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的價值是個謎,其作者的身世更是個謎!

說到《清明上河圖》,大家都不陌生,此畫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畫的是北宋都城東京的城市面貌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僅藝術價值高,歷史價值也極高。全畫長528.7釐米,寬24.8釐米,畫中的內容可分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和城內街市三個部分。

《清明上河圖》的價值是個謎,其作者的身世更是個謎!

這幅創作於千年之前的畫作,在歷史上經歷數十次易手,能夠保存到今天,也可以說是一個奇蹟了。《清明上河圖》創作完成後,就被宋徽宗藏入宮中,並親自用瘦金體題上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後來靖康之變,《清明上河圖》也跟著徽欽二帝被金人捲包會帶走了。自此以後,《清明上河圖》基本上一直在私人藏家之間流轉,得到過此畫的人,就有李東陽、嚴嵩、馮保等人。到了清朝,幾經輾轉後的《清明上河圖》被收入皇宮,清朝滅亡後,末代皇帝溥儀將其盜出北京,帶到了偽滿洲國在長春的皇宮。1945年,小鬼子敗局已定,匆忙帶著溥儀跑路,偽滿洲國皇宮失火,《清明上河圖》差點被一把火燒掉。後來幾經周折,《清明上河圖》終於回到了北京故宮博物院,一直保存至今。

《清明上河圖》的價值是個謎,其作者的身世更是個謎!

也正是因為《清明上河圖》目前保存在故宮博物院,無法上拍,其價值也跟《蘭亭集序》一樣,成了一個迷。都知道它價值連城,但究竟該用多少貨幣衡量,始終沒有定論。

《清明上河圖》的價值是個謎,其作者的身世更是個謎!

說起《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就更是一個歷史謎題了。我們只知道這畫確實為張擇端所作,張擇端確實是北宋人,但是除此之外,關於這個張擇端,歷史記載幾乎沒有。張擇端的身世,唯一的文獻記載,就是在《清明上河圖》上面,金人張著題跋在畫上:“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 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區區幾十個字,就是後人所知道的張擇端的全部身世。而張擇端之所以成為翰林,也是跟文藝青年皇帝宋徽宗的愛好有關。宋徽宗本人愛好書畫藝術,即位之後便設立了翰林書畫院,張擇端的翰林身份,就是宋徽宗欽點的翰林書畫院的畫師翰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