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不景氣,個人行爲才是「罪魁禍首」

一口榨菜一口二鍋頭,騎著摩拜遛一遛,購物用9塊9包郵······這個夏天,“消費降級”成了一個新詞彙。

社會經濟不景氣,個人行為才是“罪魁禍首”

但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馮鋼表示,消費升級是“向上趨優,向下好省”,吃榨菜就二鍋頭這種消費現象實質也可能是消費理念提升的表現,消費決定變得更加冷靜實惠了。

到底是消費升級還是降級,每個人心裡都有數,我們真真切切看到是,大家不敢花錢了,重新過上了勒緊腰帶吃苦耐勞的日子,但是,這是極其危險的行為。

只有交易才能創造價值

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交易的基礎上的,只有交易才能使貨幣流通,創造價值。如果大家都把錢藏起來,貨幣不流通,那整個經濟系統很快就會土崩瓦解,手裡的貨幣也會變得一文不值。

舉個例子,如果有一位理髮師,去花錢買衣服,賣衣服的人就賺了理髮師的錢,其中一部分拿去進貨,另外的一部分用於他自己的消費,然後進貨的那部分錢就變成了製衣人的工資和用來買原料,而買原料的那部分錢又都變成了製造原料工人的工資,工人們用來消費;工人消費出去的錢,又買了別人東西,讓另外的人也賺了錢。

在所有人消費的這部分錢中,最後有一部分錢是用來剪頭髮的,就又變回了理髮師的收入,這樣一來,社會上的錢還是那麼多,只不過在流通的過程中滿足了我們所有人的需求。

這就是貨幣流通的基礎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把每個經濟體連接起來的就是“消費”,社會中的每個人都可能因為消費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

美國大蕭條證明了消費才是恢復經濟的根本

1929年,美國發生並持續了六七年之久的經濟大蕭條,產品賣不出去,失業率飆升,消費能力很差。

後來凱恩斯提出對付經濟蕭條的辦法,是應該刺激消費。按照他的意見,在蕭條發生的時候,居民因收入減少而不願增加消費,企業家因市場前景不良而不願投資。

而此時,政府就應該擔當投資主體,哪怕僱一批人去挖溝,再僱一批人去填溝,在這個過程中,把錢用來買水泥、鋼材、付工資,最後也可以變成工人的收入,帶來消費,經濟能重新運轉起來,蕭條就可以緩解。

事實也證明,美國最後也是通過這個方法走出蕭條,重新恢復社會經濟。

消費才是根本,所有人都在一條船上

經濟發展離不開消費,這是整個社會運行的基礎,只有交易和消費,才能帶動社會這艘大船運轉,不斷創造價值。可為什麼很多人不願意消費了?

社會經濟不景氣,個人行為才是“罪魁禍首”

第一是因為我們社會保障不完善,需要存錢為未來的養老費用、醫療費用做準備,所謂“計劃生育好,國家來養老”的口號是靠不住的,養老只能靠自己。

第二是房價問題,房子是要買的,但是房子那麼貴,既要掏空“六個錢包”,還要揹負鉅額房貸,每月還貸已經岌岌可危,耗光了所有的力氣,更沒有底氣消費。

第三是教育費用太高。這跟住房太貴的效果是一樣的,養一個孩子的成本太高了,從出生、幼兒園、小學到大學,需要很大一筆錢,上不封頂。

揹負著三座大山,越來越多的人不敢消費,回到最開始的例子,流通過程中一旦消費鏈條斷了,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如果理髮師不消費,省了買衣服的錢,那賣衣服的人衣服就賣不出去,賺不到錢了;衣服賣不出去就堆在那裡了,賣衣服的人當然就不會再去進貨了,製衣廠就沒客戶了;製衣廠沒客戶了,生產就要減少,要裁員節省工廠運作成本了;製衣廠裁員了,下崗的工人沒了收入,就更不願意花錢了,可能理髮師的收入就會減少了;這樣一來,他就更加覺得錢得慎重花,或者乾脆先存起來了,現在賺錢艱難啊!

於是,就形成了典型的惡性循環。

消費是經濟鏈條中的重要一環,這個環節出現問題,是會導致整個經濟系統出現問題的。所以現在經濟不景氣,“罪魁禍首”是社會中每一位成員的消費行為。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罪魁禍首的你,有錢消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