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四十年 共绘同心圆」卢卫民:亲历改革巨变 助力万众奔腾

「亲历四十年 共绘同心圆」卢卫民:亲历改革巨变 助力万众奔腾

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市委统战部组织开展了“上海统一战线与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活动,得到了全市广大统战成员和统战干部的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目前,文章征集阶段已经结束,即日起同舟君将选登部分来稿,与大家共同追忆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统一战线的发展变化,共同分享发生在统战成员身边的精彩故事。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职业生涯的第40个年头。也许这沧桑巨变、砥砺前行的40年,在时光隧道中只是一个小小的驿站,但却是我人生中从青葱芳华到两鬓染霜的生命黄金时段。40年,我见证了祖国的巨变,见证了汽车工业的崛起,见证了普通百姓圆了汽车梦。

我记得最清晰的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1978年。那一年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抉择,从此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刚踏上社会的我还不理解“改革开放”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心中在默默提问:改革开放真能给国家、企业、人民带来巨大价值和改变吗?40年过去了,回望走过的路,现在最令我庆幸的事,是自己的职业生涯能与共和国的改革开放、高速发展同步,亲眼目睹祖国从贫困走向小康,亲身经历汽车工业从孱弱走向强壮,亲自参与经济建设和参政议政。

40年间,我的工作从未离开过上汽集团。上汽集团的前身是隶属于上海机电一局的拖拉机汽车公司,简称“拖汽公司”。这名字就可见,那时上海是以制造拖拉机为主的,沪产的丰收牌拖拉机享誉全国。1987年,上海市政府明确轿车工业为本土重点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从此,汽车工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拖汽公司”也更名为汽车拖拉机公司,简称为“汽拖公司”,以生产交通牌卡车为主。记得当时的15吨和32吨国产载重卡车还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庆检阅。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轿车工业几乎是一片未开垦过的处女地。全国能生产轿车的企业屈指可数,产量微乎其微。坐落在嘉定区安亭镇的上海汽车厂(上汽大众的前身)生产的上海牌760轿车,许多零部件都依靠手工制作,产量极度低下。1985年,合资的上海大众(现为:上汽大众)签约成立,扬起了上海汽车工业起航的风帆。那时,我们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同样落后,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滞后超过半个世纪。我所在的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为了能将国产的汽车电喇叭为桑塔纳轿车配套,发动全公司上下进行技术攻关,经过多少失败和挫折,终于达到10万次使用寿命和德国大众的技术标准,成为第一批两种桑塔纳国产化配套零件之一。当时,公司产品能为桑塔纳国产化配套,可谓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喜事,每个员工闻之脸上都会流露出自豪的喜悦。

「亲历四十年 共绘同心圆」卢卫民:亲历改革巨变 助力万众奔腾

1983年4月1日,第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组装成功

为了争取快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上汽集团踏上了利用“合资合作”,调整产品结构,尽快缩短与国际汽车工业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赢取高速发展的道路,大大加速了中国汽车工业整体发展的进程。得益于“合资合作”, 我从2001年进入中美合资的企业工作,当时的外方是以原配套技术、原配套车型在中国合资企业生产交付,年销售额仅7000万元人民币。在后来的17年中,我们励精图治,成立产品研发中心,组建了自主研发技术的团队。我们的试验中心获得国家级试验室认证资格,截至2017年我们企业的销售额接近17亿,产品市场占有率为同行业第一,这样的案例在中国的汽车行业内举不胜举。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开创了一片天地。

「亲历四十年 共绘同心圆」卢卫民:亲历改革巨变 助力万众奔腾

2013年10月,作者向时任市政协领导宋仪侨、上汽集团原董事长陈祥麟介绍公司情况

也是在这40年间,原本普通人望尘莫及的轿车,现已普遍成为大家的代步工具。轿车也早已赋予其功能性名称为:乘用车,而人们消费需求已开始崇尚乘坐更宽敞舒适、越野性能更好的SUV和MPV了。以一斑而窥全豹,可见改革开放40年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改变是史无前例、翻天覆地的。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我始终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作为上汽集团的统战代表人士,我担任了两届上汽民建委员会的主委,积极投身于同舟共济主题活动,为上汽的发展献计出力,在2008至2017年的10年中,被推荐担任上海市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先后以经济界和科技界的委员身份,积极参加各类考察调研活动和参政议政,为上海深化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发展建言献策,尽己所能。我利用工作之余,注意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与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加以分析梳理,结合本职,对上海经济发展绕不过去的问题,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各种短板,以不同方式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基本做到每年选择一项重点,通过年初的全会向政协提交提案,向政府提出一些前瞻性建议。

「亲历四十年 共绘同心圆」卢卫民:亲历改革巨变 助力万众奔腾

在2015年上海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作者代表民建市委作《聚焦工业4.0布局,推进科技创新中心》的大会发言

早在2013年,我就纂写了《关于在崇明岛实行车辆“零排放”的建议》的提案,力主把崇明建设成绿色环保岛,并组织民建上汽委员会的部分专业会员赴崇明调研,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6年,当新能源汽车刚刚起步时,我就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特点和社会百姓的认知程度,纂写了《关于加快推进上汽新能源汽车进入出租车市场的建议》的提案,提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要把汽车租赁业作为推广重点,把当时新能源汽车高额补贴的受益面从个体扩展至群体,该建议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为上海的城市空气质量优化作出了微薄贡献。

在担任市政协委员期间,我除了重点关注汽车行业的发展之外,还不忘履行社会责任,聚焦社会热点、难点,就医疗、养老、金融、安全等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提案建议、网上交流、电台市民直通车等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表露自己的观点,发挥参政议政应有的作用,尽到应尽的责任。

回眸40年,栉风沐雨,春华秋实。我全过程融入国家波澜壮阔的改革,全视野目睹汽车工业的雄起,全身心投入自己十分热爱的事业,并为能发挥一些作用,取得一些进步而欣慰与自豪。

今天的中国,正面临改革更加深入精细的考验,汽车工业也面临黑科技带来的新挑战。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将不忘初心,继续为行业的深化改革献计,为上海的五个中心建设建言。

作者系民建会员,上海市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上海市中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外企分会理事,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