡病例與PM2.5等顆粒物汙染有關。即便在歐盟國家中,由於暴露於人類活動產生的PM2.5 ,人均期望壽命也減少8.6個月。它對人的影響要大於其他任何汙染物。

傷害器官:

對顆粒的長期暴露可引發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當空氣中PM2.5的濃度長期高於10 μg/m3,就會帶來死亡風險的上升。濃度每增加10 μg/m3,總死亡風險上升4%,心肺疾病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6%,肺癌帶來的死亡風險上升8%。此外,PM2.5極易吸附多環芳烴等有機汙染物和重金屬,使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機率明顯升高。

致病/毒性原理:

直徑2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可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細顆粒物進入肺泡後,直接影響肺的通氣功能,使機體容易處在缺氧狀態;被吸入人體後直接進入支氣管的細顆粒物,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包括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機動車尾氣、鍋爐燃煤、揚塵以及家庭烹飪。

PM10(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10微米的顆粒物) 致病/毒性指數:★★★★

PM10中除了包含PM2.5這樣的細顆粒物,還包括一些直徑介於2.5微米和10微米之間的顆粒,這些顆粒有的沉積在上呼吸道,或進入呼吸道的深部,但無法進入細支氣管和肺泡,故危害程度不及PM2.5,但仍屬於空氣汙染的主要危害。

傷害器官:

可吸入顆粒物被人吸入後,會累積在呼吸系統中,引發多疾病。粗顆粒物可侵害呼吸系統,誘發哮喘病。若吸入大量的可吸入顆粒,可以導致呼吸系統病症,例如氣促、咳嗽等,並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統疾病,損害肺部組織。

致病/毒性原理:

PM10成分複雜,致毒機理也非一種機理能夠解釋。目前認為PM10的致毒機理主要是:PM10進入肺內後,首先與肺泡巨噬細胞、肺上皮細胞作用,刺激釋放各種細胞因子,導致肺炎症和肺纖維化。PM10與細胞作用後,釋放活性氧(ROS)和自由基,氧化損傷組織細胞和遺傳物質並引起細胞增生和分裂紊亂,最後可能導致惡變。總之,PM10可能通過氧化刺激、炎症反應及遺傳物質改變等多種機理引起機體各部分的損傷,而這些損傷又是相關的,如PM10由於損害了免疫系統,更易造成其它系統的損害。

PM10中除了包含PM2.5這樣的細顆粒物,還包括一些直徑介於2.5微米和10微米之間的顆粒,這些顆粒有的沉積在上呼吸道,或進入呼吸道的深部,但無法進入細支氣管和肺泡,故危害程度不及PM2.5,但仍屬於空氣汙染的主要危害。

可吸入顆粒物通常來自在未鋪瀝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機動車、材料的破碎碾磨處理過程以及被風揚起的塵土。

臭氧 致病/毒性指數:★★★

每年全球有70萬人死於因臭氧導致的呼吸系統疾病。若干項歐洲研究報告稱,對臭氧的暴露每增加10µg/m3,日死亡率上升0.3%,心臟病增加0.4%。目前它是歐洲最為令人關切的空氣汙染物之一。

傷害器官:

臭氧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吸入過量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主要刺激和損害深部呼吸道,引發哮喘、降低肺功能並引起肺部疾病,並可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對眼睛有輕度的刺激作用。臭氧對人體也有致畸性,母親孕期接觸臭氧可導致新生兒瞼裂狹小發生率增多。

致病/致毒原理:

當大氣中臭氧濃度為0.1mg/m3時,可引起鼻和喉頭粘膜的刺激;臭氧濃度在0.1-0.2mg/m3時,引起哮喘發作,導致上呼吸道疾病惡化,同時刺激眼睛,使視覺敏感度和視力降低。臭氧濃度在2mg/m

3以上可引起頭痛、胸痛、思維能力下降,嚴重時可導致肺氣腫和肺水腫。此外,臭氧還能阻礙血液輸氧功能,造成組織缺氧;使甲狀腺功能受損、骨骼鈣化,還可引起潛在性的全身影響,如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畸變,損害某些酶的活性和產生溶血反應。

低層空氣中臭氧有時被稱為“有害的”臭氧,主要源於汽機車排氣中二氧化氮的光化學分解。與高層大氣臭氧層不同的是,地面的臭氧是光化學煙霧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它是由諸如車輛和工業釋放出的氧化氮(NOx)等汙染物以及由機動車、溶劑和工業釋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與陽光反應而形成。陽光燦爛時,臭氧汙染最為嚴重。

二氧化氮 致病/毒性指數:★★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哮喘兒童發生支氣管炎症狀的增多與長期接觸二氧化氮有關。目前在歐洲和北美一些城市中肺功能減弱現象的增加也與目前測量(或觀察到)的二氧化氮的濃度有關。

傷害器官:

氮氧化物主要損害呼吸道。短期濃度超過200µg/m3時,它是一種引起呼吸道嚴重發炎的有毒氣體。

致病/致毒原理:

吸入氣體初期僅有輕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如咽部不適、乾咳等。常經數小時至十幾小時或更長時間潛伏期後發生遲發性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出現胸悶、呼吸窘迫、咳嗽、咯泡沫痰、紫紺等。可併發氣胸及縱隔氣腫。肺水腫消退後兩週左右可出現遲發性阻塞性細支氣管炎。慢性作用:主要表現為神經衰弱綜合徵及慢性呼吸道炎症。個別病例出現肺纖維化。可引起牙齒酸蝕症。

人為釋放二氧化氮的主要來源是供熱、發電以及機動車和船舶的發動機等燃燒過程。

二氧化硫 致病/毒性指數:★★

研究表明,在空氣中二氧化硫水平較高的日子裡,因心臟病去醫院就診的人增多,死亡率增長。當二氧化硫與水結合時形成硫酸;這是酸雨的主要成分,是造成樹木死亡的一個原因。

傷害器官:

二氧化硫可影響呼吸系統和肺功能,並刺激眼睛。呼吸道的炎症導致咳嗽、粘液分泌、加重哮喘和慢性支氣管炎並使人們更易患呼吸道感染。二氧化硫還可通過影響人體新陳代謝對肝臟造成一定的損害。曾經對長期接觸二氧化硫人員發現慢性鼻炎的患病率也較高。

致病/致毒原理:

SO2 被人體吸入呼吸道後,因易溶於水,故大部分被阻滯在上呼吸道。在溼潤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蝕性的亞硫酸,一部分進而氧化為硫酸,使刺激作用增強,如果人體每天吸入濃度為100 ppm的SO2 ,8小時後支氣管和肺部將出現明顯的刺激症狀,使肺組織受到傷害。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不但產生SO2 氣體,還會產生大量的粉塵。SO2 和粉塵的聯合作用,對產業工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了重大的損害。因為SO2

隨飄塵氣溶膠微粒進入人體肺部深層,毒性將增加3-4倍,導致肺泡壁纖維增生。如果增生範圍波及廣泛,形成肺纖維性變,發展下去可使肺纖維斷裂形成肺氣腫。

二氧化硫主要來源於煤和石油(汽柴油、天然氣)的燃燒,火山爆發時也會噴出該氣體。

空氣汙染物是如何危害我們的生命健康的?丨權威解讀

放大千倍後的PM2.5霧霾顆粒

空氣汙染物對人體的傷害,最主要的就是造成呼吸系統的刺激性創傷,從而引發鼻咽、呼吸道或肺部的發炎症狀。所謂發炎,本質上是人體對器官損傷進行修復的一種行為,與我們皮膚被燒傷或割傷後的癒合過程很相似——而那些空氣汙染物,也很相近於能夠灼傷皮膚的毒液(如臭氧、二氧化硫),或者一把把鋒利的刀子,從上圖中被放大千倍的霧霾顆粒我們便不難感受。

當這些顆粒被吸入我們的體內後,就會沉積在鼻咽、呼吸道或者肺裡,它們如刀子一般割傷細胞組織,引起相應器官的炎症反應,諸如鼻咽炎、氣管炎、支氣管炎或肺炎等等。而正像癒合後的皮膚可能會留下疤痕一樣,器官的修復行為也會不可避免地產生細胞形態和機能的改變,以致細胞基因的變異。於是,器官中首先出現了“息肉”,一種多餘的、然而無害的腫瘤前體組織。但是,留在我們體內的“顆粒之刃”是永久性的,它們還將不斷地製造細微而可怕的創傷,引發炎症;同時,我們還在繼續呼吸著被汙染的空氣,往身體裡扔進更多的“刀子”……

就這樣,息肉逐漸演變成了良性腫瘤,而良性腫瘤又繼續慢慢發生著變異,最終轉變為惡性腫瘤,開始瘋狂地分裂、擴散和轉移,這就是癌症。

空氣汙染物是如何危害我們的生命健康的?丨權威解讀


這個以空氣汙染物為誘因,引起器官的炎症疾病,最終導致腫瘤與癌症的致病過程,在很多肺癌等呼吸系統癌症患者的身上都有體現,在他們被查出癌症之前的相當一段時期內,幾年,甚至十幾、幾十年中,都有過相應器官感染、發炎的病史,而且往往有過反覆。當然,這並不是說炎症就必然引向腫瘤,事實上,在絕大多數人身上終其一生都停留在無害的息肉階段,少部分人會演變為良性腫瘤,而在這些人裡,更少一部分人才會轉變為惡性腫瘤。


關於水汙染、電磁汙染的介紹,將在下期文章中為大家呈現,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