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现代河南人们心中之痛(二)

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老校区明伦校区,是河南贡院的旧址。河南贡院和北京顺天贡院、南京江南贡院、广州两广贡院,并称全国四大贡院。

1903年、1904年,大清的最后两次全国会试在河南贡院举行。1905年,中国的科举考试取消。

高等教育,现代河南人们心中之痛(二)

河南贡院号舍

1917~1919年,河南贡院号舍(位于现河大明伦校区内)。当时共有号舍10009间。(美)甘博 摄影。

高等教育,现代河南人们心中之痛(二)

河南贡院执事楼

高等教育,现代河南人们心中之痛(二)

贡院碑

道光21年黄河决口,水围开封,为了堵口拆了贡院,院内很多石碑也被抬去挡黄水了。上世纪50年代,修整操场发现了两通石碑,经历史学家鉴定,一是清朝雍正年改建贡院碑,一是清代道光年重建贡院碑。

1912年9月下旬,河南省立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河南贡院的旧址上开学,校长为林伯襄。

河南省立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起点高,经费充足,聘请了不少优秀的师资力量,办学不错。

河南大学,当时和清华大学、中国公学(上海交大的前身),并称中国三大留学欧美预备学校。

那时,河南虽有几所学校,但都是专科学校,河南省立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也只是预科学校。当时政府要求每省办理一所大学,河南决定筹备河南大学。

1920年代,河南已有河南法政专门学校、河南农业专门学校、河南第一师范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等高等学校,但都不是大学。河南的有识之士纷纷要求创办大学,“河南省立大学”提上议程。

福中矿务专门学校即原焦作路矿学堂,曾有一段时间从焦作迁到开封办学,后仍迁回焦作。

冯玉祥任河南督军期间,把前河南督军赵倜的财产充公,其中部分资金作为河南大学的筹办基金。

原计划合并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法政专门学校、河南农业专门学校,以其为基础筹建河南大学。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虽然办学成绩较好,但为中等学校,充其量算大学预科,而法专、农专是大专学校,后者反对合并。最后只得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原有师资、设备,扩建为大学文科、理科。

但河南大学的校名无法通过,因为冯玉祥收缴赵倜财产时,曾电请作为“中州大学基金”,记录有案。这时赵倜一方不同意,河南大学如果用这笔钱,只有定名中州大学,才被法律许可。因此,河南大学最终被定名为中州大学。

中州大学的筹建得到各界的支持,山西督军阎锡山、江苏督军齐燮元、江西代理督军蔡锷等也向中州大学捐赠图书2445册。1923年3月3日,中州大学正式开学。

1927年,筹设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又名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建校方案是以原中州大学为基础,并入河南法政专门学校、河南农业专门学校。由于战乱,此时的法专、农专师生四散,教学停止,不再像以前那样反对并校,三校合并于是顺利。由于时局动乱,筹建中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最后改为河南省立中山大学。1930年,河南中山大学启用原始校名河南大学。

当时,国立清华大学年经费一百万,办文、法、理、工四院。省立河南大学年经费四十万,办文、法、理、农、医五院。但清华大学的工科比河南大学的农、医科耗钱。教育部每年也补助河南大学六万元。河南大学还拥有军阀赵倜的地产7356亩,赵倜在开封、汝南、南京、灵宝、信阳、天津等地的房产900间左右,以及繁塔寺、吕祖阁、火神庙的庙产909亩,每年租金不菲。河大教师工资很高,月薪几十到几百银元,超过了内地其他高校,跟发达地区差不多。

而当时一般公务员的月薪只有几元钱。

1918年,毛泽东到北京,他的导师,也是他未来的岳父杨昌济,介绍他到北大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月薪也只有8块大洋。他在苦闷中,做了几个月。在1919年“五四”前夕,离开了北大,乘坐津浦路火车南下去上海,途中参观了泰山、曲阜等地。

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兴建的河南大学校园建筑后来成为经典。这些建筑有大礼堂、六号楼、七号楼、南大门、西一二斋楼、东一至六斋楼。这些建筑中西合璧、科学美观,堪比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建筑。以大礼堂为例,规模宏大,直追中央大学礼堂和清华大学礼堂,却风格独特。工程历时三年,从外国进口屋架,可容纳三千人,而当时学校仅有几百师生。

那时,校园东边是古城墙,西边是河,北边是铁塔,南边是大湖,非常美丽。

高等教育,现代河南人们心中之痛(二)

七号楼

高等教育,现代河南人们心中之痛(二)

大礼堂

大家有机会去开封旅游的话,不妨抽出点时间,到河南大学老校区明伦校区看看,比很多城市的仿古建筑更有历史的韵味和沧桑,可以当做一次小小的文化之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