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怀疑是脑瘫,脑瘫有什么特征?

用户5675053469409


  对于小儿脑瘫,很多人并不陌生,在生活的周围总是能够见到几个脑瘫的孩子。见到他们,总是会让人有一种心痛的感觉,替孩子惋惜,替孩子的父母发愁。那么宝宝脑瘫究竟是怎么回事?脑瘫都有哪些特征?如果能够早点发现脑瘫宝宝,对于治疗是有帮助的。

  宝宝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引起小儿脑瘫的病因在妊娠期和围产期都有可能出现。脑瘫的病因可总结为八个字,分别是早产、难产、窒息、黄疸。其中,缺氧窒息是最关键的因素。导致胎儿或婴儿未发育成熟的脑组织受到损伤,而产生脑瘫的一系列症状。

  宝宝脑瘫的症状表现通常为:

  一、睡眠时间过长或不睡觉,并且吞咽功能不好。

  二、宝宝哭时没有声音或哭声低沉、发直,运动时手脚不协调,偏侧运动较多。

  三、撒尿时把不开双腿,三个月还不能抬头,六个月还不能翻身,八个月还不会坐。

  四、眼神与父母没有交流,并且经常惊厥。

  五、肌张力增高,肌收缩不协调,手运动不协调,不能完成精细动作。

  六、不能从仰卧位转向侧卧位,姿势怪异,呈角弓反张状或舞蹈样姿势。

  七、运动减少、不协调,可出现吐舌、张口、流涎等怪异表情。功能障碍的肢体僵硬紧张,哭闹或受刺激时加剧,安静入睡时过度松弛。

  宝宝一旦出现以上一到两种症状表现,需要引起注意,虽不能确诊就是脑瘫,也需要引起足够的注意。宝宝脑瘫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长期康复。目前尚无治疗脑瘫的特效药物。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经常有家长来诊所,他们怀疑自己宝宝是脑瘫,但我看后,有很多宝宝是没有脑瘫的。

首先,脑瘫的诊断最主要的条件是大脑有损伤,在头颅磁共振片有脑损伤的病变。如果这个孩子正常出生,出生后很快就出院了,吃的好,睡的好,生长发育正常,是不会得脑瘫的,即使是早产儿,或者是生后有点窒息,没有明显脑损伤,也不会得脑瘫。

脑瘫的诊断

脑瘫诊断除了有脑损伤外,还有以下4点:

1.运动发育落后;

2.肌张力和姿势异常;

3.主动运动减少和/或出现异常运动;

4.反射异常等。

这四种表现说明宝宝是脑瘫吗?

1、肌张力高的问题:孩子刚生下来,屈肌张力较高,要三四个月以后,逐渐下降。有的是因为给孩子做操,宝宝感觉到不舒服而抵抗,表现为肌张力高,但是放松以后,肌张力就不高了,所以不是真正的肌张力高。

2、关于头后仰,很多正常婴儿,躺着时经常有头后仰,还有婴儿两三个月时,妈妈还横着抱孩子,孩子不愿意,头后仰表示反抗。竖起来抱,头就不后仰了,扶坐位的时候,头部也竖立的很好。所以躺着时有头后仰,这不是病态,是正常的表现。

3、所谓飞机手,就是俯卧的时候,双上肢伸直,向后,这在5~6个月前的正常宝宝中经常见到,这不是病态,只要宝宝双手能自如地够到前面就没问题

4、足尖着地,我们查过100个正常的宝宝,从3个月一直到1岁,其中23%的宝宝,有足尖着地现象,但是他们走路很好,没有脑瘫。

家长们千万不要将正常的孩子自己进行“脑瘫”的测查。如果做操引起宝宝肌肉紧张,就停止做操,可以促进宝宝主动运动发展,进行早期教育促进智能全面发展。


儿科医生鲍秀兰


脑瘫最明显、可识别的表现,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大运动发育落后:到了一定年龄,却不出现应有的运动能力和表现。如宝宝到3个月龄仍不能抬头,6个月龄还不能翻身,8个月龄仍不能独坐。②运动模式异常:患病的宝宝运动时,动作非常缓慢,手脚不协调,偏侧运动比较多(两侧肢体动作、姿势不对称,惯用一只手活动或拿东西,另一只手不灵活),或者出现不能控制的怪异表情和动作。:③肌张力或姿势异常:①宝宝的身体或四肢,特别僵硬 / 松软,两边的身体不对称,头老是歪向一边;②宝宝的双手还会出现一些不正常:不能拿到身体的中线,经常双手握拳、拇指内收;③此外,患病的宝宝常见双腿并拢或交叉,同时脚尖朝下;坐着时蜷曲身体,或往后仰;站着时下肢弯曲,经常脚尖着地;④有点宝宝,甚至

无法维持一个稳定的姿势,身体老在扭曲变动。④神经反射不正常: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减弱,或引不出。


大家医联医生集团


一、主要表现

普通读者认识的脑瘫表现就是不会翻、坐、爬、站、走或者站和走的非常难看,像跛、瘸一样;大多胳膊和腿僵硬,还有的是全身非常软。

脑瘫主要临床表现是持续存在的运动障碍、姿势异常、肌力和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

(一)运动功能障碍

随着生长发育的阶段表现不同,核心的表现是运动减少和运动不能。如吸吮力量不足,吃奶、喂养困难;一侧(上,下,左,右侧或一肢)肢体基本不动或异常活动;也有表现为易激惹、异常哭闹、受刺激时四肢强直僵硬等。进而是不能按生长发育规律建立“翻、坐、爬、站、走”等运动形式。

原有一些观点将“运动发育落后”并入运动障碍的早期表现,认为按照生长发育节点,没有出现“翻,坐,爬,站,走”的运动形式,就可以考虑脑瘫的诊断。这就给医生早期诊断带来了干扰,也给家长造成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因为临床证实相当多的“运动发育落后”并不是脑损伤造成的,也有相当多的小儿脑瘫,运动发育并不落后,只是异常。因此,2014年全国小儿脑瘫专业会议将“运动发育落后”剔除于小儿脑瘫诊断标准。如果存在“运动发育落后”,应该引进高度重视,尽快到专业机构咨询门诊,以获得小儿脑瘫专业人员的帮助。

(二)姿势发育异常

就是在各种体位状态下,出现与正常小儿表现不同的奇异刻板姿势,是小儿脑瘫最明显的体征。姿势异常往往是由于脑损伤导致中枢上,下神经元联系不畅,下神经元失去中枢控制而出现反射异常,肌张力异常,进而发生姿势异常。一般情况下可分为,肌张力低下型姿势,肌张力亢进型姿势,非对称性姿势,原始反射残存姿势,步态异常姿势等。比较明显有蛙位、尖足、剪刀步、棒状腿、头偏斜等,还有些表现可以通过运动激发表现出来,这部分内容会在本书第三章“蕾波早期评估诊断技术”中详细介绍。

(三)肌张力异常

是绝大多数脑瘫患儿均存在的表现。不同类型的脑瘫,可以有肌张力亢进型、肌张力低下型和肌张力动摇型三种不同表现。亢进型表现为肌肉硬度大,摆动度小,关节伸展度小,有铅管样或齿轮样感觉;低下型表现为肌肉松软,摆动度大,关节活动度增大;动摇型表现为安静时肌张力不高,但当受到刺激时或做其一动作时便出现肌张力增高亢进和高低动摇不定。

(四)肌力异常

主要是指肌肉力量不足,基础肌肉力量不足造成全身松软;持重(克服地球引力)不足造成直立、行走困难。肌力不足是造成姿势、运动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反射异常

主要表现是原始反射消失过晚或残存,围绕适应地球引力的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应出现延迟。小儿脑瘫的实质是上运动神经元(大脑皮层)损伤后对下运动神经元控制指挥能力的减弱或损失,形象一点说就是出现了“无指令,无管理”的运动状态。下情不能上传,上情不能下达。人在胎儿期的神经反射主要是生物低级反射发育,如吸吮反射,自动步行反射,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出生后主要是大脑皮层在逐渐控制低级活动的同时,适应地球引力,进化为直立行走的高级反射发育过程。这种反射可以当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或者重心发生转移时,主动将身体恢复并保持直立平衡状态。如果这期间大脑损伤,应该受到管控的原始反射将持续存在,应该建立的适应地球引力的立直、平衡、协调反射不能按时出现,个体生物运动进化过程障碍或停滞。

二、伴随表现

小儿脑瘫的定义偏重于运动障碍,其实脑损伤不仅仅是运动神经中枢和运动传导通路的损伤,也会存在除运动以外的其它中枢损伤和联络通路损伤。如智力障碍,听力/视觉障碍,语言和言语障碍,癫痫,行为异常等。如脑瘫合并智力低下,脑瘫合并癫痫,两种以上的合并症也称复合脑损伤。所以脑瘫也可以认为是,以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损伤或脑损伤综合症。

常常因为患儿运动问题突出明显,而忽略了其它问题的存在。往往对运动障碍的康复替代其它问题的干预。这也提示在小儿脑瘫康复过程中,诊断评估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三、继发表现

临床观察到脑瘫的继发表现主要有肌肉、肌腱挛缩;肌肉及其与周围组织粘连;肌肉肌力弱、萎缩;躯干扭转;髋脱位;脊柱畸形等。 发生肌肉挛缩、粘连、萎缩的原因,除痉挛没有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干预抑制外,提醒大家的是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牵拉过度、按揉力度过大的损伤,有创治疗的损伤及缺乏任务导向性的功能训练等,都有可能造成和促进挛缩、粘连、萎缩的发生,应当引起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