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餅時怎樣讓餅軟並且層多?

淺夏xf


烙餅雖然不是我們多吃的主食之一,不過烙餅卷醬肉可是我的最愛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家做烙餅怎麼才能又鬆軟又多層。當然主要還是按照我自己的口味來的,算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

首先就是那個麵糰,麵糰是任何麵食的根本,麵糰出了問題,再好的烹飪技術也沒用。麵粉推薦使用普通的中筋麵粉就可以了,和麵用的水要看你的需求,如果要死麵餅就用熱水和麵(或者一部分開水半燙麵和麵也行),發麵餅就用涼水或者溫水和麵。

因為麵糰要和的柔軟,烙出來的餅才會比較柔軟,所以水的量大約是麵粉的60%到70%,具體要看個人對口感的要求了。和麵的時候水也不用一次全加進去,一邊用筷子攪動一邊加,以防止過量的問題。我最初開始做的時候就會出現水多了加面,然後面多了又得加水,最後莫名其妙弄出了超大一個麵糰。

麵糰剛混合好醒一次面再揉,揉的差不多光滑之後,再放置醒一次面。然後揉幾下排氣,分成要烙的單個餅的面劑子之後,可以再次醒面,每次都不用太久,有個10到15分鐘就可以了。

麵糰在合適溫度下充分的醒發,烙餅才會柔軟可口

分層這個事情就沒那麼複雜了,簡單來說就是把面劑子擀薄,然後抹油、摺疊起來、再次擀成餅,只要多對摺幾次,烙出來的餅自然就分層了,也可以適當是撒一點鹽、胡椒什麼的調個味。還有一些比較複雜的手法,比如一窩絲烙餅,就是把狠多小面劑子搓成條,然後都抹點油,再堆捲成一個小面球,擀壓成餅。

最後要注意的就是火候了,烙餅一般最好不要弄的太厚,火候小一些就能烙熟。不然的話等內部烙熟,外面可能都焦了,當然如果喜歡吃這樣的口感的話也是無妨。友情推薦:烙餅卷醬肉不輸肉夾饃哦。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烙餅想要軟且層次多,關鍵有三點:1 面要和的很軟,注意是軟,不是稀,如耳垂般柔軟即可。2 餳發時間要足夠,至少半小時以上,放在冰箱過夜更佳。3 擀麵有技巧,要抹油,抹油是層多的關鍵。


關於和麵,常用的就是燙麵法和溫水法,通常面和水的比例是,500克的麵粉,370——400的水,燙麵法,一般開水和溫水比例對半即可,麵粉一分為二,一半用開水和,一半用溫水和,在把兩個麵糰均勻的揉在一起。


和麵時候需要注意的是,水需要轉圈的方式一點點加入麵粉中,用筷子攪拌成雲絮狀,這樣和出面剛好,避免水量集中在一點,過多的水,就需要不停的加麵粉,最後和出了過量的麵糰。


面和好,餳發的時間也很重要,至少要餳半個小時以上,如果冰箱冷藏過夜更佳,餳發的目的在於,加工麵糰時,麵糰不會回縮,更好擀出形狀,而且柔軟,做出的餅不僅口感鬆軟而且細膩筋道。


最後一個重要的點就是擀麵了,可以根據喜好,把麵糰擀成長的或者圓的,擀的越薄越好,撒上少許鹽,抹上油,抹油的作用就是分層,然後把麵糰摺疊起來,折的越多,分的層就越多,從一頭折到另一頭,折成一個長條,再把長條的一端卷向另一端,擀成圓餅,就可以烙餅了。


關於,烙餅想要鬆軟並且層多,麥兜君介紹的這三點,你記住了嗎?歡迎在評論區多多交流~


麥兜家廚房


歡迎關注鑫雨霏霏的頭條號,更多美食,更詳細的做法都在鑫雨霏霏的頭條號裡!

家裡有人愛吃餅,所以隔三差五就會烙餅,家常餅手抓餅,蔥油餅,發麵餅,墨西哥餅,糖餅,煎餅,燒餅輪番上陣,各種餅的做法都有少許區別,提主提問烙餅時怎樣讓餅軟並且層多?我猜想問的就是這種家常餅,這種餅的包容性特別高,單獨吃,夾肉夾雞蛋、菜都很搭。剩下的還可以做炒餅,那又是一個美味延伸。

烙餅大家不知道有沒有發現,賣的餅特別軟,放的時間長了還是軟軟的,不硬。記得誇賣餅的人技術好,賣餅的特自豪,說他們的餅鐺大,受熱均勻,所以烙的好。家裡烙餅餅鐺小,其實也是可以柔軟多層的烙餅的,用半燙麵,涼了也不硬。燙麵就是先將開水倒入麵粉中,攪拌成鬆散的小麵糰,再加入適量的冷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麵糰,開水破壞了一些麵筋就會變得柔軟。

烙餅我很少稱重,為了給大家一個數據,我烙餅的時候特意稱了一下,具體的要點我會詳細說明材料:中筋麵粉 200g 90度開水 80g 溫水 50g 鹽 3g 油 15g

做法:

1開水用繞圈的方式倒入麵粉盆中,以免開水集中在一個點上,,邊加邊用筷子不停攪拌呈現鬆散的絮狀,然後再加入溫水,不要一次把水全加完,要分次加,以免過多。水量根據自己的麵粉可以正負10%。麵糰比較粘軟,所以全程可用筷子或者橡皮刮刀,不用上手。攪成一個團時,蓋上蓋子醒面30分鐘左右。

2經常充分醒發的麵糰,從盆裡拿出來,放到案板稍微揉一下就很光滑。這時候預熱電餅鐺,準備整形。

3將擀成一個長長的大薄片(大概60x15釐米左右),一邊窄,一邊然後在上面撒一些鹽,在面片上均勻的塗抹一層油。然後疊起來,邊上收緊,讓後再摺疊一下再擀成一大張。我的電餅鐺是方的,我就擀成方的,是圓鍋的就擀成圓形的。

6電餅鐺放油,用蔥油餅功能,兩面烙到金黃。用電餅鐺無需翻動,看火,提示音響了基本就好了。打開蓋看到餅氣鼓鼓的,有了焦花,就是熟了。

如果用平底鍋烙餅,就要看火,勤翻動,火力用中火,不能怕糊用太大火兒,以免外面焦了,裡面不熟,也不能火太小,我剛開頭烙餅的時候就是放這種錯誤,老是擔心不熟,就小火兒烙餅,時間長了,餅都用火烤乾了。自從有了電餅鐺,用烙餅模式,全自動,就沒有這種擔心了。

有人說,餅熱的時候軟,涼了以後就硬了,涼餅比熱餅硬,比熱的時候硬這是肯定的,只是相對而言,但是也不可能變的很硬。用半燙麵,餅還是很柔軟。烙好的餅要注意密封,就算涼了也是軟的。剩下了,可以放在保鮮袋裡封好,入冰箱冷藏。吃的時候再熱一下。

歡迎關注鑫雨霏霏的頭條號,更多美食,更詳細的做法都在鑫雨霏霏的頭條號裡!


鑫雨霏霏


烙餅軟而層多,


談一下本人經常做的兩種千層餅與薄餅。

1,發酵面做的千層餅,將面和好,加酵頭揉好,待自然發酵後,揉麵時,加點鹼面,繼續將鹼面完全和麵團揉的暄軟了,放置十分鐘,切一小塊下來,看發酵與鹼量大小。

2,一般這樣識別,斷面孔眼,大如麥粒,說明發酵和鹼量正好。再大了,說明鹼放少了。再小了,說明鹼放多了。〈這是經驗喲〉。



3,將和好的面揉成劑子,扦成薄片,放進油與添加佐料。〈在青海是加一種叫香豆的綠色葉粉〉



4,從邊上捲成長條,然後擰轉並擠壓成一團,放到面板上,扞成想要的大小。


5,入平鍋烙制,用中火,火大就煳了,鍋中最好不放油,待反面以後,刷一點油就行了,油多了,膩!一般翻三次就熟了,烙餅要掌握火侯喲。

再一種就是溫水和麵的千層餅。

1,麵粉,小蘇打少許。加溫水和麵,水溫以不湯手為宜。和好面放置十幾分鍾,待面餳了,具體做法與發酵麵餅同樣。只是比發麵餅要薄點,死麵不太好熟。

2,開中火,鍋熱入鍋,第一遍看餅邊發黑了,翻動,第二遍看餅起了碎泡翻動,第三遍調方向烙,起大泡了,稍後取出,OK。



第三種,薄餅,一般山東中西部,河南喜歡吃薄餅卷菜。不分季節都可以烙了吃。



1,涼水和麵,不加其他佐料,稍軟一些。放置餳了,作成劑子,揉好,主要技術是扞餅,技術好的扞的又薄又快。

2,用鏊子,燒熱了,將餅放上去。第一遍餅發黑翻面。第二遍起泡了翻面。第三遍起大泡了,選烙,直到各處都烙起泡了,0k。

3,烙薄餅,速度要快,扞的快,烙的也快。這種薄餅會烙的人少喲!可在山東與河南較多見。因為能卷著自己想吃的菜蔬食用。條友們,你吃過嗎?

圖選網絡。


溪邊樹520


烙餅和麵是關鍵,把250克麵粉倒入盆中,用涼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麵糰,再把250克麵粉倒入盆中用適量開水拿筷子攪拌,邊攪邊加水,攪拌成絮片然後用手揉成麵糰,蓋好蓋子醒十分鐘後,將兩塊麵糰揉在一起,揉好後用擀麵杖壓扁擀成薄片,用刷子蘸油塗抹在面片上,塗抹均勻後灑少許鹽,花椒粉和蔥花,然後捲成筒狀,用刀切成一段一段的長條,再捲成圓形用擀麵杖擀成圓形的薄餅,火上坐平底鍋燒熱後倒入適量油,將餅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色即可,這樣做出的餅又軟和又層多,非常好吃的蔥花餅就做好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著做做看。


默默93982蔡愛萍


不請自來,我曾開過一家砂鍋油餅店,你說的這個問題,也曾困擾過我,後來在我嫂子的幫助下成功了,想讓餅軟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火候,當初我烙油餅使用的是電餅鐺,都知道,電餅鐺基本所有烙的餅都能用他,但是他的溫度確實不夠硬,後來在我嫂子的建議下,買了一個厚一點的平底餅鍋,用煤氣罐火,餅擀完下鍋就翻餅餅出鍋也就一分鐘,出來的餅味道和口感當時就不一樣了,當然面也有關係,下面我說說面的做法

麵粉一斤,豆油一兩,鹽五克,水五兩半到六兩(用溫熱水或者三分之一開水燙一下在用三分之二涼水和麵)

油酥製作,豆油和麵做成稀糊狀備用

做法,麵糰醒五分鐘,然後每個分成一百二十克一個的麵糰,把麵糰直接用手抻長面上抹油酥捲起來醒半個小時,擀成薄薄的餅,鍋裡放油,用大火下鍋烙成兩面金黃出鍋




廚房裡的麵點師


烙餅和水餃可是我感覺很自豪的拿手飯呢,我做的烙餅涼了都不會硬。


做法:

1、取面放入盆中,鍋中燒開水,將盆中分出一半面用慢慢倒入開水,邊倒邊攪拌至沒有乾麵。剩下另一半乾面用冷水,也是邊攪拌邊慢慢加入冷水至沒有乾麵。

2、然後將兩種面一起揉成同耳垂一樣軟的麵糰。如果感覺很粘手就用手沾一點油輕輕按揉,到粘手就再沾點油再輕輕按揉,2-3次即可,不要揉太久。

3、然後將面板多撒一些乾麵粉,將麵糰放面板上,擀成大薄片,邊擀邊撒麵粉防止粘在面板上。

4、擀好之後用三根手指手指捏一點點鹽撒在大面片上面塗抹均勻,然後再薄薄的撒一層花椒麵塗均勻,然後倒入油儘量用面片折起來再攤開,這樣反覆將油儘量塗抹均勻,最後再撒一層切的很碎的香蔥末

5、將面片從底部開始捲起來,分成均勻的小劑子。然後逐個立起來再按扁。再逐個擀成薄餅




6、起鍋燒熱,最好是鑄鐵鍋(很關鍵哦,鑄鐵鍋烙餅會比普通的不粘鍋軟哦!),中火,倒入少許油晃動一下使油均勻鋪滿鍋底,然後放入一張餅,在餅上再均勻塗抹一層油,然後翻面,一定要不停的勤翻,火不能太小,不能烙太久,熟了即可取出來放入盆中馬上蓋好蓋子。這樣將烙熟的餅全部一張一張疊在一起。這樣悶出來的餅就會很軟的,而且層次分明!


如夢健康美食


咱們在家烙餅時想讓餅軟並且層多,只需要做到這兩點,很容易就能做出來,第一個和麵要用溫熱水揉麵,熱水揉麵烙出來的餅軟,比較時候牙口不好的人吃,如果想要餅硬些,就用冷水揉麵哦!再一個就是要準備蔥油或者油酥(這個環節不能省),這個是起到分層的作用的,只要注意這兩點,做出來的餅外酥內軟,層次多到數不清,又香又軟,老人孩子都喜歡。下面我把做法分享給大家。

準備材料:麵粉300克 大蔥 椒鹽粉(適量)


麵粉里加入3克鹽,拌勻。(加鹽可以使揉出來的面更勁道,做出來的餅更有嚼勁)

慢慢兌入溫水,攪拌成絮狀。

揉成光滑不粘手的麵糰,蓋上溼布,靜置30分鐘。

這個時候,準備蔥油。鍋里加入適量玉米油,下入大蔥,小火炸出香味。

將大蔥炸至微黃,撈起來。

把蔥油倒入碗中,備用。

取出麵糰,揉成長條,切成50克大小的麵糰。

擀成薄餅。

刷上蔥油,撒上椒鹽粉。

切成寬麵條。

從下往上捲起來。

全部卷好後,取最先卷好的那一條從兩頭捲起,邊卷邊拉伸,使麵條更細薄。(如果麵條拉伸不開,就醒面20分鐘,麵條會很軟,很好拉伸)

再把兩個卷子重疊起來,壓扁。

餅坯就做好了。

熱鍋放油,下入餅坯,小火煎制。

煎至兩面金黃,起鍋。

用手抖一抖,看!又松又軟,層次多到數不清。

這餅外酥內軟,層次分明,用手撕著吃,太香了。喜歡的朋友趕緊收藏吧!


小魚私廚


本老頭也十分喜歡吃鬆軟可口的千層餅,但多次實踐都感覺與餅店賣的差點兒“火候”。

巧的是前一段有幸參加了一次公益性的家庭料理培訓,由技校專業中式麵點教師講授了千層餅的做法,解決了長期困擾本老頭的一些問題。

具體配方可關注“留鬍子的帥老頭”頭條號,“家餚系列:家常香酥餅”,有圖有真相。這裡僅介紹一下影響烙餅軟硬度及層數多少的訣竅,按照老師的說法,可以開店了!當然,貨架期肯定不如餅店放了添加劑的長了(貨架期是專業術語,就是店鋪出售的食品,要保持與剛出鍋時基本一致的口感的持續時間),餅第二天就乾硬了,不過做“炒餅”還是蠻不錯的。

一、選面

烙千層餅在選面問題上是有些“矛盾”的。高筋粉做出來的食品一般較硬,分層效果好,有嚼勁;低筋粉做麵食就比較鬆軟,不易成型。但千層餅卻要求既要有嚼勁,還要鬆軟。所以,老師推薦用蛋白質含量在12%以上的高筋小麥粉。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都是蛋白質含量在11%左右的中筋粉,為了強化麵粉的筋性,在和麵時加一些精鹽。這是關鍵之一。

二、和麵

烙餅和麵就一個關鍵點——軟!調整面軟硬度的關鍵就是面水比例。本老頭不推薦燙麵或半燙麵,小麥粉“燙”後,因澱粉的糊化作用使成品的賣相較差,口感發黏。

所謂軟,是相對硬而言的。本老頭把日常和麵軟硬度與用途歸納如下:

1.硬麵,面水比例(重量比,下同)約為1:0.4,手擀麵、麵條機壓面、切面等以及春餅等和麵大都是這個硬度。

2.軟硬適中面,面水比例約為1:0.5,餃子、餛飩、燒麥、小籠包子以及韭菜盒子、餡餅等適用,發麵食品也是如此。

3.軟面,面水比例約為1:0.6-0.7,烙餅常用軟面。

4.稀面,面水比例1:1-2,主要用於攤薄餅。

和軟面是千層餅鬆軟的關鍵之二,總的原則是寧軟勿硬。

三、搋麵

所謂搋麵(不是揉麵哦),就是將較鬆散的麵糰置於面板上,雙手握拳,蘸水,用力將麵糰壓扁,壓扁後再將麵糰摺疊起來變成較厚的麵糰,再次雙拳蘸水用力壓扁麵糰,反覆多次。

還有就是在和麵時,只用水量的4/5和麵,剩餘的1/5清水需要在搋麵階段逐次加到面裡,直至麵糰表面光滑不沾手為止。

這道工序是千層餅鬆軟起層的關鍵之三。

四、制油酥

制油酥要先做料油。做法是炒鍋燒熱,加入100g色拉油,50g蔥段,25薑片,大料5朵,桂皮一段,香葉3片。小火炸至蔥段略焦,關火下入30粒花椒。

接下來是做稀油酥。取一金屬容器(塑料在高溫下會析出有毒物質,玻璃易爆),加入100g小麥粉,5g精鹽,2g花椒麵(或十三香、五香粉),將熱的料油過濾倒入,迅速攪拌,成為稀油酥。

稀油酥面油比例約為1:1,寧稀勿幹,是千層餅起層的關鍵之四。

五、制餅手法

1.分劑及餳面。面板上抹油,將麵糰分為4-5個均等的劑子,每個劑子在160-200g左右,搓成擀麵杖粗細的長劑子,蓋上保鮮膜餳制。

2.在面板邊上撒浮面,將餳好的劑子放浮面上,壓扁,擀成牛舌狀麵皮,均勻抹上稀油酥,兩手分別拿住麵餅兩頭,輕輕抻長(有點像拉麵或抻面)。高筋粉或中筋粉加精鹽,會使麵皮筋性很足,能抻的很長、很薄且不易抻斷。

而後從一頭開始摺疊,摺疊越多,層次越多。摺疊好後,用兩手的拇指和食指將兩邊開口面從四角懟入餅坯中,封閉開口,將油酥包住。

做好的餅坯需再餳置一會,目的是鬆弛麵筋,降低筋性,使餅烙好後口感較軟。

這一步是千層餅鬆軟起層、鬆軟的關鍵之五。

六、烙餅

1.電餅鐺下火,不放油,將餅坯放入,餅上面刷油,另取適合的鍋蓋蓋上。儘量不要使用餅鐺上蓋,因餅鐺上蓋太重,易將油酥不足的餅壓實而不出層,成為死麵餅,影響成品口感。

2.1分鐘左右後,將餅翻面,在餅翻上來的一面刷油,蓋蓋烙制1分鐘,第二次翻面,刷油蓋蓋烙制1分鐘,第三次翻面蓋蓋烙制1分鐘,餅兩面金黃即成。這個過程即所謂的“三翻四烙”,過去烙餅講“三翻九轉”,是因為烙餅的火分佈不均勻,只翻不轉的話局部會糊。現在是電餅鐺,火力分佈均勻,所以就不用轉了,只翻面就行了。

3.烙餅時間不要太長,火力不要太猛,一面烙1-1.5分鐘,三翻四烙共需4-6分鐘。烙餅時間太長會使餅乾硬,口感變差。烙餅時餅鐺裡一定不要放油,而要採取在餅的上面刷油的辦法,一是可保證餅的鬆軟口感,二是減少油脂的攝入量,有利於健康。

這是確保千層餅鬆軟起層的關鍵之六。

以上六個關鍵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如能全部兼顧到,烙餅鬆軟起層的成功率將會大大的!

最後,將烙好的千層餅置於面板上,用刀切成四瓣,摞在一起,餅尖朝下輕墩幾下,使餅層分離,裝盤即可。

食用時,在餅層中塗抹醬料,捲入蔥絲、青椒絲、黃瓜條等,口味極佳。

不知為何,今天問答上不了圖,抱歉了!


留鬍子的帥老頭


第一步,溫水和麵,面要和軟。越軟越好。


第二步,醒面,時間二十分鐘

第三步,揉麵,使面光滑。

第四步,把面擀成大片,灑鹽,抹豬油(必須豬油)灑一層乾麵粉。

第五步,把面從一頭捲起,捲成圓筒圓條狀,揪成小劑子。擀成薄片。

第六步,鍋燒熱,放豬油小火烙餅,不要翻動太多!

好了,幾點小經驗,希望您滿意。關注小當家美食,享受美味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