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户农房之下沉眠着三千年前国王,为抢救性发掘专家把整条村拆迁

40户农房子之下沉眠着三千年前国王,为抢救发掘专家把整条村拆迁


公元2010年12月底,湖北省随州市淅河镇蒋寨村八组的一个农民,在自家的农田里除草松土的时候,意外的挖出了15件锈迹斑斑的青铜器。

这个农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极强,不但没有把青铜器私藏,还主动的拨打电话上报给了当地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让他们来进行保护和研究。

接到报告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上派出考古队对这片农田及其周围进行了考古的勘探。经过半个月的挖掘,他们最终确定这是一个在此地首次发现的西周贵族墓葬群。

公元2011年2月18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对叶家山西周贵族墓葬群进行了系统而科学的挖掘,并且使用了先进的3D扫描扫描技术,复原古墓的原貌及其埋葬的过程。

40户农房之下沉眠着三千年前国王,为抢救性发掘专家把整条村拆迁

然而因为叶家山墓葬群埋在在40多户贫穷村民房子的地基之下,考古人员只能在村子的外围进行挖掘,而不能损坏农民的房子,所以进展缓慢。虽然是这样,考古队还是在第一阶段的挖掘当中清理出了大约740件珍贵文物,包括有陶、铜、瓷、玉石、漆木等等。

通过挖掘,考古队发现这座墓葬的规格非常高,出土文物众多精美,大多数都属于王公贵族才能享用的高级器具,所以不排除其中有国君等级的陵墓。考古队只挖掘墓地1/3的面积就出土了这么多珍贵的文物,如果把15000多平方米的墓葬群都全部挖掘出来,那肯定是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事情!所以,他们就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对这片墓地进行完整的挖掘,以便更好的保护它。

40户农房之下沉眠着三千年前国王,为抢救性发掘专家把整条村拆迁

后来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湖北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挖掘申请,并且拨款给当地政府,让他们牵头动员这些世代住在墓地上的村民进行搬迁,并对他们做出一定的经济补偿。

当地政府在蒋寨村附近的一片空地上重新进行了平整和规划,建设了40多栋美轮美奂的二层小洋房,让这40多户贫困村民搬离旧居进入此处居住。由于政府提供的条件都很优厚,建设的房子比他们原来的更气派,实用,漂亮,所以很快全部村民都同意搬迁了。

当村民全部搬走之后,考古队立刻就组织建筑工人对房子进行的清拆,并对地下的文物进行挖掘和清理。此次他们一共挖出5000多平方米的墓葬面积,发现了属于西周贵族墓葬77座,其中一座是属于一位曾国国王的陵墓。

40户农房之下沉眠着三千年前国王,为抢救性发掘专家把整条村拆迁

除此之外还有六座属于陪葬的车马坑,并且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器等珍贵文物。

围观的村民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住了几十年的房子底下,竟然埋藏着这么多宝贝,而且还有一位曾国的国君被自己和祖先踩在脚下3000多年!这让他们感到十分的惊讶和兴奋。

公元2011年7月10日下午,叶家山墓地规模最大的M111号大墓被清理干净,一共出土了

青铜鼎、青铜簋、鬲、斛、爵、编钟、金戈、铜盾、箭镞等等文物三百多件。

在这数量众多的古文物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从这座大墓当中所挖出的19件鼎和12件簋,本来在西周墓葬出土鼎和簋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这次所出土的数量却远远超出了西周礼制规定的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八簋”,创造了迄今为止中国所出土的鼎和簋数量最多的纪录。

40户农房之下沉眠着三千年前国王,为抢救性发掘专家把整条村拆迁

就因为它的数量太多,所以才让考古专家都感到大惑不解,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诸侯王竟然会拥有数量超过天子的青铜器,这完全不符合当时森严的礼制和等级,是绝对不允许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翻阅历史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在西周时期王公贵族使用的鼎和簋的品种、数量都必须遵循一定的限制,比如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王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元士用“三鼎一簋”。

在使用鼎簋的礼制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此人的身份等级。而在这座M111号的大墓中出土了19个鼎,12个簋,这完全不符合逻辑,让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40户农房之下沉眠着三千年前国王,为抢救性发掘专家把整条村拆迁

后来还是一位专家在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他发现其中一个青铜器记录了这座大墓的年代,是在西周初年,而关于鼎和簋使用的礼制却是在西周的中期才形成,这就解释了为什么M111大墓出土的青铜器 数量多于天子的原因了。

叶家山墓葬群是长江流域附近至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出土的文物之多,保存之好,价值之高,极为罕见,对于我们研究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曾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