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房地產幾輪漲跌,而你還是那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羣衆?

經歷了2016年樓市的暴漲,很多吃瓜群眾還沒來得及上車就被政府的一紙調控令拒之門外,空留滿手滿嘴的西瓜汁和那兩行寂寞、傷感而又彷徨的眼淚。

為什麼房地產幾輪漲跌,而你還是那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他們的內心此刻可能是這樣的:TMD,為什麼每次我都是吃瓜看熱鬧的命?!

為什麼搶到房的那個人不是我?!

為什麼那些人每次都能看懂政府的調控意圖並且提前佈局?!

為什麼每次當我看到那些所謂的房哥、房姐在滔滔不絕地介紹他們的買房心得時都有種想衝上去打他們一頓的衝動!?

為什麼房地產幾輪漲跌,而你還是那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好了,請大家稍安勿躁。槽也吐了,情緒也發洩的差不多了,你此刻最嚮往的應該還是成為那個你曾經想對他施加暴力的房哥或者房姐,你的心裡可能還是會存在以下疑惑:

房地產未來十年是否還有投資的價值?

政府現階段的樓市宏觀調控政策究竟是對房地產的打壓還是呵護?

GDP、存款準備金率、存貸款利率等看似複雜的宏觀經濟數據究竟如何決定樓市價格的漲跌?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能從下面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話說曾經有一個叫肖家莊的小鎮居住著100個居民,其中82個是農民,居住在農村,並且擁有自己的耕地和宅基地;還有18個是市民,居住在鎮上,住的房子都是政府的福利房。目前肖家莊的城鎮化率為18%(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城鎮化率為18%),且農民務農,市民工作,大家過著幸福的生活。

為什麼房地產幾輪漲跌,而你還是那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有一天,為了促進肖家莊的經濟發展,鎮政府通過比較,決定將房地產業列為地區的支柱產業。於是政府取消了市民的福利分房制度,改成了通過房地產市場提供商品房來解決市民的住房問題。

但是問題來了,蓋房子需要的土地從哪裡來?政府想到肖家莊的82個農民擁有耕地和宅基地,可以作為房地產開發用地的來源。

於是政府和農民商議,通過拆遷的方式將農民擁有的土地收了上來。通過拆遷,農民雖然失去了土地,但是得到了可觀的貨幣和實物住房補償,政府則得到了房地產業發展所急需的土地。

為什麼房地產幾輪漲跌,而你還是那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於是,政府通過公開招拍掛的方式,將徵收的土地賣給了房地產開發商,而房地產開發商則利用自己的自有資金和從銀行借來的資金購買了土地,並在土地上建造商品房。房屋建成後,政府通過銀行向市民和被徵收了土地的農民貸款,來購買商品房。

這樣一來,一部分農民通過拆遷並在鎮上買房被轉化成了市民,於是肖家莊的農民數量變少了,市民變多了,也就意味著城鎮化率提升了。

城鎮化率的提升對經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一方面,政府通過發展房地產業,刺激了房地產上游鋼鐵、水泥,中游建築開發以及下游傢俱、家電和家裝等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同時也創造了大量的稅收。這些就業機會正好使那些被徵收了土地的農民有了工作,提高了收入,並且在鎮上落了戶,生了根。

另一方面政府用增加的稅收不斷完善肖家莊的道路、橋樑、醫療和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使肖家莊的城鎮變得更加的漂亮和宜居,又進一步刺激了農民進入鎮上工作和生活。

肖家莊的經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為什麼房地產幾輪漲跌,而你還是那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但是,隨著城鎮化率的不斷提升,肖家莊的農民由原來的82個已經減少到了42個,而鎮上的市民則從原來的18個變成了58個(截止2017年末我國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8%)。

此時,經濟發展遇到了瓶頸。隨著農民的減少,每年進城落戶和工作的農民也在變少,對住房的需求在減少,同時鎮上原來的市民早已購買了住房,有的甚至購買了多套,對房產的需求也在下降,導致鎮上的房子出現了供大於求的情況。

這可愁壞了政府、開發商和銀行。

為什麼房地產幾輪漲跌,而你還是那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

肖家莊的政府、開發商和銀行究竟為什麼如此發愁?這個時候,如果你是肖家莊的鎮長,你會通過什麼房地產調控手段讓經濟重新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歡迎給我留言,我們下一篇文章繼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