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即位,母妃就必死,如此残忍的祖制谁开创的?

都说帝王家最是无情,为了巩固统治,往往不会顾及公主和皇子们的情感。公主成年后如政治需要会被远嫁,而皇子们也被分配到很远的封地。只有未来的太子才能住在享受无上的尊荣。所以才有后宫妃嫔挤破脑袋也要让自己的孩子当上太子,这样就可以"母凭子贵"了,但还有一种就是 "子贵母死",即一旦某位皇子被立为储君,储君的母亲就要被赐死。为什么创立如此残忍的体制?

皇子即位,母妃就必死,如此残忍的祖制谁开创的?

网络配图

历史上最早发生在汉代,汉武帝晚年想册立钩弋夫人所生的皇子刘弗陵为继承人,又担心自己死后皇帝年幼,太后容易把持朝政祸乱朝廷。于是,为了皇权的稳固,汉武帝狠心赐死了年轻貌美的钩弋夫人,以绝后患。

后来鲜卑族入主中原后,道武帝拓跋珪继位,颇有远见的道武帝发现鲜卑族历来依存的"母强子立" 体制并不适用于君权专制。因为在原来 "母强子立"的体制下,母权对皇权的影响是巨大的,很有可能相当皇权的旁落。为此,道武帝痛下决心,创立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即一旦某位皇子被立为储君,储君的母亲就要被赐死。

皇子即位,母妃就必死,如此残忍的祖制谁开创的?

网络配图

制度刚一设立,道武帝就赐死了太子拓跋嗣的母亲刘贵人。年少的太子伤心得号啕大哭。道武帝却对他说:"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妇人以后干预政权,让外戚势力作乱。你要把这种方法继承下去。"

就这样, "子贵母死"制度作为北魏的祖制传了下来,历代帝王都必须遵守这项制度,这可苦了生下皇子的后妃们。儿子被立为皇储本是好事,可这也意味着宣布了她们的死期。

皇子即位,母妃就必死,如此残忍的祖制谁开创的?

网络配图

这个极端残忍的制度直到北魏的第八任皇帝宣武帝元恪在位时,因为笃信佛教,不忍心杀生,断然宣布废除这项制度。但仁慈的宣武帝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心换来的却是王朝的衰落和灭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