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是农业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甘肃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

学校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1950年,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2012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签署协议共建甘肃农业大学。

截至2017年4月,学校校园占地1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设有21个学院(教学部),61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七大学科门类。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有教职工1400多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6000多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600多人。

甘肃农业大学

文化传统

校名

原“甘肃农业大学”标准字体为仿毛体,新“甘肃农业大学”标准字体采用毛泽东手写体,简称“毛体”。

校徽

校徽四周线条为圆形,并加内圈,寓意全校师生员工以教学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办学理念,以及围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这条主线,抓住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两个重点,认真履行高校“四大职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徽主体由麦穗和牛角组成,整体如同一艘扬帆远航的船,寓意甘肃农业大学承载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使命和对未来的憧憬,不畏难险,乘风破浪,勇往直前。麦穗体现学校以农科为优势和特色、多学科发展的办学目标;麦穗的剖面图,像打开的书籍,反映农大师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刻苦学习、孜孜不倦;牛角既代表学校畜牧、兽医等传统优势学科,又标明学校的办学历史。

主体图案下方的“1946”标明学校创建年份。

整个标志的圈线、主体图案、英汉文字、下垂弧线、阿拉伯字均为深绿色。绿色暗喻着生命、发展、永恒,寓意甘肃农业大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生生不息。

校旗

学校校旗为左侧印有学校校徽,右侧印有“甘肃农业大学”(中英文)标准字样的长方形旗帜。校旗尺寸和颜色参照学校 VIS 形象识别系统中的有关规定。

校训:敦品励学,笃志允能

甘肃农业大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4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3个甘肃省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授权领域)。

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

农业部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学科目录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草学、生态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4月,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甘肃省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甘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甘肃省级精品课程47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甘肃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动物医学。

历史沿革

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

1939年4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在兰州建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先后设农艺、森林、畜牧、兽医、农业经济和农田水利等科。

1945年8月,奉教育部令,将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改名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设农艺、森林、畜牧科、兽医科、农田水利、农业经济和牧草7科。

国立兽医学院

1946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委派盛彤笙筹办学校,在兰州设立国立兽医学院。9月,首届招收新生48名,学制四年。尚未独立办学,设在兰州大学,作为四学院之一,教学分设为解剖科、生理药理科、生物化学科、细菌卫生科、病理寄生虫科、诊疗科、畜牧科7科。

1947年14月,国立兽医学院正式从兰大独立。7月,由国民政府及其教育部直接领导,甘肃省政府协助进行。

1948年,在黄河南岸的小西湖畔,建成教学楼-伏羲堂。

1950年2月,撤消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畜牧科、草原科并入国立兽医学院。

西北畜牧兽医学院

1950年12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决定将国立兽医学院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

1951年,西北兽医学院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隶属西北畜牧部、西北教育部共同领导。设立了畜牧系,设有生物、饲养、牧草与草原、选育、绵羊与羊毛5科。

1952年,引进前苏联高等教育经验后,开始设置专业。学校设置了畜牧系畜牧专业,兽医系兽医专业,学制4年。9月30日,经政务院批准,将西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并入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并实行全国统一招生和分配。

1953年,学院首招研究生8人。

1958年,西北畜牧兽医学院从兰州搬迁到武威县黄羊镇。

甘肃农业大学

1958年5月,甘肃省委决定,将正在筹建的甘肃农学院与西北畜牧兽医学院合并,组建甘肃农业大学。12月15日,甘肃农业大学成立大会在黄羊镇召开。学校在畜牧、兽医两个系的基础上,增设了农学、林学和农业机械3个系,共计5个系5个专业,同年开始招生。

1977年,学校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

1978年,学校恢复了研究生招生。

1981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甘肃农业大学迁回兰州市办学。

1984年10月22日,甘肃农业大学迁建工程在营门滩破土动工。

2012年6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签署协议共建甘肃农业大学。10月,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评审,学校获准新增草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原有的畜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重新确认。

2013年5月,学校入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百所高校。

2014年10月,学校入围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创新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涉及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和动物医学院申报的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动物医学专业)获批立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