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產檢的7個常規項目&怎樣選擇產檢醫院

首次產檢的7個常規項目&怎樣選擇產檢醫院

首次產檢的7個常規項目&怎樣選擇產檢醫院

「所有產檢中時間最長、也最全面的一次」

準媽媽得知已經受孕成功,隨之就進入了孕期。如果你是第一次懷孕,一定會有很多疑問,比如,第一次產檢的項目有哪些?

1

第一次產檢的7個常規項目

1、量體重和血壓。

2、進行問診:醫師通常會問準媽媽未懷孕前的體重數,以作為日後準媽媽孕期體重增加的參考依據。整個孕期中理想的體重增加值為10~12.5千克。

3、聽寶寶心跳:醫師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

4、驗尿:主要是驗準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以判斷準媽媽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腎臟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

首次產檢的7個常規項目&怎樣選擇產檢醫院

5、身體各部位檢查:醫師會針對準媽媽的甲狀腺、乳房、骨盆腔來做檢查。由於骨盆腔是以內診方式進行檢查,為避免過於刺激子宮,所以,醫師會讓準媽媽平躺在診斷臺上,以手來觸摸準媽媽腹部上方是否有腫塊。若是摸到腫塊,就要懷疑是否為卵巢腫瘤或子宮肌瘤,但大部分以良性腫瘤居多。

6、抽血:

準媽媽做抽血檢驗,主要是驗準媽媽的血型、血紅蛋白(檢視準媽媽貧血程度)、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好為未來做防範。

7、檢查子宮大小:準媽媽從孕期第6周開始,子宮開始逐漸變大;到了孕期第12周時,子宮底會在恥骨聯合的上方;到孕期第20周時,會跨過骨盆腔到肚臍位。因此,從孕期20周到35周,醫師為準媽媽從恥骨聯合的地方到子宮底所量出的釐米數,可大致等於為胎兒週數。此週數也可作為胎兒正常發育與否的依據,通常會以±3釐米來做一推斷,即小於3釐米,代表胎兒較小;大於3釐米,代表胎兒較大。

首次產檢的7個常規項目&怎樣選擇產檢醫院

2

懷孕後,孕婦要經常到醫院進行定期產檢,臨近分娩時,更需要在出現異常情況後迅速前往醫院,因此醫院不宜離家太遠。對上班族而言,大部分時間都在工作單位度過,所以距離工作單位近的醫院也是不錯的選擇。

首先應觀察醫療設施的清潔度與安全性,還要確定產後是否可以餵母乳、住院病房共有多少床位、是否有兒科門診等信息,以免等到分娩住院時才感覺醫療服務條件不滿意,就難做更改了。

孕婦與婦產科醫生的融洽關係也很重要。10個月的孕期中要向醫生諮詢許多問題,如果對醫生的醫療水平缺乏信任,或是醫生忙得沒時間一一解答病人的疑問,會對孕婦形成壓力,所以要選擇可靠的醫院和醫生。

亦蓁母嬰研究院溫馨提示:如果正在考察一家醫院,可以參考一下患者的評論。選擇離家較近的醫院時,還可以從身邊的媽媽們那裡徵求意見,比如檢查時排隊等候的時間長不長、是否需要長距離地為各項檢查奔波、是否有單人的產房可供選擇等。

·猜你還會喜歡下面這些內容·

春季踏青丨準媽外出遊玩要小心這些常見花!

孕期營養補充有原則!這樣做,才能讓寶寶和媽媽都健康!

@所有孕媽,科普貼丨肚子上那條黑線到底是啥?

準媽必看丨待產包清單全面盤點,收藏起來!

首次產檢的7個常規項目&怎樣選擇產檢醫院

首次產檢的7個常規項目&怎樣選擇產檢醫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