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註冊會計師考試六科考試特點大不同!

2018年註冊會計師考試共為6科,雖然考試科目多,但是各科有其獨有的特點,明確各科特點,才能高效科學備考,下面我們一起分析一下注冊會計師考試六科特點。

2018年註冊會計師考試六科考試特點大不同!

一、《會計》

註冊會計師會計考試為180分鐘,過去五年的註冊會計師考試中,題型相對簡單,分為單選題、多選題及綜合題三種題型;但是,2016年將四個綜合題拆分為兩個計算分析題、兩個綜合題,轉為四種題型。從分值上可以看出,客觀題44分,主觀題56分,二者可謂平分秋色,每一部分的比重都不可小覷。近五年機考的命題特點如下:

二、《審計》

《審計》試卷總分為100分,60分合格。從近幾年機考的題型及題量來看,題型分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和“綜合題”,題量及分值如下:

三、《稅法》

注會稅法近幾年考試有四種題型,題型及題量分佈如下:

單項選擇題24道,其中1.0分題24道;多項選擇題14道,其中1.5分題14道;

計算回答題4道,其中6.0分題3道,1道可以英文作答的題目,滿分11分;綜合題2道,其中15.0分題1道,16.0分題1道。

在以上四種題型中,單選題比較簡單,計算題及綜合題其實也不難,題目要求一般都是按照業務來問的,看業務寫答案,把答案寫詳細一點,判卷老師一般會踩點給分的,所以不要空著,最後再彙總,只是整體看上去內容很多而已,所以不要被主觀題嚇到。多選題可以說是最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多選錯選都沒有分數,所以要做出正確答案,除了紮實的基本功外,也有幸運的部分在裡面。

稅法每年的新政策都會很多,針對考試,教材涉及到的新增內容要格外注意,可能會是命題點。另外要做歷年考題,近幾年的考題除了常規的考點外,結合實務考查我們知識點的運用能力在逐漸加強,稅法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及工作,學習稅法不單純是為了考試而考試,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結合熱點事件來思考稅收的影響,對我們的考試及工作都會大有裨益。

四、《經濟法》

《經濟法》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科目,因此試題在考核考生對法律具體規定把握的基礎上,注重考核考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試題體現了應用性,尤其是多選題經常以小案例的方式來體現,有時甚至比案例分析題更加需要深一步的分析。因此,考生應緊緊圍繞新制度考試大綱的範圍和要求全面複習,並加強練習鞏固考試大綱明確的知識點,避免盲目猜題和押題的僥倖心理。

註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科目的題型分為客觀性試題和主觀性試題兩類,其具體題型和分值為: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4分;多項選擇題共14道題,每小題1.5分,共21分;案例分析題共4道題,第1小題10分,第2小題10分,第3小題17分,第4小題18分,共55分。預計2017年度考試的題型與題量整體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五、《財務成本管理》

最近三年考試題型、題量和分值穩定,都是14道單選題(每題1.5分),12道多選題(每題2分),計算分析題為5題(每題8分,共計40分),綜合題為1題(15分);另外,每年都會在計算分析題中,指定某一題或者某一問,可以使用英文作答,如使用英文作答,須全部使用英文,回答正確,則可以多得5分,也就是說,理論上,滿分為105分。

從近幾年的考題來看,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規律:

(1)題目比較靈活,考查考生對公式和概念的理解程度,而不是單純地考記憶力;(2)2016年的考題難度比2014年和2015年下降很多;(3)偏題、怪題越來越少,與實務結合的題目越來越多;(4)新增加和修改的內容,考試出題的概率比較大;(5)計算分析題中夾雜著簡答題;(6)出題規律越來越難以把握;(7)注會《財務成本管理》科目考試的計算量比較大,大部分考生都無法做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平時應該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多做題,提高解題的熟練程度,減少考試時的思考時間;二是勤練打字速度。

六、《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從歷年考題來看,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這門科目包括四種題型,分別是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和綜合題。其中單項選擇題共24個小題,每小題1分;多項選擇題共14個小題,每小題1.5分;簡答題共4道,第一題6分,若用英文回答,可增加5分的附加分,其餘題目每題8分;綜合題共1道,分值是25分。

《戰略》的考試時間是120分鐘,在這兩個小時裡做完這麼多的客觀題和主觀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要求考生熟練掌握教材內容,做客觀題的時間要控制在45分鐘以內,剩下的時間用來解決大題。主觀題雖然只有5道,但是每道題至少包含三小問,所以題量很大,要想順利通過考試,需要準確、熟練掌握重難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