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公益基金讓科技爲農村教育服務《人民日報》評論其「接地氣」

今年4月,百度公益基金會在貴州省黔東南臺江民族中學設立人工智能示範校,同時為當地教師提供遠程教育應用“百度智慧課堂”的免費使用和培訓服務,幫助提高教學管理效率。

人民日報在6月21日的報道對百度公益基金在黔東南設立人工智能示範校進行了高度點評,報道稱“貼近實際 解決痛點。互聯網企業作為活躍的市場主體,要敏銳感知和深入挖掘農村地區需求,讓新技術沾泥土、接地氣,精準對接需求,同時在產品設計上充分考慮農村地區實際和用戶使用習慣,避免出現“水土不服”。”這無疑是對百度人工智能示範校進行的接地氣點評。

百度公益基金讓科技為農村教育服務《人民日報》評論其“接地氣”

百度人工智能示範校是由百度教育、百度公益基金共同打造的扶貧項目,旨在通過百度的科技與教育優勢為貧困地區送去優質教育資源與服務,以全面促進當地教育水平提升。這是將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應用到農村教育中的典型案例,受到當地師生的一致好評。據瞭解,此前,百度智慧課堂也在江西省上猶縣121所學校實施,猶縣也成為全國首個“人工智能示範縣”。

與80年代要想富先修路不同的是,現在已經進入知識時代,如何將提高農村教育水平,讓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贏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是廣大農村家長的心聲。

人工智能示範校,不僅為全部老師配備百度智慧課堂一年的免費使用權,搭載百度優質資源,而且將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進行了有效結合,可以達到輔助老師教學、學生學習,加強教育管理,形成教學、管理、資源教育全方面互動。是通過科技反哺教育的良好秘方。

在通過科技反哺農村教育的過程中,百度公益基金一直在進行多方面的探索。5月22日,百度公益基金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聯合發起了關愛貧困地區兒童和青少年教育的公益項目——“築夢未來計劃”。截止目前,該計劃已經相繼在雲南國家級貧困縣梁河縣、貴州省臺江民族中學成功開展了兒童教育公益行動的落地嘗試。未來三年,將搭建不少於100所網絡教室,讓貧困地區的學生通過互聯網技術快速獲取知識。

百度公益基金讓科技為農村教育服務《人民日報》評論其“接地氣”

作為人工智能以及互聯網領域的佼佼者,百度一直在努力探索各種人工智能落地方案。而教育,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村扶貧先扶智的有效方式。人民日報點評“接地氣”也是對百度人工智能技術落地實施的肯定,是百度精準扶貧的有效佐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