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改變生活方式,「智造」推進「網際網路+」時代工業創新


“黑科技”改變生活方式,“智造”推進“互聯網+”時代工業創新


肌電靈巧手、蜘蛛網雷達、特種機器人……這些聽著就很高大上的“黑科技”正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為我們提供智慧便捷的生活方式。在2018世界智能製造大會10月11-13日將在寧舉行之際,為展現在寧企業“智能製造”成效,今日,記者帶您走進南京雨花臺區內的三家企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億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維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車間“虛實孿生” “黑科技”改變生活方式

車間裡工作人員和機器緊密配合、相互協作,車間外的屏幕則實時顯示著車間內每條生產線的操作人員名單、溫溼度、物料齊套率、缺料預警等物理信息,這就是中國電科十四所基於數字孿生技術打造的工信部電子組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車間。在今年的智能製造大會上,中國電科十四所將通過“視頻+互動+實物”的方式,向觀眾展示車間數字孿生系統、製造運營管理(MOM)、數據採集管控(SCADA)、智能測試等智能車間核心系統,並充分展示十四所在多品種、共線混線生產模式上具備的數字孿生智能車間建設能力。


“黑科技”改變生活方式,“智造”推進“互聯網+”時代工業創新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虛擬車間與物理車間這對“雙胞胎”集中體現了人、機、料、法、環、測等生產要素的精準映射與互操作,參觀者對這種透明、高效的生產模式也將會有一種全新感受。

用大腦控制自己的雙手是最基本的生理動能了,但用意念控制一隻機械手是不是不可思議?中國電科十四所研發的肌電靈巧手就將在今年的智能製造大會亮相,它能夠幫助失去雙手的殘疾人用意念控制這雙機械手,做到和真手一樣的動作,進行生活恢復,此外它還能應用到軍用可穿戴裝甲、腦控武器、超視距感知操作及工業工程協助等領域,具備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擴展潛力。而另一款能夠探測低空飛行物的蜘蛛網雷達,可以探測和跟蹤低、小、慢等飛行物,成為無人機黑飛的“終結者”,其小而精的圓柱天線設計,也將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24小時不間斷巡檢 機器人令設備安監更加放心

“機器人集合自動化技術,對傳統設備實時監測、智能化運維,能夠更好地幫助設備反映數據情況,也能使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億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少劼這樣向記者介紹他們公司研發的智能機器人,而這款機器人就是巡檢領域的“黑科技”。據介紹,該公司的機器人目前已在多地電網得到運用,對電網安全監測提供了堅強保障。


“黑科技”改變生活方式,“智造”推進“互聯網+”時代工業創新


億嘉和科技是機器人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研發的特種機器人產品及服務基於多源數據採集和融合,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實現設備故障智能分析與診斷,提供預警機制。在電力監測領域,機器人能夠有效監測設備潛在故障,保障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為智能電網運維提供技術保障。


“黑科技”改變生活方式,“智造”推進“互聯網+”時代工業創新


“未來我們的機器人在石油石化、消防等領域監測將得到更多運用,我們也在投入更多的資源來研發相關行業的監測技術,希望用我們的‘智造’保障其他行業的安全。”王少劼說。

為工業4.0企業提供數字化工廠服務 構建“互聯網+”時代創新企業

硬件設備的智能製造改變了工業時代的生產生活方式,同樣,軟件系統的“智慧大腦”也在幫助企業完成物理和數字世界的融合,推動未來創新。

南京維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業界領先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Gaas工業雲和工業APP的核心自主技術,專注於為製造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等提供一流的基於“互聯網+”的智能設計、智能製造、智能服務和工業互聯網生態圈解決方案。其領先的工業創新平臺和智能服務解決方案可幫助企業完成物理和數字世界的融合,實現創新商業價值,推動未來創新,為進入工業4.0時期的企業提供完整的數字化工廠服務,構建“互聯網+”時代的創新企業,實現先進製造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

智能服務能給企業帶來什麼?維拓科技總裁楊凌舉了一個例子,當某個企業的專家退休了,那麼他的在這個企業所彙集總結的知識結構也將隨之而去,多年積累的經驗也很難完整地傳承下去。但是通過智能系統和平臺就能構建專家知識型企業,專家在工作中積累的每一點經驗和每一項操作動作都將形成數據存儲,通過大數據分析,他的知識結構將被完整地保存下來,並通過系統應用到生產線上,這對企業節省人力成本和傳承企業知識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們研究實現客戶在智能製造過程中對效率提升、人力節省、成本降低、信息共享、數據分析和預測的需求所涉及的關鍵技術,同時我們力求掌握最底層的核心技術。”楊凌告訴記者,像實現GaaS(圖形即服務)核心技術,就重新定義了GPU資源在雲端的使用方式,使包含10萬以上數量級零部件的大型複雜產品和產線的三維設計在雲端可以運行如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