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這些故事如此相似?

文/吳天暉

在馮夢龍編的《智囊全集》(上至先秦,下至明代的1200多篇智謀故事)有這麼一篇《江西術士》。有人說一看是文言,他就不往下看了,也有人對我說不要直接引用文言文,難免讓人覺得掉書袋。但文言有時短小,譯起來一沒味道,二是冗長,所以我還是堅持引用短小的文言。


江西術士 趙王李德誠鎮江西。有日者(占卜相面的人),自稱世人貴賤,一見輒分。王使女妓數人與其妻滕國君同妝梳服飾,立庭中,請辨良賤,客俯躬而進曰:“國君頭上有黃雲。”群妓不覺皆仰視,日者因指所視者為國君。

這讓我想起一個聊齋中的故事。

刁姓 有刁姓者,家無生產,每出賣許負之術——實無術也——數月一歸,則金帛盈囊。共異之。會里人有客於外者,遙見高門內一人,冠華陽巾,言語啁嗻,眾婦叢繞之。近視則刁也。因微窺所為,見有問者曰:“吾等眾人中有一夫人在,能辨之乎?”蓋有一貴人婦微服其中,將以驗其術也。里人代為刁窘。刁 從 容 望 空 橫 指曰:“此何難辨。試觀貴人頂上,自有云氣環繞。”眾目不覺集視一人,覘其雲氣,刁乃指其人曰:“此真貴人!”眾驚以為神。……

邁爾斯的《心理學》說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很多人會被表象矇蔽,科學就是一個證偽的過程。為了說明這個過程,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個人聲稱自己有特異功能,能看到人體周圍的光環。一個揭露無數騙局的著名魔術師詹姆士·蘭迪是這樣來檢驗他的。

蘭迪:你能看到我頭頂的光環嗎?

特異功能者:我的確能看到。

蘭迪:如果我遮住我的臉,你還能看到嗎?

特異功能者:當然能。

蘭迪:如果我站在一堵比我頭稍高的牆後面,你能根據我的光環位置找到我嗎?

馮夢龍是明代人,薄松齡是清代的,詹姆士·蘭迪在寫此文時可能尚健在。可以看出他們的相似之處,但他們之間有沒有借用無從考證。

中國有很多小說集,除聊齋和智囊外,還有幹寶的《搜神記》,遊戲主人的《笑林廣記》,託陶淵明的《搜神後記》,宋代的《太平廣記》,劉向的《說苑》,瞿佑的《剪燈新話》,張華的《博物志》,劉藝慶的《世說新語》……

列舉這麼多,憑著一個人如果博聞廣記,肯定能在酒局上講很多我們感興趣的故事,如果再能借用修改的話,那就太讓我們有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