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爺的日常:遊走權貴,坐著把錢掙

王爺"無論在真實的古代,還是在電視劇中,都是一個重要的角色。王爺,進一步可以登基上位權傾朝野,退一步做個富貴閒人,最不濟的就是敗兵被殺。而在古代,封建王朝,王爺的位子還是可以世襲的,清朝也不例外。那麼在和平時代,王爺作為清朝的宗室子弟,世襲的王爺又是怎麼打發時間的呢?過著怎樣的日子呢?

清朝王爺的日常:遊走權貴,坐著把錢掙

當時王爺的主要收入都是每年朝廷下放的俸祿。在大清順治年間,規定親王一年的俸祿是 1 萬白銀,米糧 1 萬石,而群王是 5000 兩,米糧 5 千石。到了乾隆朝,只是把米糧降成了 5 千石。這數據說得很少,但是當時一品大員的年薪只有 180 兩白銀, 米糧 180 石。

清朝王爺的日常:遊走權貴,坐著把錢掙

在康熙時期,一石米是按一兩銀子左右算的。如果按照現在進年的米價,普通人家最貴的米價3元一斤的話,一石米約為130 斤大米,親王坐著都年收入高達195W,而且再加上當時滿清貴族都有圈地,這收租的錢可不少。

清朝王爺的日常:遊走權貴,坐著把錢掙

清朝王爺的日常:遊走權貴,坐著把錢掙

人在沒事的時候,就需要有些東西來打發時間。以光緒皇帝的父親奕譞為例,在奕譞的後花園中娛樂設施是應有盡有,花園、假山、池塘都有,沒事的時候他還會去打打獵。

奕譞的王府作為北京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等級最高的清代王府建築,已修繕後將成為國家宗教事務局的辦公地點。

在古代,王爺的生活是普通人難以想到,一個明升暗降的地位,諸多王爺的生活也是奢靡無度,儘管如此豐厚的收入,在王爺們的互相攀比下,這些錢遠遠不夠他們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