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中原四大名镇

道口、赊店、周口、朱仙镇,明清时期并称中原四大名镇。

道口现为滑县政府所在地;

赊店现为社旗县政府所在地;

周口现为周口市政府所在地;

名气最大的朱仙镇,在历史上曾和汉口、佛山、景德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现在不但不如后三者发展的好,就是在中原,也不如道口、赊店、和周口,仍为开封市下面的一个乡镇。


朱仙镇,不但在中原四大商业名镇中名气最大,也曾是全国四大商业名镇。

但他现在的境遇是最差的。

汉口和武昌、汉阳组成武汉三镇,现为湖北的省会城市。

佛山现在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工业制造城市,正和广州融为广佛一体。

景德镇作为江西的一个城市,具有“瓷都”之称。

朱仙镇始建于战国初期,原名聚仙镇,后因战国名士朱亥的食邑和封地而得名。

朱亥是侯赢的好友,也是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事中的参与者。

唐宋以来,朱仙镇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重地。

岳飞朱仙镇大战金兀术的故事家喻户晓。

朱仙镇的兴盛,得源于元朝贾鲁河的治理。

一条贾鲁挑两头,一头是朱仙镇,一头是周家口。朱仙镇和周家口这两个地方因贾鲁河流经,特别是明代嘉靖以后,贾鲁河不与黄河相通,便减少了黄河泥沙的淤积,漕运开始四通八达,一时商舶丛集,烟火万家。

在它的润泽下,朱仙镇、周家口以水利之便成为河南东部输送粮食与江南地区输送茶绢等商品的交通枢纽,连接京津冀和淮南地区的重要的水上交通中转站,最终成长为明清名镇。

朱仙镇河道四通八达,不仅是省城开封的外港,而且成为中原的商业重镇

朱仙镇因为紧挨贾鲁运河,从西北的山西、陕西等地区运来的毛货、铁货、木材;从南方福建、江西等地区运来的茶、纸张、瓷器;从江南运来的绸缎、鞋帽、首饰、布、米、茶在这里交汇。


在此基础上,朱仙镇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运码头,和当时靠水运起家的汉口、佛山一样,跻身全国四大商业名镇。

到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朱仙镇中共有杂货行11家,杂货铺32 家,米商57家。至全盛时期,朱仙镇的市街南北长12里,东西长 5里,面积约120余平方公里,是民国时的10余倍,民商有4万余户,人口20余万人,是民国时的24倍。

朱仙镇——中原四大名镇

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

朱仙镇——中原四大名镇

朱仙镇木版年画

朱仙镇——中原四大名镇

朱仙镇岳飞庙

朱仙镇——中原四大名镇

朱仙镇岳飞庙

水运是朱仙镇繁盛的源头。

自唐宋以来,朱仙镇一直是开封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明朝时是开封唯一的水陆转运码头。其上通下达的水运交通迅速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朱仙镇由此迅速繁华。

然而,清雍正至光绪一百多年间,因黄河多次决堤改道,朱仙镇赖以发展的运粮河逐渐淤塞,加之20世纪初汴洛(陇海)铁路、京汉(京广)铁路开通,火车、汽车等新兴交通运输方式迅猛发展,朱仙镇交通枢纽、商业重镇地位丧失,逐渐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