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者的面子和老百姓的肚子

《三國演義》裡面描寫劉備攻取成都,取代劉璋一節,頗有意思。

劉備進攻四川,眼看成都不保,當時的當政者益州牧劉璋召集百官商議對策。從事鄭度獻策曰:“今劉備雖攻城奪地,然兵不甚多,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不如盡驅巴西梓潼民,過涪水以西。其倉鷹野谷,盡皆燒除,深溝高壘,靜以待之。彼至請戰,勿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虛擊之,備可擒也。”

這條計策,端是狠毒。如果劉璋真的按此行事,有沒有後來魏蜀吳三國鼎立都不好說。所以玄德、孔明聞之,皆大驚曰:“若用此言,吾勢危矣!”

法正是成都舊人,知道劉璋的底細,所以他看劉備、諸葛亮驚慌失措的樣子,笑了,說:“主公勿憂。此計雖毒,劉璋必不能用也。”

為什麼法正這麼肯定劉璋不會採取這條計策,因為他對劉璋的為人一清二楚:劉璋是個心裡頭還裝著點老百姓的官。用劉璋的話說就是:“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備敵也。”

到後來,劉備兵臨城下,劉璋打算投降。大臣董和說:“城中尚有兵三萬餘人;錢帛糧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劉璋回答道:“吾父子在蜀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攻戰三年,血肉捐於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

劉璋就這樣投降了。

當政者的面子和老百姓的肚子

“投降以安百姓”,筆者每每讀到此處,心中都會湧上一股酸楚。

一身富貴付之東流,且落得個“婦人之仁”的評語,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定格在史書上。換來的,是成都,包括四川的普通老百姓的身家性命、資產得以保全。

類似的事情,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也偶有出現。

元末群雄爭霸,當時的吳王朱元璋圍攻誠王張士誠的首府蘇州,年載有餘,張士誠見城中糧餘漸盡,他又是厚道好人,幹不出殺人為食的惡事,幾次突圍均未果,最終城破被俘,趁人不備上吊自殺,終年四十七歲。

張士誠踞蘇十餘年,保境安民,輕徭薄賦,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蘇州的老百姓對張士誠十分懷念,吳語遂有“講張”一詞,始於明初:朱元璋消滅張士誠建立了大明王朝後,蘇州百姓仍思念並談論著張士誠的恩澤。百姓總把朱元璋的法令與張士誠的相對比,更是覺得張士誠比洪武皇帝好得太多,於是大家聚在一起就講談張士誠的恩德,這便是“講張”的起源。

明代太倉人陸容的《菽園雜記》記載:“高皇(朱元璋)嘗微行至三山街,見老嫗門有坐榻,假坐移時,問嫗為何許人?嫗以蘇人對。又問“張士誠在蘇何如? ”嫗雲:“大明皇帝起手時,張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全城歸附。蘇人不受兵戈之苦,至今感德。”

這段話,前半部分肯定是敷衍之詞,後一句,當是蘇州老百姓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

當政者的面子和老百姓的肚子

當然,歷史上也有截然相反的事例。

唐朝安史之亂爆發後,張巡和許遠一同率兵退守至睢陽城。張巡為了給唐朝大軍爭取時間,殺掉自己的愛妾,來讓士兵和青壯年充飢。隨後,許遠也將自己的家僕殺掉,以供士兵裹腹。士兵們吃完張巡、許遠等主帥的家人後,接著殺掉睢陽城中的老弱婦孺以充飢。張巡率兵進入睢陽城時,城中百姓有四萬多人,城破離開時,只有四百多人僥倖存活了下來。史書記載:“公守睢揚,皆城孤無援,賊攻圍既久,城中糧盡。食茶紙;茶紙既盡,遂食馬;馬盡,羅雀掘鼠,雀鼠又盡。張公乃出其妾,對三軍殺之,以饗軍士。後戮城中婦人老弱,食三萬人。”

看到這個數字後,讓人不寒而慄。

真要問一句,被張巡的士兵吃掉,和被安祿山的士兵殺掉,對於睢陽城中的老百姓有什麼區別嗎?

再退一步,假如沒有張巡堅守睢陽,安祿山推翻了唐朝,對睢陽,對天下的老百姓來說,又有什麼區別嗎?

同樣,在明末清初混亂時機,史可法堅守揚州,後來兵敗被殺。清廷因為攻城的清軍傷亡嚴重,競慘無人道地下令屠殺揚州百姓作為報復。大屠殺整整持續了十天,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慘案-“揚州十日”。

揚州失守後不久,清軍輕而易舉攻佔了南京,發佈了一道剃髮令,強迫百姓按照滿人的習慣,在十天之內一律剃髮,只留一簇編成辮子拖在腦後,違抗命令的殺頭,“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一暴行激起了江南人民的英勇反抗。江陰軍民在典史閻應元的領導下,用包括磨盤、界石在內的各種武器殺傷清兵,堅守八十多天,使清軍死傷累累。全城沒有一個人投降。嘉定軍民堅持抗清鬥爭一個半月,惱羞成怒的清軍先後三次屠城,製造了血淋淋的“嘉定三屠”慘案。

令人弔詭的是,就在史可法死後不到50年,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所到之處一片歌舞昇平。

更令人弔詭的是,就在江南人為“留髮不留頭”而拼死抗爭不到300年,同樣是這群人的後代,卻為了能保住頭上的“豬尾辮”而想出各種辦法,甚至有的因為辮子被剪了而投河自盡,懸樑自殺。

1912年8月3日,《華盛頓郵報》有這樣的一篇報道:中國北京城內一片男子的哭聲,很多男子反覆摸著自己的辮子捨不得剪去。他們的領袖袁世凱下令所有的男子必須剪掉辮子,有的有錢人甚至剪辮子前拍照留念......著名學者王國維死活不願意剪辮子,他認為辮子乃學問之徵,據說梁啟超還為此專門跑去勸說他,最後直到跳湖自盡他也仍留著大辮子。

當政者的面子和老百姓的肚子

如此,史可法抗清的意義何在?江南人“留髮不留頭”拼死抗爭的意義何在?

打戰的時候畢竟少,所以,體現當政者的面子和老百姓的肚子的,更多的還是平常日子。北宋仁宗年間,陳州發生大旱,當地的長官隱瞞不報,繼續按豐年標準向老百姓徵糧,餓死眾多老百姓,餓殍遍野。後來朝廷知道了,派大員下來賑災放糧,又被這群貪官汙吏侵吞了不少。這件事被後來的藝人們改編成了戲劇、小說,就是家喻戶曉的包公戲《陳州放糧》,也叫《鍘龐昱》。

類似這樣的事,在史書上隨時可見,從未絕跡,不由人不發問:

當政者的面子和老百姓的肚子

當政者的利益、氣節、面子,老百姓的性命、實惠、肚子,孰大孰小,孰是孰非?

誰來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