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本坦克同归于尽的奥运英雄

1936年,第11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德国柏林举行,处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夜的中国派出了有69名运动员的代表团参加了这届奥运会,已在国民党第32军服役的王润兰凭借自己出色的拳击功底,在参奥选拔中被选入了只有4个人的拳击项目代表队。

与日本坦克同归于尽的奥运英雄

在决定比赛决赛权的最后一场和英国选手的对打中,王润兰在第一、第二局均以1比1打成平局。从第三局开始,王润兰在熟悉了对手拳路套数后,很快发现了对方的破绽,他迅速抓住战机,连续出拳猛击对方头部,最后以重重一击将对手打倒在地,整整10多秒钟对手也未能站起来。此时此刻,裁判判定王润兰以2比1取胜,获得了拳击赛的决赛权。

与日本坦克同归于尽的奥运英雄

意想不到的是在三天后决赛即将开始时,中国代表团领队竟突然接到奥运会组委会的通知,说王润兰在预赛时已被裁判组判定失败,不能参加最后的决赛。就这样,由于组委会一些人出于对贫弱落后中国的歧视和某些政治的需要,公然颠倒黑白,在众目睽睽之下剥夺了中国运动员的决赛权!

与日本坦克同归于尽的奥运英雄

中国奥运参赛代表团回到祖国后不久,1937年8月,日军集中第十四师团、二十八旅团和6个步兵大队,总兵力约6万人,分三路向漳河北岸进击。9月14日,为掩护主力部队向新战场转移,王润兰所在的补三团部队奉命在漳河阻击来犯之敌。

全体参战官兵连续奋战4昼夜,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猖狂进攻。在大炮和坦克的打击下,守军阵地在一阵阵爆炸声中碎石腾空,防线不断被突破,部队损失惨重,人员伤亡过半。面对强敌,王润兰与战友们用集束手榴弹来炸毁日军的坦克,或身绑炸药与敌人坦克同归于尽;子弹打完了,就用刺刀、大刀与鬼子拼杀,用牙撕咬敌人的耳朵,用手抠瞎敌人的眼睛。

与日本坦克同归于尽的奥运英雄

9月18日国民党部队的阻击战进入白热化状态,日军的攻势一次比一次猛烈。9月21日拂晓,当数辆日军坦克再次攻上阵地时,身负重伤的王润兰以最后的气力奋力跃起,抱着集束手榴弹和几名身绑炸药的战士一起扑向敌人的坦克,随着一阵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王润兰等年轻的生命在血与火中得到了永生。

与日本坦克同归于尽的奥运英雄

据史料记载,当年参加柏林奥运会的不少选手也像王润兰一样,他们在回国后不久便以中国军人的身份英勇抗敌,为抗击日寇的侵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有进入复赛的撑竿跳高运动员符保卢,他在1938年武汉保卫战的一次对日空战中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另外两名奥运拳击选手靳贵第和靳桂,分别在1937年的安阳保卫战和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中壮烈殉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