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贫穷和焦虑:理想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

人的贫穷和焦虑:理想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

人的贫穷和焦虑:理想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

人生痛苦不仅来源于能力配不上野心,更在于收入追不上通货膨胀。

1

人的贫穷和焦虑:理想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最关注的经济现象之一。为了避免没钱养老的悲惨晚年,避免自己的积蓄不断缩水,无数原本对投资毫无兴趣的人们也纷纷“被迫投资”,许多人买房就是因为这一因素。

通货膨胀的历史源远流长,只是从未像今天这样常态化。常态化的通胀对穷人的掠夺尤其残忍,因为无钱投资,穷人只能成为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

人的贫穷和焦虑:理想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

好莱坞导演常常用辛苦工作一生的人没钱养老来批判资本主义的残酷,归罪资本家的贪婪。但是这到底关“资本主义”什么事呢?通货膨胀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政府把持的印钞机在不断的增加货币。资本主义不是一个用来倒脏水的泔水缸,它意味着一种神圣的法统,意味着私有产权被保护,贸易自由被尊重。

通货膨胀固然“合法”,但与资本主义的“法统”是相悖的。为了区分这两种“法”,《货币生产的伦理》一书的翻译者“将由政府法令赋予特权的通货膨胀翻译为‘法令性通货膨胀’”。

私人的印钞机增加货币属于印假钞,是犯罪;政府的印钞机增加货币,就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增加广义货币”。

通胀成为了基金经理和房地产销售经理们劝说人们投资的重要理由,但它对于整个社会的危害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讨论,如果辛苦工作不能养老,努力生产不如借助通胀来获利,勤俭积蓄不如及时挥霍……各国政府年复一年的滥发货币,我们面临的未来,是真正的灾难大片。

人类历史上很少有事件能够与金本位的废除相提并论,也很少有某种现象能像政府对货币生产与发行的垄断一样影响深远。魔鬼早已放出,末日陆续到来(至不同的国家)。比特币等运用技术手段突破垄断、实现货币发行自由的新型货币的前途是否光明还难以判断。正如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断言政府不会放弃货币发行的垄断特权。

2

人的贫穷和焦虑:理想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

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是温和通胀的支持者,他赞成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国家以财政向全民派发钞票。说得学术一点,就是通货膨胀。

其著名的经济学思想实验这样说到,“想象一下,有一天一架直升飞机飞过你住的社区,天上掉下来1000美元。然后,居民们会把钱捡走……”

不要觉得这种建议很荒唐。1998年,日本政府为了补助国民的生活,同时为了刺激消费,给每户日本家庭分送了2万日元(当时约1300元人民币)的红包。

一般说来,央行搞通货膨胀,会制造不公平,这个谁都知道。可是,如果是雨露均沾,向全国人民平均派发钞票,就像直升机均匀洒钞票一样,所有人平均获利,这种方案怎么样呢?

看起来公平,其实还是不公平。理由很简单,飞机洒钞票之后,受影响最大的,恰恰是原本有钞票存款的人。

人的贫穷和焦虑:理想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这是经济学的定理性命题。原来的钞票被稀释,被摊薄了。无事家中坐,贼从天上来,不知不觉中,存款财富缩水了。这是通胀的第一后果。

至于其他的资产,多出的钞票会追逐,推动其价格上涨。需求大而且稀缺的商品,价格上涨快一些,比如大城市的房产;产量稳定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慢一些。它们一般随着货币总量上升,水涨船高,逐年上涨——因此,很多经济学家倾向用「一篮子商品」的价格涨幅,来测定通胀率。

当然,也有商品降价的情形。由于技术进步,一些商品产量爆炸,价格不升反降,比如电脑和手机。过去几十年,各国都在通胀,科技产品的价格却不断下降。我们有理由猜测,如果没有通胀,这类商品的降价也许会更猛烈。

发动一场通胀,谁获得好处,这取决于谁离通胀源头更近。过程复杂,推演起来有长长的链条。离得近的吃到撑,离得远的吃不着,这是通胀的总体规律。

3

人的贫穷和焦虑:理想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

那么大水漫灌之下,富人和穷人谁受的损失更大呢?这就要看他们资产的形式。

富人的财富通常是各种资产,公司、股票、房地、地产,通货膨胀之下,钱总要有去处,不是股价涨,就是地价房价涨,钱总会涌到资产上。只要不太倒霉,富人会是通胀的相对受益者。富人强调资产避险,「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道理也在这里。

当然,通胀损害经济环境,富人的长期总体利益也要受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必须要强调的。因此,明智的富人不应通胀欢呼鼓舞,即便短期内他们有发横财的机会。

穷人损失大不大呢?要看他手里有多少钞票。赤贫的穷人一般没有存款,他的最大资产是他的身体。虽说不太值钱,好歹也是资产,劳动力价格也会上涨。穷人收入除了消费,大部分都在养育儿女身上,这种投资的增值潜力较大,不容易被通胀直接洗劫。

人的贫穷和焦虑:理想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

当然,穷人也很难从通胀中获益。他的努力无法储蓄下来,因为钞票不值得信任;穷人又没有更多资产,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贫穷。

相对来说,手里存款占资产比例最高的是谁呢?一般是中产阶级,尤其低收入的工薪阶层,他们手里只有存款,且不足以转化成有竞争力的资产。他们存一点钱,坐看物价越来越贵,存款越来越毛。从财富损失的幅度看,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

中国还有一类人是通胀的巨大受害者:老人。

中国老人是很爱存款的,往往是一点点攒钱,一笔钱攒几十年,时间是他们的敌人。八九十年代攒几百块钱,在那时还是一笔巨款,他们一直不舍得花,这笔钱攒到21世纪的今天,只够吃一顿饭。这样的通胀悲剧,遍地在上演。

▲坐标徐州 “1996年,夹河街一中对面商品房只要1650元/平方米

人的贫穷和焦虑:理想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

♢编辑:建明老师.平凡的陪伴最心安,懂你的人最温暖。

♢建明论财商:金融财商,首选建明。

人的贫穷和焦虑:理想永远追不上通货膨胀


把时间交给阅读

看完后别忘记分享到朋友圈哦,分享是一种美德,懂得分享的人,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