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被直播”,责任该由谁承担?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有青果摄像头的用户反映,居家生活被在网上同步直播。不少用户却对被此毫不知情。

居家生活“被直播”,责任该由谁承担?

青果直播运营商的易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开直播由用户个人设置。目前接到用户反馈后,公司已暂时关闭所有个人用户直播。接到反映后已暂时关闭所有个人用户直播,下架个人直播内容。

青果直播平台运营商易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用户安装软件的时候,权限设置中有"完全开放"、"需要验证"两个可供选择。在"完全开放"的选项下,小字注明"所有人都可以在广场看到您的直播"。

居家生活“被直播”,责任该由谁承担?

但事实上,这样的"隐私提醒"一般很难引起用户的注意,毕竟人们已经习惯于略过连篇累牍的软件安装《服务协议》,只在最后面勾画点击"同意",而很少有人去仔细阅读协议内容。也就是说,要想真正保护用户的隐私不受第三者乃至第N者侵犯,直播平台必须有着安全可靠的技术依赖。

"小字提示"与完全征得用户同意是两码事,并不能排除用户没有注意到提示,或根本不了解摄像头使用功能的情况。也就是说,"小字提示"绝非青果直播的"免责声明"。更何况,既然是"提示",为何不设置得字体大一些、醒目一些,以便更容易引起用户注意呢?

尽管其中不排除"误操作"的可能,但是倘若果真如青果直播相关负责人所言,直播系用户动了"完全开放"选项,就这样直接把用户的个人隐私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但这也是因为平台选项设置意指含糊。

居家生活“被直播”,责任该由谁承担?

消费者或许并不知道"完全开放"就等于完全公开直播。而关乎个体权益的提示文字又太不显眼,每每成为用户不经意间"误操作"的主要原因。类似的"瞒天过海"情形,此前在很多平台均有表现,很多人因此而"中枪",这也算不上什么新鲜的招数。可以说,平台的这种设置本身就是在打擦边球。

居家生活“被直播”,责任该由谁承担?

法律人士表示,用户在家中的行为被围观和被直播,涉嫌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其实,无须法律人士界定,大家根据生活经验都可以知道,毋庸置疑,青果平台是侵犯了用户隐私权。问题的关键是,

用户被偷窥了,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居家生活被"直播",是该加重平台责任了。或许,这些平台根本没想要做长久,只想着捞一桶金就走。对此,有必要加强惩戒,激活现有制度和规定,提高违法成本,彻底杜绝侥幸心理。

网友也表示:直播平台要履行好管理责任,不能成为"防火墙"的破坏者,成为用户隐私的侵犯者。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