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不到這個基本需求,教育不可能成功,你知道嗎?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在他的需求理論裡提到,人只有獲到了基本的需求之後才會爭取高級的需求。其中安全感的需要是繼生理需要之後的最基本需要,如果這一需要得不到滿足,人是不可能有榮譽感、自我發展以及積極上進的需要的。

現在很多家長為孩子成才,千方百計學習各種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孩子參加五花八門的補習班,結果收效甚微,學習表現仍然不容樂觀,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孩子安全感的缺失,而家長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安全需要的重要性,也沒有想到如何給予孩子安全感,所以漸行漸遠。

孩子得不到這個基本需求,教育不可能成功,你知道嗎?

下面是孩子安全感缺失的大致原因

一、對孩子肢體暴力、語言暴力,

孩子得不到這個基本需求,教育不可能成功,你知道嗎?

肢體暴力是孩子安全感喪失的最主要原因,與其說暴力是一種教育方法,還不如果說是滿足了家長施暴和發洩的慾望,當然也正暴露了家長的無能,無能到不懂教育,沒耐心教育,而只能用暴力去規範孩子的行為,然而生活在恐懼中的孩子每天擔心的是隨時可能受到身體威脅,在這樣的心理陰霾下連身體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是不可能有自信和勇敢而言的。有一個孩子告訴我,他放學後趴在陽臺期待媽媽回來,而當聽到媽媽掏鑰匙開門的聲音,他渾身都在哆嗦,每天象是在難臨頭似的,這樣的孩子早不可能健康快樂成長的。語言暴力也是孩子安全感喪失的直接原因,父母對孩子不滿意時會大暴粗口辱罵,甚至冷嘲熱諷,孩子在家裡首先想到的是謹小慎微,想辦法逃避。而且這樣的孩子自尊心受了極大的挫傷,在他的自我裡也形成的是無能消極的自我。受到暴力威脅的孩子只有消極情緒,而消極情緒是不可能有積極上進的動力作用的。

二、夫妻不和,有家庭暴力。

孩子得不到這個基本需求,教育不可能成功,你知道嗎?

家庭是孩子生長的搖籃或土壤,而夫妻不和或經常爭吵打鬥會讓孩子覺得家庭已無法賴以生存,孩子會戰戰兢兢,每天都擔心家庭衝突,擔心家庭破裂,他們的心每天都懸空著無法著落,這樣的孩子不僅沒有安全感,也會完全失去幸福感和溫暖感。

三、父母與鄰里、與兄弟姐妹關係不睦。

這種緊張的關係會讓孩子失去夥伴,會很孤立,有的甚至不敢單獨外出或單獨在家裡。

覺得父母保護能力有限,會但心自己被報復,會招致外來傷害。

所以說要讓孩子得到良好的發展,首先應該讓孩子有安全感的保障,除了搞好鄰里關係、搞好兄弟姐妹關係,更重要的是搞好夫妻和睦,在這樣的大前提下讓孩子迴歸安全。

一、遠離暴力教育,接納包容孩子,與孩子同行

永遠記住孩子是自己的,對孩子的否定就是對自己的否定,對孩子的愛與尊重就是對自己的愛與尊重,只有包容了孩子,和他一起面對困難,他的內心才會有支撐的力量,才會獲得安全感,才能不畏困難。

二、擁抱孩子,和孩子溫暖的肢體接觸

孩子只有在親人的懷抱裡才會足夠安全,每個人都渴望擁抱,這是肌膚飢渴,擁抱孩子不僅會讓他有安全感,而且可以讓緊張的身心放鬆下來,從而獲得無窮的力量。

有一個優秀的母親,說自己很久沒有親已經18歲的兒子了,有一天她對兒子說:“讓媽媽親親你好嗎?”兒子很害羞,媽媽說:“親哪兒都行。”兒子於是把伸了過來讓媽媽親了一下,媽媽說當時能感覺到兒子身體在顫抖,事後兒子說彷彿全身都注入了力量。

家長們,教育不難,而且最基本的本能的教育你一定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