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上海第一座使用“主動防撞預警系統”的橋樑,快來看看!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由隧道股份市政集團承建的平申線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一期)橋樑部分——泖港大橋改建工程需對老橋拆除重建,新建工程全長約1.662公里,其中橋樑946m,道路716m。

主橋上部結構為三跨變高度鋼-砼混合連續梁,跨徑組合為65m+135m+65m,總長265m。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橋樑新工藝技術眾多

會主動報警

據瞭解,平申線航道區域船舶較多,水域通行流量大;

在重建橋樑等級提升中G1501泖港大橋工程首次應用到橋樑主動防撞預警系統,讓橋樑會主動“報警”。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項目主管介紹,新橋採用橋樑防撞主動預警系統,這是上海第一座使用“防撞設施”裝置橋樑。

  • 橋上主動防撞裝置,能預測過往船舶是否偏離航道,起到預警功能。
  • 橋下被動防撞裝置,有效保護橋墩。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防撞系統是什麼

橋樑防碰撞智能預警系統集激光超高船隻探測,超聲波雷達航道偏離探測,圖像識別偏航監控預警、AIS船舶身份識別預警通知、VHF電臺通知、視頻監控錄像、無線數據傳輸,聲光報警等現代無線通信技術於一體的多功能橋樑船舶防碰撞綜合監控系統。

系統集技術先進性,實用性,全面性,施工簡易性等特點,為海事,路橋,航道管理部門科學管理提供依據!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參考圖

項目工程施工過程

據瞭解,1月12日該工程老橋拆除完畢,標誌著順利完成了上海首座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拆除工作。

其中遭遇了很多技術難點,都被工程人員一一克服!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難點一:如何減少對未拆除部分混凝土預應力的影響?

靜力切割環保拆除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 水下靜力切割 老橋樁基礎平滑完整

工程需要拆除2座老橋,老橋主橋結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所有拆除工作全部在水上進行。

據項目主管介紹,為減小拆除工作對航道通行及周邊環境的影響,採用金剛石繩鋸對老橋主體結構進行靜力整體切割,為了保證上部結構拆除過程中的平衡,柱墩兩側對稱拆除,在柱墩兩側設置鋼管樁臨時支撐並將支座臨時固結,可以大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難點二:所有承臺均為水中高樁承臺,如何確保施工順利?

大體積水中施工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新建的泖港大橋4個主墩位於大泖港河道中,每個墩臺的外形尺寸為8.4m*18.618m*3m。所有承臺均為水中高樁承臺,面積為152.2㎡,混凝土量達532.35m³。為確保施工順利,所有承臺採用有底鋼套箱法施工。

難點三:

蓋梁無支架施工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橋蓋梁採用鋼棒法無支架施工工藝,通過鋼棒法結合牛腿支撐托架的方式實現了模板和支架合二為一,充分利用牛腿和鋼橫樑的鋼模自身具備的強度和剛度來承受施工荷載。

難點四:鋼砼結合段及鋼箱梁

橋面吊機整體提升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鋼砼結合段的鋼結構和跨中合攏段的鋼箱梁採用橋面吊機整體提升方法。橋面吊機採用菱形桁架結構,通過固定在菱形桁架上的液壓提升系統提升就位。

國內首創

據瞭解,這座橋樑擁有在國內外均屬罕見的科研項目——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拆除工藝及鋼-混凝土混合連續梁橋施工工藝。

項目部成立科研小組,與同濟大學橋樑工程系合作一起完成這個科研項目,屬於國內首創。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 數據採集

會自動報警的大橋,上海第一,國內領先!

▲ 數據採集箱

目前大泖港橋G1501東半幅已通車,西半幅新建施工進入懸臂澆築階段,預計今年年底結構貫通,2019年3月全線通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